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历经尘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弥陀佛的珍贵

圣玄法师  2021/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历经尘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弥陀佛的珍贵

相信“阿弥陀佛”

意味着相信智者的觉悟

常常与人感叹,“暇满难得,快去净土”。所谓“暇”,不是单纯指有时间的闲暇,更多是指有机会,有学习解脱之道的机会,能够遇到真正离苦得乐的方法。

每个身处无暇、不得圆满、身心不自在的众生,好希望我们都能牵住阿弥陀佛的手,生到极乐世界,永不失安乐,终至大解脱。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你相信他存在吗?

真正探寻佛法真谛的人都知道,苦源自于每个有情自己的烦恼与业。单纯靠外力的拔济并没办法根除苦痛,单靠环境的腾挪也斩断不了烦恼的侵袭。

这也正是极乐世界的殊胜之处,佛陀了知众生善业孱弱、烦恼炽盛,单靠自己的摸爬滚打,与苦痛撕捱都耗尽气力,遑论修善断惑呢,故阿弥陀佛以他的大悲大智大雄力,为众生创造的安稳的学习环境,这并不是像外道所幻想的虚妄天国。

相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意味着相信智者的觉悟——能够从一切烦恼苦痛中解脱,相信觉悟者的慈悲——愿意为众生创造解脱的顺缘,相信觉者的力量——能够运用他对因缘法则的彻底了知来创造这一方净土。

“极乐世界”,这个名字充满了吸引力,给每一个想从痛苦中出离的众生以安乐解脱的希望。

虽然往生净土并不代表已经彻底拔除惑、业、苦的根源,但是在这样清净的环境中,有无数善友的摄受,可以让每一个真心寻求解脱的人,在这里常逢胜缘,一切杂染皆不现前,而是一心一意地在觉悟的道路上前进。

离苦得乐

是所有众生的心愿

前几日去医院,出来的时候正是冬雨料峭,看到一位光着脚的老妇人,蹲在小饭馆门口吃馒头,她的脚板和脚背颜色相差很大,或许是很久没有穿过鞋子了,馒头沫像碎屑一样粘在她的嘴边和塑料袋上,不晓得这个馒头是多少天前的了。

想起包里还有两块饼干,掏出来递到她的手上,念了两声“阿弥陀佛”,看到她蜷缩在墙角下,面无表情地接过饼干,她的嘴巴蠕动了几下,似乎也是念了几声“阿弥陀佛”。

那两块饼干很甜,不晓得她多久没有吃过这样甜味的食物了。但更开心的是阿弥陀佛的种子能够在她的心田里种下,娑婆世界实在太苦了。

苦有很多种,有生存的窘迫,有疾病的负累,有道德的困境,有情感的伤痛,还有修行的艰难……“离苦得乐”是所有众生的心愿,“度一切苦厄”是佛法行者的初心。为了让一切众生都能够从痛苦中解脱,有的觉者像释迦牟尼佛这样,在苦难的五浊恶世示现成佛,给深陷苦恼的有情指引希望,有的觉者像阿弥陀佛这样,在清净的极乐世界示现成佛,为大众创造安稳的学习环境。

在拔出种种痛苦的修行之路上,既需要有在浊世修行的经历,也需要有在净土修行的时光。对于善业薄弱的初业行人而言,在五浊恶世,暇满难得,多有退缘,虽有悲心,力不堪能,若生净土,依托胜缘,则容易修行增上。这样做并非是舍弃众生,而是深入学习,增强利益众生的力量。

快快发愿去极乐世界吧,常得善知识摄受,于菩提道上得不退转,必达无上道。

既要有浊世修行经历,

也要有净土修行时光。

曾经在日本京都永观堂瞻礼这尊“回头阿弥陀佛”圣像,在圣像前念佛发愿时,想到了那个动人的故事。

有一天清晨,永观和尚在念佛经行时,见到一尊阿弥陀佛圣像从佛坛上走了下来,并且与他一起经行。永观和尚惊喜交加,赞叹不已,却见那尊圣像又回头凝望着自己,眼神中满是关切,他听到阿弥陀佛对他说:“永观,太慢了!”

