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哪些是修净土之人不去做的范围

宏海法师  2020/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哪些是修净土之人不去做的范围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修持门中的第七,净戒门。

一切修行法,清净法,都是以戒律为基础。像我们要盖房子一样,一定要从平地找到一块好的地方才能起房。像我们画画一样,一定要把素描画好,会调色彩,慢慢地才能画出最好的作品。持戒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修净土,想入净国的初门,如果不持戒,就像长得很丑的丑女,想去做这个帝释天的妃子一样,那是达不到的。

所以我们在戒里面,第一个戒门就是戒悭贪戒。不能够贪,在这个烦恼薄厚的较量中呀,最严重的就是贪财,其次才是好色。所以戒悭贪呢,就是为我们行这个财施,乃至法施,行布施,不要有爱惜,随时随地能舍,毫不犹豫,这个就是不犯悭贪戒。

第二个叫做毁禁戒。这就是具体我们受到,比如说受了五戒,受了八关斋戒,乃至受了什么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等等诸如此类的,那么你在这上面呢有漏,没有持满足,这就叫做毁禁戒。

第三个嗔恚戒。要善于调心,乃至身口,如果我们遇到这个人家的毁骂,甚至有这个刀杖相加,动手的时候,那么最好能够自己思惟,起正念思惟这个业的因缘法。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切咎由前因后果,那么心里做这个偿还他,曾经辜负他,这样想。或者把他作为菩萨示现,来引导你修这个忍辱波罗蜜,作为导师想,这就叫做什么呀,嗔恚戒。

第四个放逸戒。要观想我们人之一生呀,在这个生死苦海中呀,没有值得能安逸,能够有所放身处。就是不要觉得有一个舒服之时,舒服之处,没完没了都是苦。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好像我们人呀,持着钵,出家师父托着那个钵碗,碗嘛,然后呢满满的一碗油,然后又行在这个像走钢丝一样,悬在这个钢丝上走,那这个时候,你根本就顾不得左顾右盼,乃至生第二念,这就叫做什么呢,叫做不放逸。这是指的第四个放逸戒。

第五个散乱戒。我们要守护自己的根门,息灭所有的这些外缘缘务,俗务,多多地往道上会。就像这个护风灯。这个灯点着了风吹不进来,也防这个鸟呢扇翅膀,或者防进来,这就叫护风灯。我们散乱戒犹如护风。

(下)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到《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净戒门,就是哪些是属于修净土人不去做的范围。

上一讲我们讲到这个放逸戒和散乱戒,今天的第一讲要讲到愚痴戒。学修净土要常亲近大乘佛法,就像我们曾经的年代,妈妈为儿子缝补衣服的时候,晚上借着油灯一针一线地在那儿缝补。这个油灯就如同佛法智慧,没有这个油灯,没有这个蜡烛点着,那么你的针扎过来扎过去都扎在自己手上了,就是愚痴。所以第六个叫愚痴戒。

第七个叫骄慢戒。骄傲我慢,不能以自己的辩才好,就觉得骄傲。不能以自己的悟性理解力高,就生傲慢了。不能以自己的辩论,就是别人谁都说不过他,就生傲慢。要知道一切所谓心念中的所得,就如同大地上的尘埃一样,像镜子上的尘垢一样,我们不应该用这个尘垢来看不起那个尘垢,实际上都是尘垢,五十步笑百步。这就叫做骄慢戒。

第八个叫做覆藏戒。不要护短,把自己的短处,陋劣,恶劣的性给覆起来,以为天不知地不知,你是怎样就是怎样,要面对。为什么?因为一切处诸佛,一切处的诸菩萨,一切处的神明护法,皆悉知悉见,你根本就覆藏不了。就好像在太阳底下,你能逃得掉,逃开自己的影子吗?你能在水的浪里边,能逃开这个湿的,就是说水是湿性的这个属性吗?你能把它变成干的吗?无可逃故。所以就不要去造这个覆藏。第八覆藏戒。

第九无益戒。不要去干没有意义的事情。这里讲的一切嬉戏事无益,一切诗文无益,就是好写诗,作文。一切尘缘无益,世间事儿。一切口解脱无益,这个就找到源头了。口解脱无益,当远离故。这叫做无益戒。

第十不住戒。虽然我们这上下两篇讲的第七,十种净戒法,可是我们持这样的戒,但是为了生净土,度化众生,只有这一条。既不是为了声名很好,也不是为了人家赞叹你修行特别这个境界高,也不是为了得小果,甚至得阿罗汉,等等诸如此类的,都是为了生净土度众生成佛。

如果我们行者能够行于净戒,就容易摄受众生。为什么?能够生于净土,何以故呢?因为一切众生再难度化,刚强的人,他也是非常地崇敬有戒德的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临终正念不失,显得尤为重要

末法时期的众生,接触的多是念佛法门,比较方便、稳妥...

你凭什么离开三界

净土宗的带业往生,诸位你想想看,净土是一个清净庄严...

只要你发愿生极乐世界就一定能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

聂光坚的往生故事

聂光坚,乃湖南聂云台居士之侄子。曾留学美国,天资聪...

劝人往生西方也等于成就自己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一个净业行人,当自己走向信愿持...

阿弥陀佛的无条件救度之心

往生就非常纯粹的三个条件:只要你信、愿、持名。而且...

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往生西方

今天我们《莫到老来方修道》,要讲到关于第二个大的部...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人得好意,其福难量

不杀生是佛法中的大戒,杀罪有大有小,是不一样的。而...

不仅要将心打开,还要请佛住心

修行,就是要将心打开。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知道了很...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起起伏伏,如何来对治它

问: 师父您好!关于权法、实法的操作,弟子这边再具体...

学佛者应如何防止过失

问: 学佛者应该如何防止过失呢? 慧广法师答: 人非...

【佛教词典】牟尼业

(术语)一切圣者寂静之胜业也。瑜伽略纂四曰:一切圣...

【佛教词典】昙一

(692~771)唐代僧。山阴人,俗姓张。景龙年间出家,...

棒喝透出华严五教

宋朝徽宗皇帝的时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长老都请...

佛为何不赞叹世间上的荣华富贵

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如恒河沙劫寿,...

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问: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专修与杂修,何谓专修?何...

向阎罗王献财

佛陀曾对弟子说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无道的国王...

教化第一的迦留陀夷尊者

迦留陀夷,此云黑光,其形粗黑故。《弥陀略解圆中钞》...

出离四流便得四乐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的时候,对比丘们开...

佛教妇女的故事

一、观音菩萨 救苦救难 圣像金容 家家供奉: 大乘妙...

极乐莲华的状态,是当下心理状态的折射

这句名号总持一切法,叫万德洪名。念它的时候,我们真...

贪图享乐为障道根本

一日,目连尊者因弟子生病,于是上忉利天询问神医耆婆...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如果情执未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但如至诚恳...

素食已成了世界的流行趋势

现在世界各国的素食馆都像雨后春笋般林立,欧美先进国...

何谓「头陀」

南京作为十三朝古都享誉四海,玄武湖、夫子庙、紫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