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是老僧定力大,便落凡间做马驹

佛源老和尚  2024/04/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是老僧定力大,便落凡间做马驹

把眼睛收起来!眼睛像老鼠一样骨碌骨碌转地,只管跑到外面去玩好好的禅堂不好好坐香,一天到晚这么散乱,这么散乱怎么能用得上功呢?也不晓得参话头,就是你读书也没有办法。读书还要把心收起来,心你不收起来,你这个书读不熟。你一阵想娘,一阵又想吃,一阵又想玩,那怎么能搞得好呢?用功哪,要都摄六根。眼睛看着自己,一念回光就成佛了。象那手电筒一样一天到晚只照到外头,不晓得照自己,那没用的。要自己看到自己,看到自己什么东西呢?看着自己这个心,不要让它跑掉了,不要给它打妄想。

所以你看虚云老和尚,他都是不看人的,都是看着自己。一辈子,你看他的像。老和尚他的像不管你到哪里照的像,都是看着自己。你看那个方丈室,他同来果老和尚,都是看着自己的,不看人家的,眼睛收起来!我们现在用什么功呢?两个七啦,现在是二七开始,昨天你们一个七一下子就两个七又圆了。用什打圆。今天是两个七开始,还不好好用功,么功呢?包子吃了要还债的,不要说包子易得吃。

那个时候有个祖师,他的皈依徒弟送几个馒头,做一件衲袄给他。冬天里,怕他冷,怕他肚子饿。送几个馒头,送一件衲袄给他穿。好了,吃她的馒头穿她的衣,到他皈依徒弟家里去变马了。你看看好危险哪!这有公案的呀。“四个馒头四个蹄”呀!那个马有四个足,吃了四个馒头变成四只足了,四个蹄了。穿了这件衲袄变成一张皮了。

四个馒头四个蹄,一件衲袄一张皮。

不是老僧定力大,便落凡间做马驹。

好危险哪!你们不要以为包子易得吃。人家来供养我们,要在我们身上求福的。所以我今天给那些小朋友讲,好好念佛哪,不要打妄想哪。你们在禅堂里,就是要好好参话头。不要打妄想。所以禅堂里,这个就是“静”禅就是静虑嘛!要回光返照,看着自己,清清净净地。你不要管人家,不要看人家,只管好你自己。同那个念阿弥陀佛的一样,楞严经里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打闲岔,叽里咕噜干什么!不要在这里动,好好地用功。你心里念阿弥陀佛,不要管他那么多,心在哪里呢?找出来你的心到底在眼睛里呢,还是在鼻子里?都有。都摄六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

你要把它关起门来打狗,这个狗呢?在里面。心里面那个狗!这个狗呢在跳,蹦蹦跳、蹦蹦跳。所以你们在这里叽里咕噜、叽里咕噜,这还不是那个狗!把这个狗打死来!关起门来打狗,就是打“安想”!你们打七就是打“妄想”。把妄想一打死来,不要给它打妄想。把这个妄想打死,它就没得搞了,一天到晚清清净净。

我们现在一天到晚被妄想牵着走。不要好玩!你参禅就是把那个妄想打死。“打得念头死,许你法身活”念头打不死不行。这个念头是什么东西呢?就是妄想嘛。你妄想不消除掉,法身就不得活。我们为什么变人呀变鬼呀?还不是被这个妄想迷住了,造罪。一天到晚不是这个就是那个是是非非。

所以你们小朋友,最好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我昨天给你们讲的啦功课没读熟就是念功课,那还不好啊!不要你参话头,就是要你念功课。把功课念熟来,反来复去念,一样地。念的是什么呢?念的是心。你没有心,他就不晓得念。动的就是心在动。所以六祖在光孝寺,两个和尚在那里:风动哪,幡动哪。六祖他说,也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都是你心在动。风也没动,幡也没动,就是你的心在动。你心不动呢,也不会到外头跑,你心不动呢,包子拿到嘴边上都不得吃的。所以用功的人哪,二六时中、行住坐卧,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你不碍我、我不碍你,互不妨碍。

那个时候,老和尚在云南,见了一个老修行。这个老修行呢,在那里修路。他这个地方的路,不好走。他一天到晚,背把锄头,背个簸箕,修这个路。后来老和尚经过这个地方,就问他,他就不吭声,不讲话。他在修路的时候还在用功哪!他不讲,你问他也不睬你,他修他的路。后来老和尚感觉他很奇怪,他也跟他一路修路。你搬石头我也搬石头,你煮饭我给你烧火,你吃饭,我拿个碗跟你一路吃饭。这样的。你在打坐,他也盘起腿来打坐。

过天在晚上夜里,大月光,老和尚在那里打坐。这个老修行看到老和尚这么地打坐,他也感到奇怪:呀,这个人了不起!他跑到背后来:“干什么!”老和尚他不停地打坐,不停地用功。“大好毫光!”所以,后来老修行牵他的手进去谈起来。他们在金山同在一个禅堂里同参道友,当时都不认识你是哪一个,我是哪一个。讲起来,他哪一年哪一年在哪里参学,才知道这个事情的。所以你坐在禅堂里,我们在这里参禅,你是哪一个都搞不清楚的,你还有什么呢?还有什么是非呢?没有是非,也没有烦恼!所以你们现在有福报,这样好的环境,有班首师父,有维那师父,陪着你们大家。不管老的小的,自己不要空过光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要想从这个话头入手,以念佛是谁入手,那没有别的巧妙...

两个和尚

有二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

解析禅的内涵

一、禅是心的原态,生命的共相、永恒相 禅究竟是什么...

心律法师:莫以善小而不为

古人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环顾身边,...

人生无常,抓紧修行

2022年元旦那天,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突然晕倒,而且大小...

一心三观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

这个一心三观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诸位!你想想看...

不管信不信佛,善恶业力都是有报的

问: 六道受报轮回就是给人们受用的,不拜佛的人吃了鸡...

禅修的第一个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没有任何敌人

有个心理学家以宽恕你的敌人为题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讲。...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

戒淫九想观

本节的九想观,如能修持观想成熟,可体悟人死后无比凄...

【推荐】观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为何念他的名号不能往生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辅佐阿弥...

【佛教词典】神我

(术语)外道所执之实我也。我体常实而为灵妙不思议,...

【佛教词典】缘起四相最极甚深

【缘起四相最极甚深】 p1305 瑜伽九十三卷十四下页云:...

如何理解「人成即佛成」

问: 请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

知恩报恩的雁王

从前,在波罗奈城附近有一个大池塘。池塘里,有很多鱼...

做什么都不要求回报

人们在世俗的生活中工作,是为了获得某些报偿。但出家...

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问: 师父,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慧广法师...

大安法师:如何依止善知识修学佛法

问: 我们常常听到依止一位善知识修学佛法,应该是百...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尤其是...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成功需要永不倦怠的心态

职场中有一种心态是令人尊敬的,那就是实习生的心态。...

【推荐】法师念佛时很享受,为何弟子却觉得很难受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问: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慧律法师答: 那是错的,妄想...

痛念无常,用心真切

痛念无常,要下定痛心,十分现实的观照到无常。十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