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如瑞法师  2019/05/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行品》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离开禅座,准备抬脚走路的时候就要发愿:希望众生都能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永远脱离生死的苦海。

刚站起来,文殊菩萨就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善用其心就在我们的当下。在刚要迈步的时候,就发愿成就众生的善法,这实在是大圆满之法。

三归五戒是人天的善法,八戒及出家受十戒、具足戒等是出世的善法,乃至受菩萨戒,修戒定慧六度等等,都是在成就出世间的善法。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善法有浅深不同的差异,但不管怎样,都是顺理益世的良法。其中,三归五戒是根本,乃至菩萨所行的善法,我们都应该次第增上具足。

佛法实在微妙,当脚一下地,站在那儿就发愿“安住不动”,不为五欲六尘境界所迷惑;若抬脚举步将行之时,随着发愿“出生死海”。为什么发愿让众生出生死海呢?因为有生就有死,“大怖无过死。”人们都不知生所从来,更不知死往何处。众生沉沦在生死当中,无穷无尽地轮回,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因此将生死比喻成苦海。

因为苦,所以我们要求出离。要求出离,就得好好珍惜人生、利用人生、奉献人生、聚集善法。“当乘智慧舟,超度生死海”,并发成佛心,期望众生都能早日永远脱离生死的苦海!

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华严经》的四种法界

这个《华严经》的境界呀,谈四种法界。事法界,就是从...

星云大师《如何了生脱死》

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

道香应自苦修来,法远禅师的修行故事

写这个故事之前,踌躇了一下,因为这种故事不一定有人...

用什么心态来修学,才会比较圆满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阿难尊者发了愿以后...

修不起来,根本上还是因为道心不够,俗心太浓

佛号提不起来,首先你要常思惟生死之大患,这要常思惟...

这两个念头,让你最快速增长福慧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

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

文珠法师《理性感性与觉性》

今天的讲题,是理性、感性、与觉性,可分三点来说明:...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阅有参话头...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

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

《文昌帝君阴骘文》原文及白话

《文昌帝君阴骘文》告诫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达到...

戒淫念的五个方法

1、呵斥法: 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淫念大呼一声呸!(...

【佛教词典】无想定

梵语 asajjā-samāpatti。指能于定中心想不起,犹如冰...

【佛教词典】自在等因宗

为印度古代外道十六宗之一。又作自在等作者论。主张诸...

忏悔业障每天都要去做吗

问: 请问师父,忏悔业障是否在向佛表达所做的业障之...

大安法师:贵贱贫富的原因

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

持咒打坐定中上升忉利天

有一位师父在那儿参禅六年出家,是真空老和尚的徒弟,...

惟贤长老《建立信仰并学菩萨》

一、建立信仰 你们参加法会做义工,你们都有信仰吗?...

彻底斩断娑婆想和发愿来生矛盾吗

问: 我们经常说要彻底斩断娑婆想,与弥陀誓愿无间隔,...

【推荐】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

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论顽修狂慧,...

何为「众生浊」

这个众生浊是由行阴引生的。什么叫行阴呢?就是我们内...

一则禅宗公案的启示

儿子大学毕业,在一家台资公司找到了工作。当他第一次...

尸毗王本生

很久很久以前,古印度阎浮提洲的提婆拔提城里,住着一位...

百炼成钢我往西方

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

万病的根源来自杀生

在人类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同时,放眼望去,人类的物质享...

【推荐】谁能保证临终时不会有人来刺激你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赚了很多钱,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