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2018/08/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而夫妻关系可以说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但是由于这种关系是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构成的,所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麻烦,比如由此衍生出来的婆媳关系,成了自古以来最难相处,也最令人头疼的关系。

很多学佛的居士也都有此方面的困惑,因此今天我们从佛教的角度来谈一谈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

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们看待任何问题都应该用因果的思维。六亲眷属,都是宿世业力缠绕而成,绝没有偶然的,婆媳关系也不例外。

本没有利益关系的两个女人,因为疼爱同一个男人而生活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业力牵引。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同样都是婆媳关系,为什么有的人相处的就非常愉悦,有的人就水火不容呢?其实说到底还是跟过去的因有关。

如果往昔结了恶缘,此生又不懂得化解和忍让,那么看对方就是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对方做什么看着都来气,对方说什么都觉得刺耳。反之,如果过去世曾经是结的善缘,那么此生相处的就会非常融洽,相互关心,互敬互爱,我对你好,你对我更好。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希望有美满的家庭,融洽的氛围,虽然宿世因缘注定了一些东西,但是通过学佛修行还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的。

我们平时诵经、打坐、放生、吃素这些并不难做到,难的是如何战胜束缚自己的心魔。修行不是表面功夫,而是通过这些来调伏习气、调节心性,让我们不再执着,不再斤斤计较,不再怨天尤人。

遇到事情多换位思考,如果婆婆想“这不仅是我的儿子,还是别人的丈夫和父亲”,儿媳妇想“这不仅是我的丈夫,还是别人的儿子和兄弟”,那矛盾就会减少很多。

我们学佛修行,学的就是佛菩萨的六度精神,时时刻刻把自己当做菩萨,遇事多宽容、体谅、迁就、忍让。哪怕对方真的是怨家债主,那么也要用我们的慈悲心去感化唤醒,让她也能够学佛修行,觉而不迷,共证菩提。不要怕恶缘就度不了,不论善缘恶缘,只要有缘就能度化。

每个人由于生活习惯,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做事的方式方法难免不同,这个时候媳妇对婆婆就要体现顺,而婆婆对媳妇要体现爱。大家相互尊重,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下商讨事情的处理方式。

家庭琐事,鸡毛蒜皮,大都无关原则性问题,所以无非大家争得就是个面子,谁说了算,谁更能左右那个男人,其实这恰恰是修行中需要破除的我执。

古今婆媳关系不好处的另外一个关键点是自私,干活的时候婆婆都希望儿媳妇多干点,儿子女儿少干点。有好吃的就希望儿子女儿多吃点,儿媳妇少吃点。久而久之,自然就有矛盾了。也有的年轻媳妇,在娘家好吃懒做惯了,嫁到婆家什么都不干,遇到不合意的还指手画脚,也难怪婆婆生气。

学佛了,就要双方都拿出爱心来,坦诚相待。当有好事的时候,婆婆要把儿媳妇当成自己女儿一样疼爱;当婆婆批评儿媳妇的时候,儿媳妇要把婆婆当成自己亲妈一样的不计较。只有这样才能相处的越来越融洽,越来越亲密和谐。

学佛之人应该比世俗人更能处理好这些关系,因为我们通过学佛不仅肯布施,能够时时利益对方;能持戒,日常生活中检点修正自己的行为;修忍辱,愿意忍让迁就对方的一些不足;有定力,遇到问题不着急不发火不慌乱,更重要的是通过修行能够具备圆融无碍的智慧,遇事更能冷静的分析和处理。佛法的殊胜之处就在于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家庭也是道场

【提要】: 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为贵...

如何面对七情六欲

很多人在修行之初会有这种疑问:我要开始修行了,我该...

婚外情的六种结局

如果能够早一点智慧地想一想它的结局,也许人世间的许...

风水对后代子孙有没有影响

常常有人问我,有没有风水啊?我说有啊,绝对有道理,...

圣严法师《找不到太太》

我认识一个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有很多女孩子喜欢他...

家庭和谐的十个要点

一、当家庭的啦啦队长(多鼓励),不要当办案的审判官...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问: 因为家里人反对,所以总是要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

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

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

佛教的情感观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众生,人是有情...

法身大士为什么选择实相念佛这个难行道

问: 请益法师,念实相佛,非再来大士,难以即生亲证。...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有名与有钱,都不是人生的大好事。但是世界上的人,都...

【佛教词典】龙宫

龙王的宫殿,在大海底下,为龙王之神力所化作。...

【佛教词典】释词

释词者,谓诸菩萨所行布施,所以名施波罗蜜多者,谓由...

临终时身不由己,鬼神引你入恶道

《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一段就是说鬼神能使你堕恶道,因...

要生起厌离心,须作七种不净观

对于往生净土的行人来说,他很关心一个问题,就是在家...

五阴的本质,到底是真还是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

黄金贼

一天,佛陀与弟子们在外行化后,准备返回精舍。途中,...

佛法为什么不灵

一个居士问:师父,佛经说念佛诵经可以消灾健康,为什...

【推荐】12个经典禅意故事

【一】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

吃素跟忍辱关系很大

【若诸有情,心多懈怠,劝修精进。】 若诸有情,心多懈...

行善要及时

庄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

心外有法,生死轮回;心外无法,生死永弃

夫不体道本。没溺生死。处胎卵湿化横竖飞沈之类。于中...

禅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曹洞宗宗名之由来 曹洞宗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

心理养生--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

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

圣严法师《三宝万世明灯》

三宝,就是佛、法、僧。只要三宝住世,人类就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