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古代禅师教化弟子的方法

觉醒法师  2018/1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代禅师教化弟子的方法

古代的禅师在教化弟子时,当弟子产生妄想,失去正念的时候,禅师常常以不着边际的禅语,或者反问,抑或是棒喝等方式来斩断学徒的妄念,使他们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绝境下豁然悟道。

何为祖师西来意

“祖师西来意”是禅林中的常用语,又称“西来祖师意”、“西来意”、“祖意”,表示佛法之奥义、禅理之精髓。在禅林之中,有许多记载“祖师西来意”的公案。

如学僧问马祖:“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西来意。”马祖回答说:“我今天太累了,不能回答你,去问智藏禅师吧!”学僧乃去问智藏,智藏说:“为什么不向马祖请教?”学僧:“马祖让来问你。”智藏说:“我今天头晕,不能回答你,去问百丈怀海吧!”学僧问怀海,怀海说:“我也不会。”

面对学僧对“祖师西来意”的提问,不管是马祖还是智藏,抑或是百丈禅师,都没有给予直接回答,他们是通过暗示的方式来告诉他,“西来意”只能依靠你自己去体会,而不能直说的,所谓“开口即错,拟议即乖”,如果说出来就不是“西来意”了。

你本自具足何须外求

在禅宗史上,也有许多禅宗祖师通过反问的方式来截断禅子的妄见情思,从而使他们在“言语道断,心思路绝”中开悟。

马祖道一禅师在开法传禅的过程中,有僧问他:“如何是西来意?”师云:“即今是什么意?”马祖用反诘语表示对此无法用语言答,让他自己省悟。

《景德传灯录》中记载,大珠慧海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问:“来此拟须何事?”慧海答:“来求佛法。”马祖当即斥责:“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慧海又问:“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马祖便说:“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觅求?”慧海禅师于是顿然觉悟。

修行人应不忘失正念

一个修行者,在精进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的同时,要不断亲近善知识,得到善知识的修学指导护助,将会使修学者在修道过程中少走弯路。亲近善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还比不上一个不失正念的修行人。

修行人若能做到时刻常怀正念,众烦恼魔障就不能侵入,因而佛陀劝诫弟子,应当摄心正念。

若是一个修行人失去正念,就会常被妄想烦恼所束缚,就会失去各种功德。有的修行人因为长期修行功力深厚,在遭遇五欲六尘烦恼诱惑时,他们能够时刻保持正念,不为五欲所转,各种魔障也不能加害。

常怀正念之人,就像一个身披铠甲阵前杀敌的英雄,虽然对方人多势众,他因为自身勇武,无所畏惧,这就叫“不忘念”。

念念在道、不生妄念

“不忘念”也称为“不失念”,即不忘失正念,也就是常怀正念的意思。凡是与修道不相符的念头都是邪念。修学中常说的正念主要有念佛时念念相继,除念佛之外不起杂念;修习禅定时,念念在道,心中清净无染的禅定境界;诵经时专注诵经,除诵经外不起别念的心境。

一个修行人,当于一切时中一心专注于持戒、诵经、坐禅、观想,除了修道之外不起别念。如印光法师在法语中说:“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修行人时刻要照顾自心,令心不失正念,但有的时候,即便是修行多年的人,也常常会有妄念生起。当妄念生起的时候,当下要让它熄灭,使心常住正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弘一大师劝人听钟念佛文

近有人新发明听钟念佛之法,至为奇妙。今略述其方法如...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三祖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所谓至道,一是至极...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破障篇)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

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问: 见性与见本体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

达摩祖师度鹦鹉

参禅,乃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所传之徽妙心...

弥勒净土的庄严和往生弥勒净土的方法

最近有人留言说,因为玄奘大师和虚云老和尚等大德都发...

修禅要除去比较的心态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我们再看第二个传承:这个禅净双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心律法师:既为夫妻,就当珍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夫妻,则是家庭的基本构成部分。人...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明朝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

如何让孩子戒掉手机瘾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很迷恋手机,时常拿爸爸...

学佛人的五种种性

在唯识学,它把我们每一个人--学佛人,分成五种种性:...

【佛教词典】般若转教

于般若会座上,佛饬须菩提、舍利弗等声闻代佛对诸菩萨...

【佛教词典】四种补特伽罗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

【四种补特伽罗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 p0472 瑜伽三十三...

念佛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

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哪。我们每个...

祈祷有用吗

伽弥尼出家不久,有一天,他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佛陀...

末法时代众生饮苦食毒

《佛说无量寿经》讲到:末法时代的众生饮苦食毒,未尝...

老僧一打坐,能消万两金

沩山老人曾说过,老僧一打坐,能消万两金。唐裴休丞相...

如何才算有正知正见的布施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想...

郁伽长者所问经(白话浅释)

在印度舍卫国的大城里,有一位年高德重的长者,名叫郁...

五阴身不可以离开法身,法身也不能离开五阴身

如果如来的清净法身与五阴身不异,就是两个是平等的,...

净土法门是否可以即净即密

问: 我是专修莲师心咒得大利益,不知净土法门是否即净...

谈年轻人的创业

受到中国人「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观念的影响,很多年...

法布施能得三十二种功德

首先讲讲什么是法布施,所谓法布施就是布施佛法,比如...

为什么会有「神鬼精灵」这类众生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

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

几年前,参礼九华山时在殿堂前曾看到一幅楹联:若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