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很多事情会后悔,就是因为反应太快

净界法师  2022/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多事情会后悔,就是因为反应太快

当我们正念真如:

第一个“安住力”,把心带回家,不迷不取不动。

第二个调伏力,就是“空假中”三观来调伏。

第三个坚持力,以愿力来坚持下去,永不退转。

那这个地方“安住”的意思,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我们讲禅净双修,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心中有障碍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你遇到障碍不是马上提佛号,记住不能提佛号,这样很辛苦;你要先把心带回家,你要观想─我们本来没有这个东西。

比方:你看到你儿子很生气。我对你这么好,你竟然跟我讲这种话。你说,我用佛号来对治我的烦恼,你会很辛苦。你要观想:你本来没有这个儿子,对啊,你本来没有这个儿子!你本来没有,怎么有呢?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你观想你本来没有这个东西,你一定要把心先拉出来,你不是住在妄想跟它抗拒,你这样不是它的对手。

蕅益大师说“日劫相倍”,你修一劫,比不上人家修一天,这要理观的。你观想我本来没有这个儿子,没有这个儿子,那是今生的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我还是要面对。但是面对当中,你本来没有,那从因缘的假相来面对,这个时候你再来提佛号,是先把心带回家再提佛号。

修楞严经的人,第一个要注意,反应不能太快!真的!你反应快,那你就马上真心堕于妄境,心随境转!

我们很多事情会后悔,那就是反应太快:这一句话不该讲的,讲了。修楞严经的人让你动作会变慢,因为你要先调整心态,先把心带回家再来处理。

所以你遇到事情之时,不是马上提佛号,不是马上对治,你先把心带回家,你观想:诶,我本来没有这个东西,这个时候你心态先跟它分离一下,然后再提佛号,效果会特别好。你平常这样训练,你临命终就是告诉你自己,我本来就没有这个身体,我本来就应该归还的,你不会执着你的身体,你本来就没有。

所以楞严经是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看人生,这个就是正念真如;站在真如的角度来观察生命,这个就是你要学的思考模式。讲到“安住力”,就是你遇到事情的时候,先把自己安住。这个是最重要的。先求安住再求调伏。

所以修行你要先有理观─先破障,然后再事修,你要念佛也好、持咒也好,但是你遇到任何事情,第一件事情,你遇到事情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处理,而是把心带回家,养成这个习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人应该要「住」在哪里

家,能够给我们永远的安住吗?动物中,即使一只小鸟,...

心无片瓦

我很喜欢《楞严经》里的一个故事。 是说有一位月光童...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

初入禅调三事的方法

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用念,...

人生的七味心药

人生在世,既短暂又坎坷、既荣幸又无奈、既富裕又贫穷...

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却说,这...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

不论你学这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门,但这有个前提。什么...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人有千算,天止一算

浅见无知的人,只能看见一切事物的表面,不能看见事物...

不要对佛的迷信

1、生活中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

阿弥陀佛的光明为何独摄念佛人

原文: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

3种让吃货们不寒而栗的高档「美食」

作为高档美食,鹅肝、燕窝、鱼翅往往被用于重要的宴席...

【佛教词典】六种授记

(名数)一种性未发心记,与上之第一同。二已发心记,...

【佛教词典】名身

梵语 nāmakāya。为心不相应行法之一。名,指表诠自性...

真如本在自心,佛性即在自心

过去,有一个人专门雕刻夜叉罗刹,他天天要构思、仿真...

宋仁宗皇帝赞僧赋

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

度化众生,要先修布施

佛法是福慧双修的法,福慧两足方能成为究竟圆满的佛陀...

凡是你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学习的

法则一: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 透过别人,你...

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

【原文】 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倘不自勉力...

持戒与犯戒

戒,梵语「尸罗」,《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

慧律法师《追求涅槃的心》

佛教追求的最高原则就叫做涅槃,涅槃翻译成中文叫做不...

遵式大师:校量念佛功德说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

生活中到底什么是禅

一。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坛经》中记载,昔日六祖慧能...

心念不清净想入定是不可能的

宋徽宗致和三年,四川峨眉山在四月间刮起了大风,刮倒...

菩萨的十重戒

菩萨十重戒,泛指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