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说四众过罪的四个条件

净界法师  2021/09/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说四众过罪的四个条件

说四众过罪,它罪业的成立有四种条件:

第一个,因:要有“说罪之心”。宣说对方的过错,什么样的情况叫作犯罪动机?在律上说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陷没之心。就是,你希望经过这样宣说,让对方陷入一种不如意的状态。可能因为你这样的宣说,让大家对他失去了信心,你有陷没之心。

第二个,你有治罚之心。你希望因为你这样宣说,使令他得到适当的惩罚,他会因为这样而痛苦。也就是简别你在宣说时不是产生一种鼓励的心态。因为你这样宣说,他不可能改变嘛。你这样子讲,他不会因为你这样的宣说而产生改变,反而让整个三宝形象受到很大的打击。

你依止的是要去惩罚他的心,第二个你依止要使令他陷入于不如意状态的心,这个就是整个犯罪的动机。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个,缘:“种种方便”。你用直接的宣说,或者是用间接的暗示,这叫作方便。

第三个,法:你真实地讲出他犯了某一条罪,你很清楚地说明他犯了哪一条罪,而且把整个的过程很详细地描述出来。

第四个,业:对方也听得懂你的话。当他听懂以后,这时菩萨的说四众过罪就全部成立。

这一条戒,是十波罗夷里面的第六条,属于菩萨的增上戒。你能够受持这条戒,对你整个的功德有强烈的增上的效果。反过来,你犯了这条戒,对你的阴德、对你的功德将会有所损失。

这条戒的意思就是宣说四众过,它的对象是四众。这个四众包括了大乘的两众跟小乘的两众。大乘是包括受了菩萨戒的出家跟在家的两众,小乘是包括比丘、比丘尼的两众。一个菩萨宣说在家菩萨、出家菩萨,或者出家比丘、比丘尼,他犯了杀盗淫妄的重大过失,即使你讲的是真实的,你也犯了菩萨波罗夷罪,是这个意思。因为你没有必要宣说,对你、对他都没有好处,自他两伤。

我们看丁一的“戒文内容”。

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说四众过罪的四个条件

好,我们看讲表的说明。身为一个菩萨,他已经发了菩提心,也安住菩萨种性,他应该要断除以下犯罪的事相跟因缘。先说它的事相。

第一个,口自说。他亲口来宣说,他自己来宣说。宣说谁呢?包括了出家菩萨、在家菩萨,所谓大乘的二众;以及宣说出家的小乘两众,所谓比丘比丘尼。宣说什么呢?宣说某某人犯了杀盗淫妄的罪业,我曾经亲见或者我曾经听闻。即使你所宣说的是个事实,但是这个就犯了菩萨的重罪。菩萨也好,比丘、比丘尼也好,都有护持正法、续佛慧命的功能。

所以,你伤害了菩萨的形象,伤害了比丘比丘尼的形象,也等于是间接地影响整个三宝的住世、三宝的弘传,对三宝的打击太大,你等于破坏了很多人的信心。所以菩萨在这个时候就结重罪。除非你是私下的劝谏,你跟他很熟,他犯了重罪,你用鼓励的心、奖励的心来私下劝谏,这个是不犯。只要你不是在他本人面前私下劝谏,是在别人面前宣说,就犯到这条戒。这种情况是属于你自己来宣说。

第二个,教人说。你自己没有说,你把这件事情教给别人来宣说。你用暗示的方法,或用直接的方式,指导别人宣说,两个都犯重。

这个是菩萨所应断的犯罪事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持戒与作善,功德果报天壤之别

戒法跟善法的差别。这是论它的性质,要是讨论它所成就...

口说爱语可助我们摄化众生

善护口业,不出恶言,可令我们内心保持清净无染。口说...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

知见清净得证涅槃

古印度时,有一位比丘,从远处见到满愿子(即富楼那尊...

切莫随便呵毁僧伽

僧众这么多,当然龙蛇混杂,有圣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

犯根本重戒后,透过忏悔能恢复清净吗

问: 请问师父,如果一个人已经受了五戒,而又毁破根...

求生净土的灵芝元照律师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推荐】临命终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

日行一善

人们相互之间喜欢祝愿吉祥如意,其实这仅是良好心愿,...

风水对后代子孙有没有影响

常常有人问我,有没有风水啊?我说有啊,绝对有道理,...

学佛困难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善护念

善护念这三个字,鸠摩罗什不晓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译的。...

【佛教词典】憍萨罗国

【憍萨罗国】 p1331 西域记十卷十二页云:憍萨罗国,周...

【佛教词典】刍摩

(衣服)K?uma,又作菆摩,须摩,刍摩迦,苏摩,谶磨。...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问: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师答: 大家都知道...

制心一处是成功之道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是有提到的。蕅益大师引用艳喜,...

用自己的双手打拼未来

在非洲的戈壁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

净土行人信愿不真切的表现

信愿不真切具体表现在有五个方面。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

睡眠之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教导比丘应当精勤修行...

天乘十善业之口业

我们看天人的口业有四种。 第四、妄语戒。 在天人因地...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梵室偶谈 七则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然则参禅、念...

慈心不杀有好报,肾脏破裂能复原

大约是一九九三年,也就是我三十九岁那一年的某一天,...

心律法师:既为夫妻,就当珍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夫妻,则是家庭的基本构成部分。人...

不要羡慕神通和发财的事情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为什么要多念观音地藏两位菩萨的圣号

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

圣严法师的三个安心法

如何才能心安平安呢?圣严法师表示,现在社会普遍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