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永明延寿大师  2019/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问: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殊诃阿难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争如一念还原,深谐遗旨?

答:此为未知者说,不为已知者言;为未行者言,不为已行者说。若已知已行之者,则心迹尚亡,何待言说?今只为初学未知者,己眼不开,圆机未发,须假闻慧,以助初心。为未行者,但执依通,学大乘语,如虫食木,犹奴数钱,乃至尘沙教门,皆为此之二等,因兹见谛,如说而行。

且智慧之光,如日普照;多闻之力,犹膏助明。以劣解众生,从无始来,受无量劫洞然之苦,只为迷正信路,失妙慧门,狂乱用心,颠倒行事,何乃盲无智照,翻嫌真实慧光;贫阙法财,更祛多闻宝藏?

如《华严经》云:“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

是以因闻显心,能辩决定观察之禅,因禅发起无行无生之慧,因慧了达诸法如实之觉,因觉圆满无碍解脱之智,斯皆全因最初多闻之力,成就菩提。

《宗镜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永明延寿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菩提心是一切诸佛成佛之种子

发菩提心是佛教常用术语,全称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

惟觉老和尚佛法禅法问答

问:惟觉老和尚传的禅法,有什么特色? 我现在的教法...

如何与慧律法师交流问题

问: 祖国大陆的佛弟子无法与上人近距离交流,修行中...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小孩患有自闭症,该怎么办

问: 我的小孩五岁,患有自闭症,智力低下,不与人沟...

圆因法师:为什么不要吃肉

1、戒杀吃素得福报 佛陀在楞伽经开示我们:食肉与杀同...

念佛就是听自己念出的声音

问: 从《楞严经》所看到说,山河大地都是佛的法身所变...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无穷的欲望,导致无限的危机

北极的因纽特人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发明了一种独特的...

让自己更宽容

这个世上并没有坏人,只有不小心反错的糊涂人。等他们...

迷时妙法成生死,悟后三千性寂然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惟深入火光三昧者,能转烦恼业报...

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

即使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也不避艰辛地插秧,为了...

【佛教词典】铙钹

为寺院法会时所用金属法器之一。铙与钹原为二种不同之...

【佛教词典】应默

【应默】 p1398 瑜伽七十一卷十三页云:云何了知应默?...

圣凯法师:佛法谈做人

现代的心理学研究指出,当一个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遇...

受持八关斋戒,卧具和饮食应注意哪些

第七条、不坐卧高广大床。 关于律中的床这样东西,中国...

佛陀教我们财富的处理方法

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

什么是贩卖佛法

问: 请问什么是属于贩卖佛法,弟子做有关的工艺品,...

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大家有念《心经》,有许多人都会背诵,但是,看来仍有...

命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人生的大起大落,通常来说,是命中注定的,因为我们人...

受了菩萨戒,为何一定要学大乘经论呢

为什么受了菩萨戒,一定要学大乘经论呢? 第一个理由,...

你连这都不能做,还能做什么

一封信也叫他退学,两封信也叫他退学。 因为家祖父是中...

为什么看不破呢?一切都有啊

心无挂碍,就是得到的。挂碍就是苦果,假如有挂碍了就...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极乐」的三种解释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佛说阿...

印光大师家教观之浅探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一位举...

水喻成功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