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

净界法师  2020/03/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

净土宗它最强调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因为净土宗,虽然我们念佛也的确会在生命当中产生消灾免难的这种所谓的功德:你可能身体有病痛,念佛病痛好了;你可能有些什么灾难,你念佛,灾难消失了。

但是这个不能当做净土宗的目标,这只是个过程而已,因为你这个是人天福报嘛,我们的志向应该不仅于此吧。所以净土宗最终的目标是临终的时候正念分明跟弥陀感应道交,而为菩提道求生净土,这个是真正的目标。所以,净土宗真正的验收:“是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个是净土宗真正的结果的验收了。

这个地方,当我们验收的时候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人,他平常只是依止善念在念佛——情感性的念佛,他这个佛号没有一种观照力、没有一种誓愿力。也就是说他没有产生一种决定性的,就像印光大师说的:他没有发起一种决定性的信愿,他念佛完全是凭感觉的。痛苦的时候,把佛号拿起来念一念;有灾难的时候,念一念,因为他有灾难,危机意识嘛。但是灾难过去了,他不念了。所以佛号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在生命当中破障的法门而已了,这叫做善念,这个人临命终肯定经不起考验的。

因为你这个善念是攀缘性的、是轮回性的,你因地种下的就是一个因,你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这个结果了,怨不得别人。因为你种的是葡萄,你最后的结果长出来的一定是葡萄。不是阿弥陀佛不救你,因为你用这种心态来忆念佛号,阿弥陀佛就给你这个东西嘛。

假设我们平常是透过一种智慧的观照,知道生死轮回的痛苦、知道极乐世界的功德,甚至知道佛道的圆满,你用一种智慧对整个生命的全体进行观照,产生坚定的信愿。坚定的信愿绝对不是宗教情操而已,要有胜解——胜解力。你对人生、对智慧有坚定的胜解,你才能够产生坚定的信愿,这个不是一时的情感作用。你说我念佛的时候我会哭,会哭只是表示说你有善念如此而已。

所以佛法不能从情感上来修学,而要提升到理智上的修学,因为你要透过人生的观察,你才产生了皈依,那么这叫善根。善根是向内安住的、是随顺于涅槃性的,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如果依止善根来念佛,那正如《弥陀经》说的,临命终的时候,绝对功不唐捐——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肯定现在其前,因为你准备好了嘛。

所以同样一句佛号,不同人去念它,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个就叫诸法因缘生。如果每一个人念佛,答案结果是一个,那这个佛号就有自性,有自性就违背了佛法的因缘观。这个佛法的功德是绝对的,你不管什么心态来念它,它给你的答案是一样,那这个阿弥陀佛的功德是有自性的,那你就把佛法的缘起观全都否定了,那净土宗就不是佛法,就是外道思想了。

佛法的根本思想是“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圆满的,但是当你准备到什么程度,阿弥陀佛就给你什么样的东西,这才是佛法的理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念佛机在什么时候放呢

现在制造了很多念佛机,是好事,也是坏事,何以故呢?...

怎样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问: 怎样修法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慧律法师答: 很...

善业和善念哪个重要

你们觉得善念比较重要还是善业比较重要?对你来生的影...

小小的起心动念,就有大的果报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对着所有弟子在讲经说法,忽然他叫...

临命终时剧烈的痛苦,把净业种子激活了

下品三生,是遇到恶法、恶缘的凡夫。他为什么会造恶?...

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吗

问: 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

【佛学漫画】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

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

念佛的利益

《华严经》云: 宁受地狱苦,也要得闻诸佛名。 一称南...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短短的六个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诉我们

二佛神咒里面有勤转念,证菩提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短短...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

师父说:什么是佛?可以有很多种答案,那我试举一种。...

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

我们和观世音菩萨最有缘啦~这可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亲自认...

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朋友之间的友谊不是靠甜言蜜语来维系的,真正的友谊是...

【佛教词典】违背

【违背】 p1255 瑜伽九十一卷三页云:言违背者:于过去...

【佛教词典】非时妄啖

子题:茯苓丸、薯蓣汤、持斋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今...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他就很难相信你为什么...

为何玄奘法师临终亦有病苦

汝母何以病不见愈,盖以宿业所致,殆转重报、后报为现...

一生至少原谅三个人

有一段很有名的对话,寒山子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

受三坛大戒前,为何要有忏摩仪式

在三坛大戒中,每于受戒前夕,戒场都会为戒子们安排隆...

【推荐】娑婆世界的厌离行

净宗愿门的核心内涵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然娑婆世界...

我不是佛

有一秀才,住在寺中读书,自觉听明,常以禅机和赵州禅...

今生得遇念佛法门是最大的幸运

众生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他面临很多行法,所谓八万四千...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没有差别

问: 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和道德实践上,有没...

布施微笑

有一老妇,总想为自家附近的寺庙做些供养布施,但苦于...

佛教是消极的吗

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

饮食无度者得饥渴咽病的现世报

地藏经上有一句话,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就是说...

贤善长者妇堕饿鬼缘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