后来,这尊回头阿弥陀佛圣像就保持着这个凝望着念佛人的姿态,被供奉至今。

瞻仰这尊圣像,想到“太慢了”的呼唤,不禁热泪盈眶,阿弥陀佛恒垂手,大悲无倦常照我,以拔济众生的本愿为慈航,永远地摄受着众生。

无始劫来,你我已历经尘世千般苦,即使是今生短短的几十载,也容易发现在苦难深重的世间,总是苦多乐少,偶有的一点点轻松快乐,则总是转瞬即逝,若要修学断苦,更是哀叹暇满难得,违缘甚巨,此时方晓得,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珍贵。

在这恶业炽盛的末法时代,对于我们绝大多数障重众生来说,即使下大力气,或许净土法门是唯一能够修成的法门了。

若说愿力,可叹自己空愿无力,若论业力,更惧自己满目恶业。幸而有慈悲导师的本愿之力为依怙,切不可再温吞犹豫,错失良机。

要拿到极乐世界船票,时时与佛菩萨常聚一处,分享受用这无量的法喜妙味,虽不必积集圆满佛果的一切功德,却也必须积集与之相应的善根福德因缘。

正如阿弥陀佛对永观和尚关心地嘱咐,诸佛本愿宏深,我们凡夫要有“慧根”,还要“会跟”,以信愿行念佛,兼修净业三福,乃可万善同归,与阿弥陀佛本愿相应,在茫茫苦海中,速速乘上安乐解脱的大航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阿弥陀佛圣号最尊第一

佛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净土持名念佛法门更是径中又径...

文珠法师《念佛法门》

今天,我要为各位介绍念佛法门。念是心念、想念、忆念...

保持正念去面对一切

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

刚念佛不久的人没助念,能往生西方吗

念佛是长是久,各人因缘善根有差异。但无论他念佛时间...

如何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极悲观

问: 弟子在生活中,体会到当今社会的种种五恶五痛情...

无药可救的心梗病人为何奇迹生还

当内科住院医师第一年,有一夜,在加护病房值班时,急...

宏海法师:净土十要

(第一讲) 从今天开始,因为非常欣喜的,我们又是新...

高僧得观音菩萨劝导,精勤修行净土法门

慧日法师,俗姓辛,东莱人(今山东掖县)。唐中宗时(...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出家需要有大福报吗

《明史 太祖本纪》里记载: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

【推荐】佛为什么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问: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

本焕长老与印顺法师开解众生疑惑

现代社会把人的各种欲望都裹挟在里面,拼命刺激你,但...

年轻人压力大,有时烦恼,该如何化解

问: 师父您好,请问年轻人压力大,有时烦恼,如何化...

【佛教词典】旃遮

(人名)又作旃阇,战遮。婆罗门名。又名遮摩那。梵音...

【佛教词典】随求即得天子

(人名)不空译之随求经,谓之先身随求天子,宝思惟译...

赞佛偈的因缘

久远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当时,释迦牟尼是...

发菩提心方能消宿业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

印祖开示念佛方法

【知汝不知净土宗旨,当依「一函遍复」所说,生真信,...

劝人念佛有功德,可免除灾难

吴允升,字常导,安徽歙县人。年轻时,于苏杭一带做买...

度尽阿鼻苦众生的地藏王菩萨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是幽冥教...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

清净光明真富贵

在波罗奈城有一位长者之子耶舍,非常聪明且富贵胜人,...

天地间自有一种抚慰的力量

唯有改变自己的做法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有很多人常抱怨...

《在家菩萨戒浅说》之不说四众过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

8个优秀人才必备的品质

岁末年初,许多人怀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圣严法师《演好人生大戏》

问:许多人努力了大半辈子,回首看,难免有这辈子似乎...

饭要自己吃才能饱,道要自己修才能成

最近听了一个故事,说是有个老居士半夜家里突然有人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