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净界法师  2019/1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我们再看第二个传承:这个禅净双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净土宗的理观,放进来的就是永明延寿大师——宋朝永明延寿大师,他作出《四料简》,我们先把它念一遍,再来解释。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永明大师他把这个修行人分成四种:第一种人是有禅无净土。

这种人都是走圣道门的,他可能修禅宗的、或者修止观的,他完全是仰仗自力了——完全凭自己的内心的智慧的观照,那么试图要冲过生死的轮回,但是这个什么问题呢?十人九蹉路!十个人当中,有九个人是失败的。为什么呢?为什么失败?

他解释他的理由说:“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这个“阴境”,就是中阴身,就是我们临命终时候的你这个业力,它会现出一种境出来,这个境往往是我们平常特别执着的:比方说男女的境、比方说财宝的境,有各式各样的所缘境。

我们在临命终的时候,只要动一个念头,就“瞥尔随他去”,就前功尽弃了。因为你在临终的时候,你没有弥陀本愿的摄受。

我们这样讲好了,一个人不仰仗佛陀的加持呀,这表示什么意思,诸位知道吗?表示说他要面对一个强大的阿赖耶识。如果我们学过唯识学,你会知道阿赖耶识的可怕。

假设今天我们完全不靠四十八愿,凭自己的本事,冲过生死轮回,这就意味着说:我们要把无量劫来生死轮回所留下的问题,你在短短的几十年来处理。就是说你要用几十年的时间去处理我们生生世世轮回所留下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十人九蹉路了。

很多人忽略了生死业力的可怕,也就是说你平常的时候,因为你平常的时候,你感觉不出业力,因为平常有些人福报大了,福报还在了。但是临命终的时候,临命终的时候啊,是一种算总帐——“腊月三十算总帐”,所以临命终跟平常是不同的道理。

所以在临命终的时候,中阴身现前,十个人有九个人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心念的,因为那个业力太强了,这个是有禅无净土的过失了。就是说他平常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的时候,打开泠气在佛堂,他也可以用得上功;但是临终的时候——内忧外患:内心的烦躁扰动,外在业力的干扰,他这个时候就很难过关了,因为为什么?他缺乏佛陀的帮助。这是第一个,这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无禅有净土”。他没有这种止观的力量,但是他对阿弥陀佛强烈的皈依——万修万人去,还是可以成功。“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他到了净土,再来修其它的法门,也是可以。这种人对阿弥陀佛有强烈的皈依,顺从本愿,最后还是可以成功。

第三种人,应该是永明大师最为赞叹的,他说:“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他能够在事相上顺从本愿,在道理上又能够正念真如,破妄显真,这就是一只很厉害的老虎,再加上有角——现世福慧具足,做为人师,来生快速的成佛。因为他品位增上,理观事修,上品往生,很快的能够成就佛道。

最后一种:“无禅无净土”。这个人,他也不修空观,也没有好好的念佛,当然这种人可能多分都修人天福报了。

修人天福报有个问题了:就是说有些人他就是发心——做慈善事业了,但是对人生的真理,这个道理他完全不懂,他也不想学习了,他完全活在感觉。一个人没有学习道理呀,他只有一种情况:就跟着感觉走!

因为你内心当中不是智慧就是感觉而已嘛,《楞严经》说:你要么就随顺感觉,要么就随顺于真理的判断。那你不研究教理,你的智慧就只有从你的生命经验中得来,因为你没有传承历代祖师的智慧嘛。

换句话说:你所有的生活的智慧,完全从你短短的几十年的经验而来,那你只好根据你的经验去判断,大部分都是错的。你从经典来看,我们凡夫产生的判断力,绝大部分都是错的,都颠倒了。

但是他造了善业,为什么铁床与铜柱呢?这个是约第三生。所以,假设一个人完全不学智慧、也不培养善根、也不好好的念佛,那你要注意你的第三世,你第二世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你的第三世要注意了。因为你第三生——“三世冤”嘛,福报现前的时候,因为福报会刺激烦恼,产生放逸。

所以到了第三生的时候,就很难逃避,第二世因为在福报享受当中所创造的罪业,而产生铁床、铜柱的果报。这个人没有智慧的加持之下,再万劫千生就很难再跑出来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

【推荐】往生不是靠善业力,而是靠临终正念

什么是带业往生呢?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造了业...

净土问题回答

1、请问法师可以呼吸念佛吗? 答:当然,你念佛的时候...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原文: 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

念佛至诚恳切的心发不出来怎么办

问: 法师好。念佛至诚恳切的心不会发,不知道心在哪里...

达摩大师:息诤论

夫法身至寂,近远等同;理性弘幽,玄深叵测。虚融妙体...

如实知自心

坐禅的过程和我们人生的经历一样,二者具有共性。刚开...

这句名号对我们来说,就是命根子

六字洪名,昙鸾大师说是清净法身,真实智慧。清净法身...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怎样才能求生净土

净土宗有三经一论:曰《无量寿经》、曰《观无量寿佛经...

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

持名念佛如何达到一心不乱

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要达到一心不乱...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佛教词典】他受用身土

【他受用身土】 p0488 佛地经论一卷九页云:二、他受用...

【佛教词典】见灭所断烦恼部

【见灭所断烦恼部】 p0644   品类足论七卷八页云:见...

唤醒沉睡的心

布朗菲尔普斯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位普通市民,那一阵儿...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针

做人的八字方针: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讲的题目...

星云大师《人有没有来生呢》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一死百了,那有来生?这是迷的断...

你一造新殃,等于又添了一层污染

那时候在云居山,也有人偷懒,晚上也好白天也好,早板...

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中道又分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

目犍连尊者一念嗔恨的果报

这是目犍连尊者在修行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

住持之道与待人之道

心定法师刚接任佛光山寺的住持不久,他告诉我一件事:...

把自己所谓的业障一一摊开

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都会归咎于业障。真是业障...

妄想那么有力量,是因为你攀缘它

一个人要把心量扩大,要离开所有过去生命经验留下的错...

四众道场药言

从古以来,出家的大德,一天都要算几回账。早上起来摸...

神通为何不能保人平安

有一信众问我:听说佛陀的弟子大目犍连是被外道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