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之后的事更多

体光老和尚  2019/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之后的事更多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来出家,你若没有个主宰,还是会入邪道。一定要持戒,佛不是说吗?佛法存在不存在就在于出家人持戒不持戒,到这个末法时候来了,这邪里邪气的人到处都有,伪装呀!

出家之后事更多,你像这持戒坐禅在家人不干,很早起来上殿,在家人也不干,这都是事啊,你说什么工厂学校人家跑香坐香啊?这就是不出家没有事,一出家这事情还更多。

要知道,学佛法,学修行,丛林里这一切制度就是佛法,这一切制度就是要去掉我们在社会上染的习气毛病,你一定得接受,二时功课,一定要学,不学就不行,这还有点强制!你到这里出家,是想了生死的,这都是了生死的方式方法,如果不用这些上殿过堂出入往返的教规来治你的话,你还是在家的习气毛病。

这个清规戒律,你要学,你要行,辗转地进入佛教,这是佛教度人的方式方法,也是成就初发心的一个开端。你不接受这个不行,那就辜负了祖师的道场,也辜负了你们来出家的本愿。

你既然来出家,就要把你领到实际的修行道路上来,这就是丛林的责任,丛林的义务!要改变你的行动,内改外改一切改,思想念头行动都是出家人,在内在外都是佛法,都是修行,那你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你若是不按佛教的正规前进那就不行,就是住一个人也是这个样子,一定要这么搞!

你们是来出家的,你不是来发财的,不是来学这杂七杂八的外道典籍杂论的,你要搞这个不行!这里跟你们打个招呼,我若看到你看这个外道书籍,我马上就赶你走,不准在这里住!这是学佛法的地方,要时时刻刻在佛法上走,把你在家的观点、思想、毛病辗转消除,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你受了戒,你就是一个比丘,要持戒坐禅,要认真,一时一刻也不放过,这才是个修行人哪!三个两个在那里说长说短,你说什么?都是人间的习气毛病,都是障道的事情,要处处都在道中,时时都在静中,不要染!

出家人的目的要知道,就跟那《焰口》所说:出尘上士,飞锡高僧,清修五戒净人,梵行比丘尼众。本来我们出家人都是出尘上士,我们自己回光返照,是不是出尘了呢?什么是尘?如何能出?那就是放不下的事情能放下,丢不开的事情能丢开,不被人间这一切名利财色所约束,这才叫出尘上士,尘是尘劳妄想啊!

我们现在都在这里过 ,不觉就是暑往寒来无常至啊!你们现在说年轻,我呀,也在那个年轻的时候过过,那就是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时光易度幻体非坚,这时光很容易就过去了,道业难成,为什么?就是我们放不下呀!

染尘容易离尘难!丛林下这些制度,上殿、过堂、坐香、出坡,都是佛事,在这一切佛事中,能够表示我们所做的出世法,你若以烦恼心、妄想心来接受,这出世的道场就被你变成世间法了。要常做佛事,就是在这一切行动之中,不贪不染,无爱无欲,虽然做的这一切是生灭法,生灭法也是出世法。

你看有些人根本还不懂得修行,他不愿意,一说上殿,他在后边站着,看那个样子想念就念几句,不想念就不念。应当发起心,这是佛事,佛事是了生死的事,那就不是俗事。敲木鱼,敲铃鼓,敲罄,敲小木鱼,这都是音声佛事,用以占领我们烦恼心、妄想心的阵地。

应当认识上殿这是出世法,要以出世法来体会这个,你偷懒就会堕落。丛林下有这个好处,你偷懒别人看到可以警策一下,自己没有力量,要靠大众慈悲摄受,大众在一起熏修出世法,要时时刻刻不忘菩提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体光老和尚文章列表

真正的出家,提到名利这些事都会怕

前两天,中国佛学院有人来接法,我就和他们讲:你们接...

以僧众为对境修恭敬

僧,是四人以上的出家的团队,不局限于某一个人。有一...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我为...

要看淡权位

权位,只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塔,海浪一来,就垮了,连沙...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佛为什么允许酒醉者出家

佛陀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喝醉酒的婆罗门来...

放下身心才能养身

近几年来,时常有人登门或来信,来电要我谈谈养身之道...

观世音菩萨祝圣仪轨

观音菩萨是大乘佛教中大众最熟知的菩萨之一,我国几乎...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

人的两大贵相和两大富相

咸丰八年(1858年)三月的一天,曾国藩在日记中记下这...

出家众要远离五种欺诈的邪命

这个诈,这种欺诈,从一个出家众来说,有五种欺诈的邪...

看远、看透、看淡

看远,就是说凡是要看远。 怀有宽阔心胸,有长远的目...

【佛教词典】檀越施僧得施分法

亦名:僧得施分法、分僧物法、十方现前物分法 子题:僧...

【佛教词典】众香国

即充满妙香之佛国。据维摩经卷下香积佛品载,上方界分...

星云大师《谈空说有》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各位讲...

普庵祖师戒杀文

堪叹诸人不较量,却将造罪当烧香。 处处神坛社庙,尽是...

十种应当远离

(一)与世事纠缠不清,一心眷恋世间八法的上师,应远离...

佛陀度化毒龙的故事

昔日,佛在罗阅祇城比留畔迦兰陀尼波僧伽蓝弘化。在优...

吃素的原因来自两个最起码的认知

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飞禽走兽、海里生物、家养牲畜就理所...

僧人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

【佛学漫画】假和尚与真名号

老实的方大爷因为假和尚而念上了这句真名号,最终如此...

禅净二宗的区别

我佛说法,契理契机,因群机不等,故施设有殊,虽方便...

【推荐】星云大师《命运的主人》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

如何为病人临终之人造福回向

【 复次,普广! 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

星云大师《向药师如来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垂听我的报告,今天世界上的苦...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