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要一念觉悟,佛就来了

一诚长老  2018/04/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要一念觉悟,佛就来了

大家平时都知道“如来佛祖”这个称呼,佛祖就是“如来”。那么“如来”是什么意思?《金刚经》上面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无来也无去,如《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佛法就是这个道理。佛永远在这里,在每一个人面前,我们看不见它,是因为被外在的欲求迷得太深,只要一念悟了,佛就来了,立现眼前,所以称“如来”。

佛经是从古印度的梵文翻译过来的,这个翻译的方式里边,包含了古代高僧大德对佛法的领悟。古德写的一首禅诗,说的也是“如来”的道理:“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求佛不必向远处求,因为灵山就在你的心头。每个人自身都有一个灵山塔,你只向灵山塔下修就行了。

大珠慧海禅师曾向马祖求佛法。马祖却说:“我这里一点东西也没有,还有什么佛法可求?自家的宝贝都不顾惜,跑出来乱求什么!”大珠问:“什么是我自家的宝贝?”马祖说:“你现在问我的东西,就是你的宝贝。本来一切都有,什么也不欠缺,还向外寻求什么?”大珠慧海由此顿悟。

在开示信众时也说:“此法从来未曾失,不须向外更求禅。”为的就是让大家领会这其中的道理,佛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若去心外求法,便是多绕了冤枉路。

宋代成都府有个姓范的女子,一心向佛,听闻圆悟克勤禅师在成都昭觉寺,就去向他请益佛法。圆悟禅师教她看“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个什么”。女子就回去专心参究,可是看来看去不明白,于是哭着求师父教她个方便法门。圆悟禅师便教她只看“是个什么”。女子回去后,在日常起居,举手投足间,一心一意地去看 “是个什么”,如此日以继夜,终于有所领悟:“原来这么近啊。”所以佛法喜洋洋地,没有离开我们,我们背道而驰,日走日远,若能返照回光,不离立地即是。

在每一个当下,起心动念间,都问一问“是个什么”,那就已经触着了佛法,无须再向外去求。说了半天,是为了告诉大家,佛法的道理其实就是人生的道理。我们看人的这一生当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从内在去解决,可是人的毛病就是常常向外去追求,埋头于感情、工作、事业,忙碌于交际、钻营,奔波于生计和名利,真正需要注重的内心状态却不去在意。

假若内心不够安定,缺乏力量,那你在向外追求的时候,怎样才能在外界千变万化的遭际面前保持淡定,找准方向?首先你内在的坐标都不稳,那么遇到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可能也会让你生出诸般烦恼。

很多人以为烦恼是外界的挫败和伤害造成的,事实上呢,烦恼是由心而生的,是你的心里有计较,放不下,外界的挫败和伤害才会影响到你。有的人心里一烦恼,就放纵自己玩乐,通过忙碌或者一些不负责任的方式来逃避烦恼,这样做,当然就没办法真正解决问题,一旦回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烦恼又会卷土重来。

内心的毛病,依靠外面的力量来治疗,这没有用。我知道许多人喜欢找人算卦,去庙里拜神佛,或者花钱请人作法,靠着这样一种外在的仪式来安住内心,这么做并没有错,但是,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花点心思在源头处,时时回到内心,直面、审视、对治内心的病变。

自己的情绪、生活、工作、家庭、人际上出了问题时,一定不要向远处寻找缘由和解决之道,要先管自己,再管他人;先反省己身,再追问错误;先改变自己,再改变环境。外在的干预只是一时,没有人能抱着神佛过日子,人生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事。

你有善处一切因缘的智慧,有安定自我的力量,有面对所有境遇的内在能量,这都是你自己的事,别人不能够给你这些,你也没办法用这些智慧和能量去解决别人的问题,对不对?所以大家都要去追求自我、内在的完善,把自己做好了,人生就有了正向的力量,外在的境遇自然就能够平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禅堂的生活与清规》

各位贵宾、各位护法信徒: 禅堂是供给禅者参禅打坐的...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我们再看第二个概念。这个地方越讲越细了。前面先讲第...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

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富贵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

盘山宝积禅师的悟道因缘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是唐代高僧。与其他高僧的悟道因缘不...

天乘四种禅定之三禅

我们看三禅。 三禅,亦名离喜妙乐地,谓行者复厌二禅之...

念佛是谁,重点是在「谁」字上面

今天已经是打七的第四天了,通过四支香的问话,了解到...

处理杂务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佛门里的平等、宽容大度

有一次,有弟子找佛源老和尚告状。说寺里的僧人把偷偷...

包装纸上有佛像该如何处理

问:请问用过的香盒和装香用的纸袋(上面印有佛、观音...

学会转换你的生活态度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人活着其实是一种心情;穷也好,...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

【佛教词典】六种即

(名数)圆教之六即位也。天台观经疏曰:佛是觉义,有...

【佛教词典】婆罗痆斯国

【婆罗痆斯国】 p1034 西域记七卷一页云:婆罗痆斯国,...

净界法师:净土念佛与大乘教观

我们大乘的菩萨,如何把净土宗皈依的心跟大乘佛教里面...

应病与药

人之病,有肉体之病,亦有心灵之病; 治病之药,有物...

梵行王的宝马

在佛陀时代,一天,佛陀向弟子们说了一段本生故事──...

如何克服瞌睡的习气

问: 我整天瞌睡多,上早课都起不来,一天到晚看到床...

请理解出家人的不易

古德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将军宰相所能做得到的...

如何当好一个佛教徒医生

近年来我与中医师颇有缘分,先后认识十几位中医师,大...

峨眉山镇山之宝通永老和尚精进念佛开示

踏实修行 精进念佛 简单介绍: 上通下永老和尚,是当今...

念佛功夫与往生的关系

一、念佛功夫与往生的关系: 阿弥陀经,所说简略。然生...

净土法门下手容易,成就的果位非常高

现在很多人没有自知之明,他觉得他一修行就目空四海,...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这条讲的是不要张扬别人的短处,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

星云大师《佛教的人生观》

第一篇 苦乐交集 壹人生之乐 我们常说:人生有酸甜苦...

曾经的地狱漏网人,如今已是极乐大菩萨

故事根据《净土往生传》和《宋高僧传》整理 绘画: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