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起颠倒的时候,福报也救不了你

净界法师  2023/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起颠倒的时候,福报也救不了你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了伤,这是否只是不小心,跟因果无关?这是属于因果的报应,如果说跟因果无关,那他为什么会受伤呢?你说:唉呀!他去打球受伤了。那为什么别人打球不会受伤?这个打球只是一个增上缘,就是他有这个罪业。就如有些人被蚊子叮到了,又痒又肿很严重;有些人被蚊子叮到却没有事,他没有那个业!所以这个蚊虫都是增上缘。

我们学《摄大乘论》就要经常思惟:“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所有的染净因果,离开了阿赖耶识都不能成立、都不能存在。不可能有一个果报,不是从你自己的阿赖耶识表现出来,不可能!你说这个房子风水不好,我生病了,这都是增上缘,有些人住进去是不会生病的,因为他没有那个业。

所以说,一个菩萨在思考,一定要经常住在阿赖耶识来思考事情,你只是住在有为的这些五蕴的感受(色、受、想、行、识),那你迟早起颠倒。一个人要是起颠倒就没希望。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可能会有过失,也可能会做得不够好,这都可以理解,凡夫菩萨是带着烦恼障、业障修行,这可以理解;但是一个菩萨最不能原谅就是起颠倒,因为你没有希望了,你的目标已经错谬。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烦恼会障碍我们,罪业会障碍我们,身体的老病痛也会障碍我们;但是我的目标很清楚。我现在有障碍,但是我知道我要往哪个方向走,那你这个人有希望,因为你没有失掉正见。一个人失掉正见,你已经是邪知邪见、天魔外道,你说你修习善法有什么意义呢?没什么意义了!这个善法是没有方向性的,它不晓得是引导到哪个方向,但是肯定那个果报不会庄严。

所以说,你说这个人的伤是不是跟因果报应有关系?肯定有关系的!我们学《摄大乘论》,无著菩萨他是从很多微细的角度,不断的来建立我们大乘的正见,他就是不厌其烦、点点滴滴的在你的心中,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把善根种下去了。那你就是不断的熏习,慢慢慢慢你的思考就改变了;而你的思考改变以后,你的心跟环境接触的时候,你那个观照力就会现前。

虽然在你眼前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是你觉得这都无所谓,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心中不起颠倒。所以虽是逆境不怕,一个人最可怕的是起颠倒,那佛都救不了你。所以六祖大师讲一句名言,他说:“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一个人起颠倒的时候,就算是盖了三千大千世界的宝塔,那顶多是魔业,“福何可救?”福报也救不了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开示健康八法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不希望病痛缠身,但健康...

善能获五福,恶能感六极

我们常常讲五福临门:第一是长寿,第二是富贵,第三是...

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缘

当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王的妻子怀...

见美色不动心者必获福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若问天神得知人们心...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

一句戏言堕猕猴身

佛在世时,有一群婆罗门教徒行于树林、溪边(婆罗门教...

向菩萨求财不灵验的原因

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可有时为什么...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推荐】修行时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

回光返照是观照什么

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就是我们讲的称性起修,...

汝应于自己作病人想

《华严经》里面讲到说,善男子,汝应于自己作病人想,...

为什么他能做到,而我做不到

为什么佛陀在讲六波罗蜜之前要讲这三种意乐?就是你作...

【佛教词典】作苦边

【作苦边】 p0686   瑜伽九十五卷十四页云:作苦边者...

【佛教词典】第三禅

色界四禅天中之第三禅天,此中共有三天,即少净天、无...

「带业往生」是否应该说为「伏业往生」

问: 请法师慈悲为弟子们诠释带业往生的义理,是否应该...

圣严法师《放焰口做什么》

焰口,是指鬼道之中的饿鬼。鬼道众生分为三等: 1.在...

人生如戏努力演

在与一位居士聊天时,他问佛教到底是怎么样的,自己忽...

蟒蛇护金

有一个视财如命的钱员外,一生胼手胝足地攒聚了许多的...

一进佛寺心生欢喜,皆是过去生有甚深善根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这回玉佛寺打禅七,...

【推荐】什么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

成为内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一个人如果整天带着抱怨的心情工作,不但工作效率低,...

从「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来深信佛力

从理上相信,这就是要相信三种力量。《般舟三昧经》跋...

印光大师论药师法门

佛与众生心体是一,而心之相用则天渊悬殊,由相用悬殊...

如何称呼出家法师的父母

问: 出家法师的父母、亲人,弟子应该怎么称呼比较好...

慧律法师《修行是享受,不是负担》

对这世间的天地万物,要先学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