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分毫不差因果账

体光老和尚  2018/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分毫不差因果账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无论出家在家都是违法的。别人的东西,一针一钱都不要拿,即使父母的东西也不能拿,拿了也算是犯盗戒,你拿了东西别人不知道,这伽蓝菩萨总知道吧?无论大东西小东西都不要拿,你自己的东西不喜欢别人拿,别人的东西我们也不要去拿。我们是出家人,出家人要持戒修行,修行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能说瞎话,不能欺骗别人,不能损坏常住的一草一木。要考究起因果来呀,一点也马虎不得。

那年我在一个寺里住,方丈跟山底下的老百姓关系很好,老百姓常到山上去吃点饭,弄点毛竹,有一个人他在那里吃了顿饭,拿了根毛竹,准备拿到家里用用,看天还早,就睡一觉再回去,梦中伽蓝菩萨跟他说了,今天你吃这顿饭,拿庙里一根竹子,我给你记上账了,以后要还哪!伽蓝菩萨不是一个,他有很多的化身。

后来这个方丈死了,根据他多少年的那些作为呀,要下地狱的,虽然是方丈也不行。他死了,伽蓝菩萨说这里还有点债你没还,你把常住的东西送给山下的老百姓,你送了多少,你早晚把这些东西讨回来,再说下地狱。

就这样,他经常到山下去讨东西,那因果账记得很清楚!我看到山下常有老百姓来,说方丈到山下去讨债,他们来送债,有的送几斤米,有的送几斤油,你看这因果多认真哪!你把常住的东西送给人家,伽蓝菩萨都给你记上账了,谁送谁还哪。常住的一针一线,一草一木,你不能做人情,做人情不行啊!不管你是什么执事,你都不能随随便便把常住的东西送人,你自己也不能乱用,大众分的东西,你有一份,大家还没分,你另外搞,这有因果呀,这弄不得。

古代的执事他都很认真,洞山,方丈和尚受了凉,感冒了,他那个侍者想到库房里拿块生姜,给方丈和尚发发汗。库头说:拿钱来,常住的东西我不能随便给你。方丈赶快拿几个钱去买,古代的这些纲领执事都是讲因果。后来方丈老了,就向大家提出要库房里那个卖生姜的做方丈。

杨岐禅师他是库房管账的,他有两盏灯,以前煤油也没有,他喜欢念《法华经》,他夜晚记账的时候用常住的灯,看经的时候用他自己的灯。他那个灯放到常住的灯上边,他为什么这么放呢?以前点灯用灯芯子,点时间长了会往下滴一滴油,他若把常住的灯放在他的灯上边,时间久了,常住的油就会滴到他的灯里边,因此他把自己的灯放在上边,就是滴油滴到常住的灯里,他不背因果,就这么严格!后来人纪念他们,库房里有付对子:杨岐盏灯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都是两个看库房的。

凡是经自己的手所做所办的,这都有因果。浪费了常住的柴米油盐,这都有因果。这样一说谁还敢出家呀?那没办法,因果就是这样,你出家,就要真实出家,就要警策你,不然你弄了,你就堕落了,你修行修不成了。确确实实地一点也不能犯,犯了你就要承担因果责任,你纵有天大本事也躲不过。

古代有很多这方面的公案,有个老修行,他看《法华经》,他喜欢吃茶,他泡的那个茶底总是留一点不吃,倒掉,本来他修行很好,就是喜欢倒这个茶。水不能乱用啊,按佛教制,比丘一天连吃带用,只有七斤半水,你多用了就要负债,他连倒带浪费,阴曹地府给他攒了一大缸水:这都是你浪费的水,你喝完了再生西方!那么大一缸水,他怎么能喝得完呢?他坐在那里大哭。这时来了一个鬼王,他说:师父,您老人家在这儿哭啥呢?这鬼王是老修行生前喂的一只猫,猫要吃老鼠,杀生害命啊,怎么办呢?他把猫脖子上拴个铃铛,猫一动,老鼠就躲了。这只猫经常卧到老和尚身边,听到过一点《法华经》,因为这个善根,猫死后就成了鬼王,他要报老和尚的恩哪,他喊一声,手下的小鬼都来了,争着喝水,这水都是老和尚念《法华经》用过的水,这些小鬼一喝,都超生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体光老和尚文章列表

五台山「人皮鼓」的故事

世间的因果报应,跟人的善恶业力是直接关联的,如影随...

富翁的声音

精进、正念现前、举止清静、善于分辨善恶法、克己、生...

【推荐】好声音长者缘

往昔,卢留城的王军王被佞臣所惑,因而恶逆无道。一日...

孝顺父母的方法与果报

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这个地方我们讲到业果的轻重,最后我们把业果的道理作...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因果问题,属于佛教的基础理论,也是佛法的核心。不明...

面对无理的流言与诽谤应该如何应对

世间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想成功一件事,不知经...

一念虔诚 因小果大

有一回,佛陀来到全是婆罗门种的一个国城。城主听说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世间的聚合与离散,皆应坦然面对

因缘的聚合与离散,我们要接受无常变化的自然法则。 这...

知道他心中的愿望,才能够应机说法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

人缘好威望大的十种原因

1、不嫉妒别人。 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 ...

我不是为了生气才活着的

如果你问别人,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有的人会说为了快乐...

【佛教词典】慈恩宗

即法相宗。法相宗又称唯识宗、应理圆实宗、有相宗、相...

【佛教词典】受戒前须忏净方堪圣法

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阿含等经云,于受戒前忏罪已...

只此浮生是梦中

许多时候,一些从事演艺工作的人,不觉都会发出对生命...

星云大师《六种信佛的层次》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

幸遇大乘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

原文: 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宿有因缘,佛经...

无着得道

过去,佛陀住在阿毗阇恒河边。一天,有一位比丘来到精...

闻钟声,苦痛止

【疏】《阿含经》云:闻声止苦者,凡业有定与不定,故...

人与人之间要用爱语来摄受

大家在家庭里,夫妻之间、儿女之间、父母之间要互让互...

如何契入佛经和祖师的著作

问: 由于弟子根机陋劣,且语文程度也不好,对于义理深...

人体七个器官最怕冷

寒冷的冬天一来临,对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面...

在家人是否比出家人更能利益众生

问: 我认为我们修行实际上是修心的过程,要在生活中...

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

我常说: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修行人要大彻大悟,...

诸经释忍辱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

佛源老和尚在南华寺养病的故事

1962年下半年,我因肺痨病到韶关防疫站去治疗,骑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