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

净界法师  2018/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

我们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有关名号的功德,简单的提出五点:

一、“消除业障”:因为阿弥陀佛光明无量,他的光明加持,能够消除一切灾障。

其实很多念佛人,虽然没有明显的感应,但是冥冥当中,有很多的灾障,阿弥陀佛已经帮你消灭掉了。我在几年前,到一个居士团体去共修,有一个男众居士差不多五十出头,他拿他以前的身份证。他说:“师父啊!你看我以前是长这个样子。”我一看,哎哟!好像道上的兄弟啊。我说;“欸,你现在面容怎么这么慈祥?”他说:“我就是拜佛、念佛。”真的那个相貌完全不同,“相由心生”。以前就是一个业障相、苦恼相,现在是慈悲庄严的相状,因为经常跟阿弥陀佛在一起的缘故。

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阿弥陀佛的广大功德,一旦你去忆念他,他马上就进入到你的身心世界,帮你消除灾障。这光明的摄受,是约“灭恶”来说。

二、“增长福德”:在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四十三愿,闻名得福。在阿弥陀佛的愿力当中,其中有一愿说:你能够忆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即便临终的时候,出一点差错没有往生,来生也会生在尊贵家,受人尊重,而不会生长在卑贱家。因为有名号功德的加被,来生生尊贵家,增长你的福德力。

三、“善根坚固,闻名不退”:即便你没有求往生的心情,你忆念阿弥陀佛,也能够使你菩提心不退转;遇到障碍的时候,你会觉得冥冥当中,有一种力量在支持你、帮助你破除障碍,使令你菩提善根更加坚固。那么这个力量来自于谁呢?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以上三个都是约着“他力门”,平时的情况来说。

以下两个是约“临终”,其实我们念佛到最后归结在第十八愿跟十九愿。

四、第十八愿——叫“十念必生”,也就是十念必生愿。

五、第十九愿——叫“临终接引”。

蕅益大师把“第十八愿”判作“专修”;把“第十九愿”判作“圆修”。

这三业专修“十念必生愿”,我们解释一下:所谓“专修法门”主要是摄受中下根的人,它的修行重点有三个:第一个、至心信乐。第二个、欲生我国。第三个、乃至十念。(这是指“临终的十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做到了这三点,我们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现在我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大家讲一下往生的保证。我们希...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那么,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什么样的依据呢?他能得到...

有四种人不属于净土所摄之机

观机逗教,真实不虚。净土一法是何种根机的众生得以信...

四十八大愿——(第5愿)生者皆得宿命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

对佛所说的净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净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也正因...

净土易往而无人,病根在于缺乏厌离心

我们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当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

助念只是辅助,临终者才是主导

问: 近日市面上流行一套开封念佛团,团长程晋林讲话...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原文: 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

肾气充足的人脸上放光

肾气充足的人脸上放光,神采奕奕,相反,如果肾气亏虚...

增长生死有二种法,胆大欺心胆小偷心

出生死有一种法,名为直心,亦名信心;增长生死有二种...

修行不必挂碍衣食 真修自有龙天护持

《佛藏经》上说,出了家的人,应该一心用功办道,随顺...

【佛教词典】第八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八识中之第八。述记三末曰:...

【佛教词典】百喻经

《百喻经》,旧题《百句譬喻经》,四卷(或作五卷),是...

星云大师《我们应知的努力方向》

一.入世重于出世 在过去,我们中国佛教徒的思想,总...

积聚福德资粮

我们知道积聚福德资粮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不积...

业难尽情难空,求生极乐得解脱

在《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文昌帝君自述,由于他遇佛得...

三净肉可以吃吗

问: 佛教里有三净肉可不可以吃? 如瑞法师答: 那是...

吃肉的人是勇敢的人

我虽然对佛教充满了恭敬,但是,开始吃素的时候,却不...

若能做到这三种法,现生证二果

曾经有几位道友,她们都发愿说:今生当中,修行一定要...

虚云老和尚拒绝女色诱惑的故事

一个人想了生死,想把功夫用上,第一,先培福,先做苦...

用微笑将世界传染

一个人的情绪,不仅会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到身边的人,...

去寺院要注意哪些「轻重」

走路要轻 行的威仪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

极乐世界解脱的功德

佛陀在《阿弥陀经》里面明显提出来:我们怎么去观察极...

【佛学漫画】入胎·十月

如果按照佛历计算,佛陀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已经完全...

教你从四点看清一个人

在利益面前时的抉择 利益面前,很多人都会扯下伪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