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中道」的财富观

悟恒法师  2018/09/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中道」的财富观

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离它,出家的信徒不能接受金钱供养,不能储存,进行一切的买卖、贸易、营利等商业活动(“金钱非法”的戒律仅适用于出家众,对于在家世俗的信众,却另当别论);大乘佛教则对财富有更客观和全面的阐释,观点更圆融,充分肯定财富对世间生活的重要性,并不逃避它的现实性。

在佛教的教义中,财富只有通过正当的途径取得,才能成为身命基础和解脱资粮,才有资格成为行布施、种福田的物质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追求财富?佛教认为我们既不能极端排斥金钱,也不能过分地去追求财富,应该有“中道”财富观,概括说来就是“深信因果、广种福田、勤恳为要,正命求财”。

作为公民,我们不能违背法律的规范;作为佛弟子,我们还不能违背戒律的准则。所以正信皈依的佛弟子决不能做以下十种非法谋财的事情:窃取他财、违法贪污、抵赖债务、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侵占、籍势苟得、经营非法、诈骗投机、赌博淫业。

佛教也有非常先进和全面的理财观,在财富的支配与打理方面也推崇“中道”观,既不能悭贪,也不能过分奢侈,否则很容易消耗自身的福报。

佛陀也在经典中为我们作了具体的指导。财富应分作四份:第一分用以保障家庭的日用开支;第二分用以投资增值,否则财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分用以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第四分用以慈善事业,一方面回馈社会大众,一方面为自己耕耘福田。

我们平常人都认为自己经济能力不足,难以布施。其实布施很广泛,不仅仅只有财布施,还有言布施,以语言给人正能量;颜布施,用一个微笑温暖对方;无畏施,在别人身心不安、恐惧、害怕的时候,帮助他消除恐惧……我们力所能及的布施有许多种。

这些都是为自己积累功德、种善因的一种方式,这些功德都是自己个人的,别人抢不走,当因缘成熟,必将得到善果。

账户上的数目只是一个表相,你现在所拥有的财富只是暂时寄存在你这,世间财物都是由五家共有:一是王者所有,即皇粮国税,不可或缺;二是盗贼所有,贫富过于悬殊,必然要引发非理性分配,盗贼禁而不止,固有其因;三是去病所有,生命延续、生老病痛,终有一用;四是灾害所有,水灾火灾,天塌地陷,付之东流;五是恶子所有,败绩败家,不能一以贯之,终致散失。一个人是无法主宰自己的财物的。

而作为佛教徒来说,我们可以正当地追求世俗财富,但更重要的是追求功德法财。什么是功德法财呢?那就是佛法。因为佛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人生的困惑,树立人生的正确观念;可以帮助我们解脱人生的烦恼,可以帮助我们开发生命中无尽宝藏。成就智慧,成就无量功德,这绝不是物质财富能够代取代的。

第一,在家居士追求财富,没有过错,如果你发大菩提心,行善积福,不管是六度还是四摄都以布施为先,更应鼓励去追求财富;第二,财富追求的手段和使用的方式,以及看待财富的心态一定要正,心念正,一切都没有问题,心念不正,就是罪业和障碍;第三,佛教的财富观里有功德法财,最究竟能让我们解脱的是出世间的功德法财。所以大家要多做功德,深信因果,种善因,感善果,不要去担忧善果何时才能出现,你只问自己做了多少善事,种了多少善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财富宝要》--改变财运圆满财富的原理与方法

《五福德经》云:说法之人因何大富,饶财多宝?因前世...

从财富投资到生命投资

由于学过经济管理,所以我也成了多年的股民小散。作为...

工作时需要说谎该怎么办

问: 目前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都非常好,但工作时需要大...

中道实相是佛所要说的真实义

佛陀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那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说...

佛弟子是否应该求财?

来寺院烧香的人很多,由于发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学...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第一章、人气决定财气,会做人才能赚钱 1.吃亏是福,...

圣严法师:不知不觉布施了一千万

我有一位弟子,在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时,便偷偷在心...

做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美国一次舆论测验,有一题为你认为人一辈子最重要、最...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 就是说,顿等就是顿、...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问: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净界法师答: 一个加...

念佛人修行的三个次第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呢?我们在...

药师法门为末法必修法门

一、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

【佛教词典】依止

(术语)依赖止住有力有德之处,而不离也。法华经方便...

【佛教词典】双持犯有二十六戒

资持记·释持犯篇:“问:‘教行双持,别就戒本,为有...

结夏安居的意义与供养安居僧的功德

何为结夏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

我去即来——省庵大师的圆满人生

久负盛名的宁波阿育王寺右侧,有一处隐藏在茂林深处,...

佛教对地理风水的看法

佛教对于世间万象,都有深入的观察,了知天有天理,地...

圣严法师《省思自我,消融自我》

首先,我们要发现自私的我并认清自私的我。如果我们能...

往生极乐是靠超度去还是自己信愿念佛去

问: 弟子以为,念佛行人勤修净业三福,以至诚恳切心...

每个人都不容易,不要轻易去伤害任何人

【淡然安静守护慈悲】 别期望所有人都能懂你,那是不可...

怎样修六波罗蜜

问: 末学学佛知识浅薄,以六波罗蜜布施、忍辱开始,...

一句弥陀,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一句弥陀,生大信心,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曾经有人问...

人生的三道题目

中专的最后一年有一门课程叫人生。 最后一节课,老师...

当前佛教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问: 您认为当前大陆佛教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如何加...

大安法师正月初三新春开示|真空妙有二偈

南无阿弥陀佛!今天是大年初三,祝大家新年吉祥!今天...

【推荐】人生的真相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的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