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要检查一下,哪些带得走哪些带不走

净界法师  2020/10/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要检查一下,哪些带得走哪些带不走

从思惟死殁无常跟生死的过患,我们得到了三个结论:

第一个,生命是无常败坏的,不得安稳。如果你愿意在三界里面继续流转下去,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佛陀说,这个业力是飘来飘去的,今生在这里,来生到非洲,再后面飘到三恶道,就变成一只狗。就是说你永远没有安全感。

诸位!不是你说了算的,三界没有安全感的。你说我来生要去哪里,除非你是乘愿再来的大菩萨,否则来生你没办法规划的,因为你无量劫造的业。你有那么多的抽屉,你知道会打开哪一个抽屉吗?你不知道。

所以,业力凡夫是做不了主的,这个业力要把你飘到哪里去,你做不了主。这个种子要飘到哪里去,你不知道。所以只要一天没有离开三界,你的生命永远充满了不安稳。弟子心不安,无常败坏不得安稳。

第二个,生死轮回无有止境。它没有停止的一天,除非你做出改变,它不会自动停止的。所以佛陀喜欢用大海作比喻。你看大海,没有边际,看不到陆地,关键在这里。你死了以后又得一个果报,死了又得一个果报。

不是说你不想面对它就没事。不想面对它,你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继续轮回下去。直到哪一天,你真的害怕了,踢到铁板了,你还是要处理这个问题,迟早要处理的,因为你不处理它,它就继续地下去,不跟你客气的,这生死轮回是没有止境的。

第三个,轮回是毫无意义的。诸位!修行也很痛苦。我们要减少休闲时间来听课,要减少休闲时间来拜佛,参加佛七、佛一。但是这个痛苦是有意义的,可以换取来生的解脱。否则你继续轮回到三恶道去,受刀山油锅之苦,那是白受,你不会因为这个苦而增上的。只要你还没有觉悟,所受的痛苦全部没有意义,因为不会增上,你也不会记取教训。轮回毫无意义,就像宗大师说的,我们每一生都随顺妄想,都想追求很多东西,结果就是你现在这副德性,什么都没有。

佛陀选择放弃他的妄想,结果他万德庄严。这是很清楚的事实。就是说我们不断地去攀缘、去追求,结果我们每一生死亡时,都是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然后就开始失望,到现在我们什么都没有,弄得满身是业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愿意放弃妄想,不愿意从妄想里走出来。佛陀选择了出离心中的妄想,结果他清净庄严,“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所以轮回毫无意义。

你看我们生生世世在轮回当中,得到什么教训?没有。我们只有看经典才得到启示。

诸位!日常生活不会给你任何启示。很多人不看经典,你不看经典,那你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得到智慧呢?这智慧从哪里来呢?所以我们透过死亡的无常,每一生的死亡到来,都把我们的生命破坏了,使令我们的生命无法相续。第二个在生死当中,承受很多的痛苦,而这个痛苦毫无意义。

死殁无常就是告诉你,要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意义的。

就是说得到人身不容易啊,讲一句简单的,要做一些你带得走的。人生有些事情你真的可以带走,来生继续受用。但是,你不要老是做一些带不走的,浪费时间啊!

说实在的,死亡到来时你非常失望,所有都带不走,你情何以堪哪!我们每一个人活了一辈子,有些人临终时是满载而归,欢欢喜喜地带着他的资粮去面对他的来生,今生没有空过;有些人是把今生完全花在世间的生灭因缘,临终时全部破坏,充满了悔恨离开了今生。

所以,与其让我们临终悔恨,佛陀事先就告诉我们:你一定会面临死亡,而死亡到来时有些东西会被破坏,有些东西是不会被破坏的,你最好趁早知道,因为在死亡到来之前你还有机会。你经常思惟死亡,就是一个过滤,知道什么东西你带得走,什么东西带不走。“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你不要等到临终再后悔。

这个死殁无常,就是让我们不要被心中一厢情愿的妄想误导。你要看清楚: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过去,我们得到的这个人身可以利用的时间不多了。你要检讨一下,过去这几十年的人生,哪些事情是你可以带走,并通过死亡的考验,然后贯穿到你来生继续受用?有,不是没有。但是有些东西到死亡时,对不起!停住了,过不去了。

你要检讨一下,真正能够带到来生的有多少,你要提前想一想——死殁无常。就是透过死亡的观照,你要检查一下,哪些带得走,哪些带不走,因为死亡迟早要到的,只是哪一个人快,哪一个人慢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

古语说:观德于忍,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

轮回

什么是轮回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

泥泞路上的脚印

人生就如同一幕话剧,有开场白、情景、高潮、低谷和尾...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在家如大梦,出家犹如遇险得脱

一 在家犹如大梦 在这茫茫生死苦海中的人生,本是同做...

难道临命终还让你选时间吗

接下来我们讲上广下钦老和尚的故事,好让大家仔细体会...

【推荐】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那么,点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之后,为...

杀盗淫三恶果在人道里的体现

首先杀业,你有杀业的话,直接就是多病、短命,这是杀...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念一遍佛,西方极乐就在心上过一遍

念佛就是请佛住世,此引慈舟老法师开示:佛本无生灭,...

生意不好该如何改变

问: 师父,最近几年生意不好做,我想着改变,但又不...

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它虽具有高深的哲理,但...

如梦如幻的修学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它是一个如梦如幻的修学。怎么说呢...

【佛教词典】内心大莲华

(术语)称行者之肉团心也。大日经二曰:内心大莲华,...

【佛教词典】惭心所

【惭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惭者羞恶之心...

【推荐】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

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

不要怕错,只怕不做

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是必然的理则,否则将滞留停...

你有没有为现在做一些功课呢

有一位女居士,她学佛以后,还是很苦恼。有一次就说:...

百病从心生

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

龙树菩萨:赞般若波罗蜜偈

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 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 ...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

恩爱生悲恼

舍卫国有位很富有的婆罗门,年老得子,但孩子长到六岁...

赞佛偈的因缘

久远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当时,释迦牟尼是...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

临终接引愿,预设的护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

何谓「名字即佛」与「观行即佛」

名字即佛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