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身为佛子,日常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

慧智法师  2018/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身为佛子,日常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

佛陀在《贤愚经》中讲道:"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

现在社会中,我们应当怎样做来孝养父母呢?

我们要用物资赡养父母,给他们提供舒适的衣食住行环境。不要苛待父母,克扣他们的生活所需。这样自己虽省下一点钱,结果却损了福报,得不偿失。

如果父母身体不适,我们一定要及时带他们就医治疗,并耐心服侍。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耐心"?世间有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普遍来说,我们的孝心难以持久,顺缘具足时我们还能做到孝顺,可如果时间长了,孝顺父母干扰到自己的正常生活了,我们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孝养父母?不论是服侍父母还是陪父母聊天,耐心都很重要。

我们要担负起家庭责任,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不要让父母对此担心,不要让父母因为兄弟姐妹不团结和合、互相争吵、你争我夺而伤心难过。尤其已结婚有家庭的人,一定要处理好婆媳等关系。

我们常常遇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这时该怎么办?有段教言希望大家能够记在心上,这是阿秋法王将要圆寂时,教导弟子们要和睦相处的一段教言。法王说:"都是凡夫时,哪有对和错,不过是无明对无明,可怜对可怜。何况对任何人的指责和抱怨都是嗔恨的一种,是毁自己善根和福报的。牢记,牢记!"

当妻子与公婆互说不是时,我们应了知,其实哪有完全的对和错。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每个人也都有不对的地方。大家是由于业力牵引,因暂时的无明烦恼驱使而吵架的。

另外,亲怨是不定的--不仅自己与亲人的关系会时好时坏,在轮回中自己与亲人的关系也是亲怨不定的。今天吵架,明天可能就和好了;和父母的关系可能上半生不好,下半生却变得很好,也可能上半生能与父母和睦相处,孝养父母,下半生却急转直下。这都是轮回里的常态。

不要以孝亲之名杀生。在《亲友书》中,龙猛菩萨对乐行国王说:"国王,不论为了谁你都千万不要造恶业。"通常人们会给父母买活鱼、活鸡补身体,给父母送香烟、好酒,令他们开心。这对他们是否有帮助,我们要好好观察。我们无法确定这种做法是否有利于身体健康,但从因果角度来讲,这样做会给自己和父母积累下恶业。我们不能颠倒孝顺,而要努力行持善法,真正以慈悲心对待父母。

以上所讲,是在身语的行为上如何好好孝养父母。那么,从心理上,我们又该如何孝养父母?

我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不能只用于男女朋友和夫妻,更要用在父母身上,要多多陪伴他们。陪伴过程中,我们不应任由自己急性子、坐不住,不想听父母唠叨,这样就会越陪伴矛盾越深,而应有耐心,倾听、观察他们的需要。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作为子女,我们不能嫌弃母亲丑陋,嫌弃家里贫穷,无法给自己带来好的环境(这其实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福报)。父母选择把我们生下来,已经是无上的恩德了。不论父母给我们的家庭环境贫穷或富裕,无论他们是否有社会地位,我们都不能轻慢、不尊重父母,甚至辱骂、埋怨父母。我们应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世中自己福报的匮乏。我们要尊重父母,更要观察父母的具体所需。

另外,我们要让父母感受到被需要。探望父母时,他们常会给我们一些食品、用品等,我们不能回绝或是拿去随便送人、丢弃,父母得知后肯定会很伤心。感受到孩子对他们的需要,是最让父母开心的。希望大家能细致地照顾好父母的心念。

法王如意宝曾说:"莫舍己道,勿扰他心!""勿扰他心"就是不扰乱其他众生的心,其意义非常甚深,是非常广大的实修窍诀,大家要将此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孝养父母时,我们同样不要扰乱父母的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中关怀他们,更重要的是一步步把他们引向正法。

如果父母没有趋入佛门,就尽量引导他们趋入;如果父母对佛法没有信心,就慢慢培养他们的信心;如果没有听闻佛法,就带领他们听闻佛法;如果没有持戒,就陪伴他们持戒等。关键是把他们引向正法,一步步断恶行善。如果父母年纪比较大,对净土法门有信心,就让他们一心念佛,以求得这一世不隔他世,往生极乐世界。这些都是我们报恩父母的重要方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父母应教给孩子的事

有个孩子心里烦:为什么同桌总是考全班第一名,而他总...

期待父亲的笑

在外人的眼中,我的父亲是粗犷豪放的汉子,只有我们做...

应不应该教育孩子向善

有位居士和我诉苦:她从小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心存善念...

不孝子孙来讨债败家,该如何化解

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 若有人读诵这部经,思惟...

【推荐】热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为何却痛失爱子

接到了你写给明道法师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纪才二...

孝心只需三分钟

去同事家玩时,同事正在打电话。只见他拿起电话,拨了...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就再没有...

生命意义在于尽本分,发挥良能

人人都要感恩,珍惜时间与空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人生在世那叫业力的释放

一个人,落入因缘法的时候,会产生我、法二执。我、法...

不能只追求成功,而不成长

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

学会挖人生的墙角

修行就是这样过来的,就是天天这样不停打架,在神圣和...

鬼神的福报也各不相同

问: 佛教说是无神论者,但是有因果,受人天果报,那...

【佛教词典】马大师

(人名)马祖道一禅师也。...

【佛教词典】昙摩难提

梵名 Dharma-nandi。又作昙无难提、难陀。意译法喜。兜...

父子戏法

以前,大陆乡下地方每逢过年或农闲时期,农民们都会藉...

顺境安适,般若无缘

每天晚上要给自己一个总结:今天我的言语行为、我的心...

念经能不能往生

问: 我于一九九七年念《大乘无量寿经》至二零零七年...

婆提唎迦比丘的快乐

长老婆提唎迦出家之后,精进用功,在夏安居三个月内成...

大慈悲心是佛道的正因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

人生是苦,人身难得

释迦牟尼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

付出善良总会有回报的

每当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那活泼可爱,栩栩如生,趣味...

忆佛是把家人、工作都当作是佛

大势至菩萨说:十方诸佛怜念我们众生,就像母亲在想念...

【推荐】念佛人如何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问: 印光大师常常用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来鼓励学人...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问: 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

耕种

有一次,佛陀在拘萨罗国弘化,遇到一位以耕田为生的婆...

无穷的欲望,导致无限的危机

北极的因纽特人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发明了一种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