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三心不可得而行布施

本源法师  2018/09/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三心不可得而行布施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在这个地方讲到“若有人”,这个人就是指受持《金刚经》已经达到深解意趣的人。这个人已经真实得到了《金刚经》的利益,所以他在行布施的时候,他的心已经无所执着了,他空无所住,以三心不可得去行布施。哪三心不可得?十八分里讲的,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三心不可得。以这样的心去行布施,这样的布施是彻底的无相布施。

这里与前面第四分“妙行无住分”所讲的无相布施还是有所不同。前面告诉我们,“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那这个是叫我们不要执着于外界的六尘之相而行布施。而这里第十九分告诉我们,不但外境之相不可以执着,我们的内境之相也不可以执着。

所以在这段经文当中有这样一句,我们大家看经文,“以是因缘”,以这样一句话。那我们知道佛法讲因缘果报,因缘具足,皆有果报。我们想要得到成佛的资粮,就是想得到无尽的福德,想得到这样的一个果报,那我们就需要殊胜的因缘。我们看殊胜的因是什么?那就是看你布施的发心,这个发心是三心不可得,无所执着的发心。所以我们在行布施的时候,你的内心要无所执着,内心执着要彻底空掉,所以这个因发心要正。

那什么是殊胜的缘呢?在这个地方讲,“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七宝就是这个世间稀有、难得、珍贵之物,金银、琉璃这些难得稀有的宝物,宝就是珍贵稀有之意。在这个地方讲,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佛所教化的国度,充满这个佛所教化的国度的这么多的七宝,去行布施,那这个布施之物是缘,这个缘是殊胜无比。所以,以这样一个三心不可得,无所执着的发心去布施这么多的七宝,那这样所得的功德,当然是不可思议了。因缘皆不可思议,所得的果报,那也不可思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本源法师文章列表

菩萨行布施的时候,以法施为重

菩萨行布施度的时候,是以法施为重,以法布施为最上等...

一次施舍的福德

在舍卫国里有个名叫拘留的老人,他非常富有,却一点也...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经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以一切诸法,皆...

真诚供养,受福无量

佛陀在世时,有一大富六口之家,奴婢、金银珍宝不可称...

如何理解《金刚经》的「无」与《无量寿经》的「有」

问: 我修净土宗念佛,但一日初闻《金刚经》后,虽然...

布施一杓饭汁,果报不可思议

芥子般的种子,能长出庇荫众人的大树。布施得福,因果...

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这个不是福德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

四种布施时的想法,果报各不相同

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位名为四姓的居...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处处不想吃亏的自己

李嘉诚说:有时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问: 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

【佛教词典】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普贤菩萨说见佛之法。...

【佛教词典】莲华时分

(杂语)以莲华之开合计时分之昼夜。须夜摩天之事也。...

受持戒律的功德

世俗所说:受戒容易持戒难!确是有理,但亦在我们的善...

阿弥陀佛怜念众生,生生世世不相舍离

【原文】 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遍周法界,普接众生,作大...

智谕法师:念佛贵在调心

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大家要...

短暂的十念佛号怎能灭除这么多的罪业呢

《阿含经》曾说有一大富长者,他的儿子因感情受挫折而...

我的这颗心到底是哪个「心」

问: 我深信大千世界是依心而成的,可是哲学中提到两种...

「烧头香」与「撞头钟」的宗教内涵

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节的年味。每到农历正月初一,...

秋季最佳的5种润肺止咳食物

1、柿子 中医认为,柿子性寒味甘微涩,归肺、脾、胃、...

皈依是什么意义

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

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

这个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

一物降一物

人有千般苦,心有畏惧,怕就是苦。因为心生畏惧,就表...

每个人的生和死,别人都替代不了

五祖寺老首座照勤老和尚走了。生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

用慈悲观来对治嗔恨心

我们众生的烦恼,也是各式各样的,有些人贪烦恼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