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可轻视外貌苦恼的修行人

绍云老和尚  2022/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可轻视外貌苦恼的修行人

云居山近代也有这种事例,在一九五五年有一位名叫宽定的师父来到云居山,他是浙江省宁波人,年纪只有二十五、六岁,他的个子很矮,只有一只眼睛,说话时口角流涎,人家也听不到,出坡时气力又小。他到云居山来出家,一定要拜虚云老和尚为师,别人收他他也不愿。课时老和尚不愿意收他为徒,他就经常到老和尚那里长跪不起。

到了一九五六年正月快要传戒时,有一天,他长跪在老和尚门外,天下着大雪,他还是不起来。第二天,几位侍者上早殿时,才知道他整晚一直跪在那里,身上堆满了雪。几位侍者立即回去告知老和尚,老和尚叫他进去骂了一顿后,就答应给他号条,开戒时他就拿这个挂号名单去受戒。

一九五八年宽定师跑到缅甸和泰国的边界去,在那里被边界官员抓住了,要枪毙他,他一点也不怕,后来边界官看见他只是一个苦恼和尚,就把他放了,要他返回江西。可是数天之后,他又走折回泰国。闻说他现在居住在泰国某一个大寺,当了该寺的首座,地位很是尊崇。因为他到了泰国行脚时,乐修苦行,别人看见既惊奇又赞叹。他在泰国白天出来托钵化缘饭食,晚上在树上打坐。时间长了,当地的人就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于是就把他请到大寺里供养,现在已七十多岁了,前年还有人在泰国见到他。

师父们想一想:宽定师这个人,不论谁都看得出来是个苦恼人,只有一只眼睛,个子又矮,相貌很丑,说话时人家听不懂又流口水,当时大家都认同他是一个最苦恼的人。但是大家只能看见他外表苦恼,他的内心境界却无法知道了。他就是从不看低自己,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感动了老和尚收他为徒。在泰国亦因其坚毅的苦行,而为人所尊崇恭敬。现在云居山那些老人,谈起他时仍对他很敬佩。其实苦恼人心中不一定是苦恼的,我们一般的凡夫又怎能知道他们内心的境界呢?

我们出家修行人,不论在何时何地,见到外貌苦恼的出家人都要生起怜悯心和恭敬心,千万不能生起厌恶心。因为那些苦恼人之中,可能有的心中境界是很崇高的,你要是只看表面,那么便容易看错人了。

虚云老和尚曾说:“往往有大菩萨和罗汉到人间来应化,他就是示现那种苦恼身,因为以此苦恼身才好教化那些苦恼人。因为苦恼人太可怜了,若他不示现苦恼身,苦恼人就不肯亲近他,他就没有办法教化了。他现了苦恼身以后呢,苦恼人见到是同类人,就很乐意亲近他了,于是他就容易教化他们了。”

虚云老和尚还教导我们:“你们这些小和尚今后一定要紧记啊,出外行脚参学时,若碰见苦恼出家人,不论是首堂或是二堂师父,你们都要恭敬怜悯他、同情他;若见到他有什么苦恼,也要尽量帮助他解决,应尽你身上所有去帮助他,不要舍不得,更不要因他是一个苦恼人而看不起他,不理睬他,否则你就会当面错过这个机缘了。因为苦恼人说不定是果位的人来应化的,你如果是同情他、悲悯他、照顾他呢,你得到的福报就很大了;反之你如果歧视他、不理睬他,你便会得到罪过呢。”老和尚这番说话是经常和我们说的。

昔日有一位二十多岁的禅和子在福建鼓山挂单,他看见云水堂有一生癞病僧,其他人都讨厌他,远离他。这位禅和子很慈悲,发心替他洗涤秽物,细心的照顾病僧。后来病僧好了,与禅和子一同起单,病僧说:“我很多谢你的照顾,病才能医好,否则我早就死了,我想请你和我一起到我的小庙去住吧。”禅和子说:“我先朝五台,将来再到你的小庙去吧。”

禅和子朝完五台后,回到鼓山,忆及病僧之约,便按照其指示前往探访,那病僧早已在一金碧明亮的寺门边迎接他说:“等你很久了,这么迟到!”便倒一杯水给他喝,禅和子说:“我在路上还未吃饭呢。”病僧说:“请稍后片刻,饭就送来。”病僧便去牵牛、犁田、播种、插秧、拔秧、薅草、割稻子、碾米、做饭,不知怎样搅的,顷刻间饭就弄好了。饭吃完以后,禅和子想告假离去,病僧请他留宿了一晚。翌日天明下山,则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已改朝换代过了很多年了。

在丛林中的确是龙蛇混杂,凡圣同居的。今天把老和尚的话在这里和诸位师父们再说一遍,因为师父们常会在外面跑的,在外跑的时候若遇到苦恼人,就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救济他,这就是我们出家修行人的本份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绍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

清朝有一位东瓜和尚,名没有传下来,不知什么名字,喜...

历代高僧大德的惜福节俭

惜福节俭是历代高僧大德都具有的优良品格,也是我们增...

布袋和尚

五代後梁开平年间(907~911年),四明奉化(浙江省)...

彻悟祖师一生的行业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他生活的年代离我们也...

弘一大师的出家因缘

人生几十年只在瞬息之间,纠缠于蝇营小事中却忘了生命...

智者大师的生平与临终往生事迹

智顗【yǐ】 ,字德安,俗姓陈,河南颍川人。母亲怀孕时...

文殊菩萨为如馨律师受衣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

唐代中原著名高僧一行和尚

一千二百六十年多前的唐开元年间,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一切唯心乎

云何是心?曰十法界是。云何是十法界?曰地狱,鬼,畜...

婚外情的六种结局

如果能够早一点智慧地想一想它的结局,也许人世间的许...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有时解释,反而会增添烦恼

生命只有一次,何必忙着为自己解释语言虽十分通俗,但...

【佛教词典】七种大

据菩萨地持经卷八载,菩萨有七种大,即:(一)法大,法...

【佛教词典】异品有非有

因明用语。有非有,部分有、部分无之意。因明中,宗异...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的故事

有位名叫善住的天子,经常游戏于亭台楼阁中,享受天上...

遥闻诸声音,而不坏耳根

虚云老和尚在他的传记里面讲一件事,我们可以知道他的...

多行善事必有善报

《三字经》中只举了两个教子模范的例子,一个是为子三...

念佛放光明的道昂法师

念佛放光明 道昂法师,唐朝魏郡人。法师风神清沏,对佛...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今晨安详示寂

2013年4月20日凌晨6:26分,近代高僧虚云和尚法子、中...

我的人生因佛法而改变

这个世界太没意思了 我是一家企业老板。企业经营茶叶生...

念了好几十年的佛,临终动了一念怀疑就去不了

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要想得很遥远了,不要生很多妄想...

与子女因缘总不出此四种

接汝与明道师函,知第三子年已二十,忽尔夭逝,不胜慨...

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坏有关系吗

问: 请问法师,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与坏有关系吗?...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破障篇)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

北宋高僧宗赜法师

宗赜法师是宋朝人,宗赜法师的法脉是从禅宗一脉下来,...

怎样保护学佛人的信心

佛教讲信解行证,如果没有信,其他的全部谈不上,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