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净界法师  2020/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我们想要超越三界的尘劳,一定要知道方法,不是盲修瞎练。将施妙药,先候病源,吃药之前,要先知道这个病是从哪里生起的。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好好的去细意推寻,冥心就是静下心来,好好的根据佛陀的圣教量,去观察第七意识的思量,那么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所以说断惑之门,斯为要矣!

意思是说:佛法的修学,有些是共于世间的善法,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前面五度是共世间的善法,一般世间的宗教团体,也能够做前面的五度,但是般若波罗蜜是不共外道的,唯独只有佛法才有,要对治第七意识我执、法执这种生死根本,唯有佛法有这样的传承法门,其他外道都没有这样的传承,而这个是最重要的!

单是修习苦行、持戒、禅定啊,再大的苦行、禅定,也只能把第六意识粗的分别,暂时停下来,而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第七意识的那个思惟,你是停不下来的!不是你用苦行、禅定就能够把第七意识的我执、法执停下来,不可能!唯一方法就是修我空观、法空观,才能够对治它,所以这地方才说:断惑之门,斯为要矣!

你说你要断除烦恼,断除烦恼不是说一个一个把烦恼都断了──贪烦恼也断了、瞋烦恼也断了、六根本烦恼、二十四个随烦恼都断了,不是这样。佛陀是要我们把烦恼的根给切断,那个根就是我。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六祖大师说:有一个我啊,就会引生很多的烦恼,所以这地方讲断惑之门,斯为要矣!说出了第七意识的重要性,虽然它不造善业、也不造恶业,但是它很麻烦─恒审思量我相随,一再去思惟、度量第八识的见分,然后虚妄的执为实我,使令我们在三界里面,永远不能解脱,就是第七意识的问题。

《大乘百法明门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贪欲之人去道甚远

我们起这个烦恼火呀,就会创造一个业火,也就会引生果...

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

佛陀有烦恼吗

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 赵州:有! 信...

能知天下本来无事,便是万事如意

由于现代资讯传播迅速,带给人们焦虑的梦魇也相当多,...

让心房中多开几扇窗

有个男子好不容易存了足够的钱,买了三层楼的独栋房子。...

星云大师《如何消除烦恼》

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

有三种「火」在干扰我们的生命

我们从因缘果报的角度來观察生命,发觉生命有很多的差...

身上有福慧的香气,人家自然会靠近你

每个人都希望受到欢迎、赞叹、恭敬、拥护、护持,但这...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吉凶祸福的根源揭秘

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

学佛没有其他伎俩,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是生处要熟,熟...

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便怀疑佛号不灵

《普贤行愿品》第四,忏悔业障: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我...

【佛教词典】羯磨生善灭恶二门统收

子题:灭恶门、生善门 资持记·释集僧篇:“问:‘一切...

【佛教词典】法界三观

法界三观者,法界所观之境,三观能观之心也。   一、...

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

你们是最快乐的人

至於宇宙,则是每一个宗教都会谈到的。释迦牟尼佛在经...

念佛共修的重要意义

大家在同一个道场,熏修、共修,非常好。为什么?如果...

如何消除业障与消业的征兆

一切法由心想生。罪由心起,必将由心忏悔。只有心地清...

流转三界中,到底是谁在流转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有一段开示,他说:宇宙无非旅...

五蕴--色受想行识

现在讲佛法名相,色受想行识五蕴,这是佛教基本名相。...

身心五条绳,越执越紧缚

财色名食睡,身心五条绳,越贪越难解,越执越紧缚。 一...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

问: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它的含义是什么? 惟觉...

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

在《楞严经》上说,你的发心不能有一个相状。我们这样...

净土修行为何也需要明师、看经教

【原文】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

防癌数字

近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死因预测报告,在未来1...

虔诚祈祷观音菩萨,韦驮菩萨梦中指点脱险路线

一九四一年,日本军队侵占香港之夕,有一位郑子嘉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