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能与佛合,则娑婆转为极乐

彻悟大师  2019/05/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能与佛合,则娑婆转为极乐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即能转业。业何以能缚心?心依常分,任运作受,即为业缚。

一切现前境界,一切当来果报,皆唯业所感,唯心所现。唯业所感故,前境来报,皆有一定,以业能缚心故。唯心所现故,前境来报,皆无一定,以心能转业故。

若人正当业能缚心,前境来报一定之时,而忽发广大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则心能转业;前境来报,定而不定。

又心能转业,前境来报不定之时,而大心忽退,实行有亏,则业能缚心,即前境来报,不定而定。然业乃造于已往,此则无可奈何,所幸而发心与否,其机在我。造业转业,不由别人,

如吾人即今发心念佛,求生极乐,或观依正,或持名号,念念相续,观念之极,则心与佛合。合之又合,合之其极,则心能转业,而前境之娑婆,转为极乐;胎狱之来报,转为莲胞,便是乐邦自在人矣。

若正恁么时,其心或偶然失照,或忽生退悔,不与佛合,则业能缚心,而前境仍旧,来报依然,还是忍土苦众生也。然则我辈有志出离,求生净土者,可弗惕然而警、奋然而发也哉!

《彻悟大师遗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心念是吉凶祸福的根源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

静坐的方法

至于问到静坐的方法有多少种的问题,据我所知,只有一...

大安法师:现代人心里空虚迷茫的原因

问: 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心里都很空虚,这是什么原因...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永嘉玄觉禅师在《奢摩他颂》开头就说:恰恰用心时,恰...

以心的力量来化解与改善

曾经听闻一则故事:有二人去医院拿检查报告,原本,某...

内心是最好的龙穴

佛教对于世间万象,都有深入的观察,了知天有天理,地...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

不论你学这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门,但这有个前提。什么...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人际关系的图解

...

浅谈净业三福

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际遇。释迦牟尼佛则...

世界四大干果之核桃

核桃,在国际市场上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

真正的高手是躲在墙角的,因为正好修行

佛陀在楞严经中跟末法众生说:假设修行人不断大妄语,...

【佛教词典】智印

梵语 Jāna-mudrā。又作慧印。为诸佛菩萨所结印契之总...

【佛教词典】自性差别

【自性差别】 p0598   瑜伽八十一卷十四页云:此中自...

这个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这以下我们就从这个地方去追究这个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

迦叶尊者入灭的因缘

世尊灭度了!所有的佛弟子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地悲伤...

真正障碍往生的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

诸位要知道在我们八识当中分成三类,第八识第七识跟前...

大安法师:讲预测和问灾难是否正修

问: 我们有些同修很喜欢大谈感应,或讲些预知,问灾...

《无量寿经》的五种原译本

一、《佛说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 译 二、《大宝积经无...

星云法师:不要让阿弥陀佛代替我们报恩

佛教道场往往对发心捐献的信徒说:「功德无量!将来阿...

【推荐】外境都是你自己变现,自己去攀缘它的

蕅益大师的《相宗八要》里面提到: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

二十四节气食疗方

《立春养生法》 胆气足则百病无,多敲胆经最舒服。名春...

何谓「四大皆空」

一般人因为不认识佛教,再加上以讹传讹,经常对佛教的...

只能观善知识的功德,不要去观他的过失

我们现在来去亲近善知识僧呀,他也是有一些,怎么讲呢...

圣严法师《处处是金山》

凡夫不是佛,所以看到的人也不像佛;因为尚是未见佛性...

人生四个等级的境界

人生在世,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