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贤处事,惟宽惟厚

如瑞法师  2021/04/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圣贤处事,惟宽惟厚

弘一律师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经讲过一篇《改过实验谈》,提到“改过十事”。其中第三事是“宽厚”,说全了就是:“宽厚: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要明白为什么“圣贤处事,惟宽惟厚”,就先得明白“宽厚”之义。宽,宽容、宽宏;厚,仁厚。宽厚是指接人待物宽宏大量,仁义厚道。怎么理解呢?

古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说。这是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像天体运行那样不停地运转,努力向上进取;而且,也要像大地承载万物那般博大、宽厚,要具有深厚的道德品德来承担远大的事业。这个比喻容易理解。

上古时期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叫皋陶。他生于尧帝之时,活了106岁,历经百年,呕心沥血地辅佐尧、舜、禹三世,可算是功高德厚之人,有着极丰富的人生经验。他曾经提出为人的九德,说成白话就是:

“一、宽厚而庄重;二、温和而有主见;三、讲原则而谦逊有礼;四、聪明能干而敬业;五、善于变通而有毅力;六、正直而友善;七、直率而有节制;八、刚强而务实;九、勇敢而符合道义。”

并且认为:“如果人们每天能够坚守上述九德中的三德,早晚恭敬努力地去实行,就可以做卿大夫。如果每天能恭敬地实行其中的六德,就可以成为诸候。”

现在引述皋陶先者的第一德宽厚而庄重,是要给我们一个启示:在接人待物之时,我们应该宽宏大量、仁义厚道,但也少不得庄重。

故南怀瑾老居士说:“一般来说,宽厚的人比较随和,无可无不可,久之别人就会对他失去敬畏心。如果神态庄重,别人就不敢轻视。你只要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优秀领导者,就能发现他们都具有宽厚而又庄重的特点,不怒而威,一看就像个大人物。只有宽厚而没有庄重的管理者,下属也许会喜欢他,却不会敬重他,这样就不容易确立权威。我们通常认为宽厚是一种美德,实际上,宽厚只有跟庄重合起来才是一种美德。”

现在,明白“宽厚”之义了吧?要想具有如大地般“宽厚”之德,就要戒除“造物所忌,曰刻曰巧”。

刻,刻薄、苛刻。巧,机巧伪诈。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说天地创造了万物,那么,创造万物的天地忌讳什么呢?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刻、巧”。因为刻薄伤天德,而巧诈损福德。所以,要想培养自己“宽厚而庄重”之德,就必须改正“刻薄、巧诈”伤人害己的过失。这就是弘一律师提及这一事的意义所在。

因此,正如太虚大师所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可见,无论在家出家,都应该改过、积德、修善。但如果你懂得发菩提心,修解脱行,自然能超越圣贤,成就最圆满的佛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老回头看过去的痛苦

要谈心理的健康。要想心理健康,就要从心调整对环境的...

「人生三很」及出路

今天我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人生三很及出路。与大家分...

人生即便借宿,也要好好把握

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

【推荐】做好人而命运坎坷,你还要不要做?

我从小对看电视没有什么兴趣,但爸爸规定我要看布袋戏...

我们的执着不同,就带动了不同的人生

从五蕴当中的执着,你可以把人分成三种人:第一种人是...

人生百病的百药对治法

《大藏治病药》是唐代高僧释灵澈所著,选取了一百种人...

你的眼光决定你的高度

十年来,我看尽人间悲欢离合,目睹世事沧桑盛衰,一件...

人生在世那叫业力的释放

一个人,落入因缘法的时候,会产生我、法二执。我、法...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初习禅应如何调身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

修空观的三种观法

智慧的观照应该怎么观照呢?就是我们遇境逢缘应该怎么...

我是个好人,为何还会得癌症

为什么会得癌症?很多人一听到医生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

忏悔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

如何改变我们的命运?第一个叫忏悔,这不只是宗教的,...

【佛教词典】诸障对治

【诸障对治】 p1348 瑜伽三十一卷十四页云:云何名为修...

【佛教词典】五智真言

表示金刚界五智五佛之真言。即五佛之种子。即谓 (vaj...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

大安法师荣升东林寺方丈升座法会

2011年12月11日(辛卯年十一月十七日),是西方极乐世...

极乐世界的阿罗汉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你必须要了解佛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设...

修行法语

1、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他自己想要改变,所以你的目的就是...

五戒善法为做人应知应行之原则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

福田殊胜的祗树给孤独园

舍卫城中,有一大臣名为须达,因乐善好施,常帮助孤苦...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参禅人,有一坐三十年铁志,可以办道。 此一法无长远心...

如本法师:守口业的果报

口业如果能守得清净,功德是无限量的,其果报美好难思...

往生净土要不要发菩提心

我们现在来反推一下。比方说你求生净土,却不发菩提心...

人心就像一个容器

装的快乐多了,郁闷自然就少; 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

持名念佛的四大要领

一、极乐弥陀皆系的的实有 极乐世界,为依报国土之名,...

真信切愿并不容易

信愿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也不是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