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犯盗戒的过失跟持盗戒的功德

净界法师  2021/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犯盗戒的过失跟持盗戒的功德

毁犯盗戒——果报,三途果报;余报:一、贫穷。二、共财不得自在。

持不偷盗戒——果报,得生人天,乃至佛果;余报,一、资财盈积。二、不忧损害。三、处众无畏。四、身心安乐。

我们先看犯罪的过失。

犯罪的过失,如果这个业造得很重,犯到根本,而且是数数现行,深生好乐,这个罪业的力量会使令我们堕落到三恶道去。从三恶道出来以后,还有余报:第一个,贫穷。就是说虽然你很努力地赚钱,但是有这个盗戒的问题,你总是觉得钱留不住,总是会有因缘把钱给流失掉。

第二,共财不得自在。你真的赚到钱了,但是财不坚固,五家共有,有五种情况破坏你的钱财:第一种,盗贼,把你偷走,或者把你骗走乃至于把你抢走;第二种,水灾;第三种,火灾;第四种,恶国王,这种有强大势力的官员;第五种,不肖子孙,你生了一个败家子,这是共财不得自在。是盗戒的余报。

我们再看持戒的功德。

持戒的功德,从短暂来说,得到人身;从长远来说,慢慢地趋向于解脱道,乃至成就佛果。他的余报,第一个,资财盈积。金钱能够很坚固,慢慢地累积起来,不会流失掉。第二个,不忧损害。不会害怕受到外在因素的因缘而产生破坏。第三个,处众无畏。因为你没有犯偷盗,所以你心中坦荡荡,不怕别人怀疑你。第四个,身心安稳快乐。你不做亏心事,身心安稳。

这个盗戒我们再讲几句话。盗戒是很容易犯的,尤其是现在。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概念,就是我们在持戒的时候,要先有心理建设。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先安住道,才能够修法?

就是说,现在很多盗版的东西,每一个国家都有它的税法,我们一个人做事往往在一念之间,首先你要在内心当中产生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人生的快乐跟钱没有直接关系。

诸位!你要知道,佛教在追求人生上,它不谈荣华富贵,它叫作离苦得乐,你慢慢去体会。你犯盗戒,可能暂时会增加你的钱,但是你不一定快乐,因为你造了罪业。你最好把人生的一个观念记在心中,就是善业是创造安乐的果报,罪业是创造痛苦的果报,这句话最好经常放在心中。你会快乐,是因为有善业,不是说你多了这几万的美金,跟这个没有关系。

所以人生是个取舍,你觉得钱重要还是快乐重要?关键在这里!我们先不谈来生的堕不堕落,就是说你得到这个东西并没有让你快乐。在古书上讲出一个公案,这个公案也值得我们深思。

在扬州有一个大富人家,他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生了两个很可爱的孙子。这大富人家是做南北货买卖的,从北方买东西,到南方把它卖掉,然后再从南方买东西,到北方把它卖掉,赚这个差价。

他们家是三代同堂。老人家临终之前,他把儿子叫过来,他说:“我现在这个病治不好了,我临终之前,要交给你一个传家之宝。”他就从库房里面,拿出他的秤斗,他说:“这个秤斗是做过手脚的,我加了水银在里面,所以我每一次秤东西时,看起来都比原来重,我的财富就是这样积集起来的。”他父亲临终之前就把这个秤斗交给他的儿子。

这个儿子是读圣贤书的,他知道这个是不得了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家庭要遭殃的。所以他赶紧就把这个秤斗烧掉,不敢用了。烧掉以后,他跑到寺庙去向天神祷告,他说:“我父亲做错事了,我现在替他忏悔,我把它烧了,从今以后,不再做这种亏心事,我要正直地做买卖。”

这个儿子把这个秤斗烧了以后,没有多久他两个儿子死了。这个儿子就很冤,说我做了善事,为什么会遭此灾难呢?他又跑去跟天神哭诉了。

到了晚上,天神在梦中出现,他说:“你们家的富有,跟你爸爸做这种投机的生意没有关系。你爸爸过去的善业,他本来就该富有的。但是他造了这个恶业以后,招感了两个败家子,就是你的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本来应该长大以后,把你们的家产都败光了,他们才会离开的。现在你改邪归正,因缘改变了,所以这两个儿子死掉了。你不要着急,好好地坚持下去,你后面还会生两个贤孝儿子,是来报恩的。”他后来果然又生了两个儿子,都做到官了。

所以诸位!我们要注意我们的因地。当你人生面临选择,外境比较重要,还是内心比较重要时,你要做出正确地判断。你要牺牲外境保护你内心的善业。我再讲一次,外境是一时的,你的内心是永久的。死亡时,你内心的这个业是贯穿到来生的。所以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理观才有事修?就是为什么你要先有心理建设,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其实杀盗淫妄,这四个都是在生活中历练。我们一定要知道一个观念,内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质更重要!这个地方你要永远记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

念佛的真正功德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

如本法师:守口业的果报

口业如果能守得清净,功德是无限量的,其果报美好难思...

如何护法才如理如法,才能有无量的功德

问: 请益法师。如何护法才如理如法,才能有无量的功德...

真行善不可为名,有发心才有功德

行善不以名,而名从之; 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 利不...

饮酒的三十六种过失

佛言人于世间。喜饮酒醉。得三十六失。何等三十六失:...

大般涅槃经: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应施肉。何以故...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戒律与生活

一、在家戒以五戒为根本 说到佛教戒律,主要有两种:...

略举地藏菩萨十大利益

你想过吗: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时候,包括你现...

忙碌的在家人应如何修学佛法

问: 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

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念佛怎么办

按:印祖在《文钞》里讲信愿行中的持名正行,主要是从...

【佛教词典】五种想分别相

【五种想分别相】 p0275 瑜伽五十三卷十九页云:略有五...

【佛教词典】驱龙

(故事)持戒之罗汉,依戒力而驱逐毒龙也。婆沙论四十...

让你一生吉祥的10个秘方

吉祥第一方:远离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

「无我」的定义及其意义

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也...

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

为什么有生死轮回?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本来是...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

无论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脱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优劣,则断不至犹执着于唯究...

何谓「等觉」、「妙觉」

我们看等觉菩萨。 等觉亦名一生补处。谓所证觉体与佛相...

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做出家人!我常常说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肉食素食可以影响性格

实验证明,含钙量多的食物,可以缓和人的神经过敏,使...

般若波罗蜜远离一切苦恼衰病

复次,世尊!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般若波罗蜜,受持、读...

印光大师论对治烦恼习气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但因妄相执著,而...

别被自己的优点打倒

雷恩是二战时纳粹德国赫赫有名的潜艇专家。此人参与了...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念佛法语

1最先根本文: 求生净土,信为最先。从始至终,信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