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来十力能无碍摧毁无明等障

2022/07/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来十力能无碍摧毁无明等障

如来的十力能无碍摧毁无明等障而不为余者所摧故,如同金刚能摧一切而不为一切所摧。

知处非处业异熟,种种根机种种界,种种信解遍趣行,染净二种静虑等,忆念自他之宿命,了知生死天眼通,寂灭烦恼习气智,如是宣说十种力。

如来证得实相的妙智,能够了达一切境相,坚固最胜,没有可以破坏和超胜他者,故名为力。力分十种。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

处,即合道理义,非处即不合道理的意思。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了知,如造作善业,即知其决定得可乐的果报,名为知是处。若造作恶业,能够得到可乐的果报,决定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

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故名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故名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

如来于一切众生的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故名知诸根胜劣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

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胜解,善恶不同,皆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解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

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即种姓差别,与贪嗔等行随眠差别,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界智力。

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

如来于有为无漏行,各知其所至之处,故于至得人间天上的有漏道,至得涅槃的无漏道,如实遍知,故名知一切至处道智力。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

如来证知天眼清净,见诸众生死时,生时端正丑陋等善恶业缘,尽知无碍,故名知天眼无碍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

如来于众生种种宿命,从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其姓名饮食苦乐寿命等,如实遍知,故名知宿命无漏智力。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

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故名知永断习气智力。

世亲菩萨曾举公案说明如来十力:

一天,佛问舍利弗:“你能够如量通达如来的功德吗?”

舍利弗说:“不能,世尊”。

佛又问:“那你怎么相信佛陀的功德?”

舍利弗说:“我现在是依靠声闻能够观见如来清净戒等功德,无处不生希有之心。譬如,有人在天上的花园里行走,见到路边庄严的宝树,会生起希有心一样,我亦如是。世尊,譬如有人在大城的外面,见到一些很可怜的人出入城市,他心里这样想,这个城中所有的人都是很可怜吧,同此比喻一样,我也依靠能见如来戒等功德无不是希有,我是以信心了知的缘故”。

公案说明声闻、缘觉是依靠信心才了知佛陀的功德,佛陀的功德是没有办法真实衡量的,是不可量的。

对于不可数的功德,世亲菩萨还引用了《马先行经》云:“若人有千头,头头有百口,口口百言舌,舌舌百言声,十力等一分,穷劫说不尽”。意即:如果一人有一千头,每头有百口,每口有百舌,每舌出一百音,只单宣说佛陀十力之一分功德,就算穷尽未来劫也宣说不完,故如来自性身的功德是无可计数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清净的寺院里面为什么会有灰尘呢

赵州禅师八十岁那年,被众人迎请到赵州的观音院住持弘...

作佛形像的功德

佛言:天下人作佛形像者,其后世所生处,眼目净洁,面...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 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

把负面力量转成正面的能量

我们现在越早启动一念心性,对我们是越有利的。你不断...

孝养父母,功德无量;背逆父母,获罪无边

(一)孝养父母,福德之基。 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

心力和佛力的结合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过程当中,有两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听与声即如来藏性

我们看第二段,明听与声即藏性。 听,是一个内处;声,...

在十斋日中,做的佛事功德会加倍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女人为什么不能涂香水

香水是怎么来的,以前法国的贵妇很懒,不经常洗澡,身...

一个人会破戒,前兆就是放逸

十五、放逸者。于染不防,于净不修,肆纵流荡为性;障...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仍可悔改

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

三种持戒之人

智者大师将持戒清净的相貌分为三种: 第一种上品持戒...

【佛教词典】透三关

禅林用语。三关,指三种由低而高之参禅境界。行者若能...

【佛教词典】方广一分

何因缘故唯方广一分名为菩萨波罗蜜多藏?由此分中广说...

工作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

问: 我有一个问题已经矛盾很久时间了,想问一下老和...

厌离五欲,方能出离轮回

我们业力凡夫无始劫以来,都有一个特点:被这个五欲所...

信徒也分三等

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世间人各有不同的层次和等级,就...

【推荐】天赐养老钱

一天早晨,一个农人挑了一担菜进城去卖,在街上,农人...

证严法师:时时心存善念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份很清净的本性,这也...

过去大德用功,真正是寸丝不挂万缘放下

心中默念,或持咒,或念佛,或参话头。心中用什么功人...

持身不可太皎洁,处世不可太分明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处世不可太分...

净土信仰对晚年白居易的积极影响

白居易作为唐朝士大夫学佛的代表,他的佛学思想,尤其...

逆境中的从容

生活中我们谁都会遭遇逆境和挫折,经历各种不顺和困苦...

不仅要会做,也要会说

若懂得说好话,人际沟通可以更圆通。当我们面对意见相...

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

问: 佛教常言: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云何破除五蕴?且...

天趣之因与果报

一、天趣之因 天趣之因就是:这个世间人不求常住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