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经论撷要

印光大师辑  2021/03/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经论撷要

弥陀因地

《无量寿经》云:过去久远劫前,有佛出世,名曰锭光。次名光远。次名龙音。如是次第至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弃国出家,号法藏比丘。佛为广说二百一十亿佛刹庄严,人天善恶,国土粗妙,种种不同。闻已皆悉睹见,发大誓愿:“设我得佛,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云云。法藏比丘,发如是等四十八愿已,大地震动,天雨宝华。一向专志庄严佛土,安立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安乐世界。

佛愿摄生

《无量寿经》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又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又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极乐依正

《阿弥陀经》云:“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故名阿弥陀。”

持名往生

《阿弥陀经》云:“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三福三心

《观无量寿佛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又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作佛是佛(作即想念)

《观无量寿佛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华严经·入法界品》云:然彼世界如来,不来至此,我亦不往诣于彼。善男子,我若欲见安乐世界无量寿如来,随意即见。

修十善业

《无量寿庄严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十种心:一不偷盗、二不杀生、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如是昼夜思维极乐世界无量寿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志心皈依,顶礼供养。是人命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

速灭重罪

《观无量寿佛经》云: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大智度论》云:“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业。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重罪者。”

随念随见

《大乘大集日藏经》云:佛言:欲生清净佛刹,不生障碍。而此众生,应净洗浴,着鲜洁衣,菜色长斋,勿啖辛臭。于寂静处,正念结跏,或行或坐,念佛身相,莫更他缘。或一日夜,或七日夜,至心念佛,乃至见佛,小念小见,大念大见,乃至无量念者,见佛色身无量无边。

佛号久住

《无量寿经》云:当来经道灭尽,我以悲愍,特留此经百岁。众生值此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又云:此经灭后,佛法全无,但留阿弥陀佛四字名号。其有不信而谤者,当堕地狱。〖校注:此段引文出自元惟则《净土或问》,大本五种原译均无。〗

《法华经·方便品》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念佛圆通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又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满菩提愿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念佛殊胜

《大乘起信论》云:“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法门易行

《十住毘婆沙论》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往生论》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何者五门?一者近门,二者大会众门,三者宅门,四者屋门,五者园林游戏地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人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

一、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

放下心中千斤重担

居士们的心都是负担很重,每天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好像...

净业行人要常感悟生命无常的真相

净业行人常常观照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对于净业成...

为何生到极乐世界,就是生到了十方佛国

我们看第五的闻法欢喜。前面是讲到极乐世界的受用,你...

果普老和尚往生录

果普老和尚,俗姓郑,浙江常山人。幼时,父母双亡,寄...

怎样做才能够不打妄想而安住佛号

一般来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中间有一道...

【推荐】调整心态比你佛号数目更重要

净土宗一般人的盲点在哪里?在第一个。我相信净土宗的...

在家居士定课,单一点为好

问: 《无量寿经》最后有说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数,请...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八种世间法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出跃经》...

【推荐】寿康宝鉴劝戒十则

一戒处女: 闺秀处女,最重视一生名节,倘若狠心将她玷...

你快乐吗

你快乐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不相信机遇,哪来的机遇

不少人,你提醒他说什么什么事不能这样,否则,有不良...

【佛教词典】四天上下

指四王天与四洲。上,即四王天,为欲界六天之最初天;...

【佛教词典】不死寻思

【不死寻思】 p0325 瑜伽八十九卷十页云:心怀染污,攀...

人生有四事最为浪费时间

担忧 庸人自扰是为难自己,让自己每天神经紧绷、忧心忡...

仗佛慈力即生了脱

净土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

远离淫欲,千万莫近

淫为万恶首就是这个样子。这是生死的根本,一切众生皆...

鬼附身真有这么一回事吗

是的,鬼道众生也是六道中的一道,鬼的种类很多,譬如...

无异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

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言简意赅,言无虚发,对如何...

小主人寻宝记

天地万物无常,人也是一样。在平静的时候就是平安、美...

一得往生,烦恼恶业就彻底消灭

我们这些带业往生的凡夫,虽然具足烦恼的系缚、通身都...

念佛时如何同时操作理观跟事修

问: 请问师父,当我们念佛的时候,要如何同时操作理...

大地万物皆有用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间寺院住了一位明理聪慧的小沙弥...

《金刚经》的宗旨

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我们了生死的要道。那么《金刚经》...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应劫而生的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

一位疯婆婆念佛痊愈的故事

佛号光明不可思议,功德亦不可思议。通过念佛真的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