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两种念佛人最老实

佛智法师  2024/06/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两种念佛人最老实

念佛的生命,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需要法义的学习作为养分。至于那些不需要法义学习,只要念佛就可以的人,除非他真的是这种根器。

能够不学习,也能老实念佛不改变的人,印光大师说,只有两种:“惟上智与下愚而不移。”

第一种,就是上智。

什么是“上智”呢?就是通宗通教之人,像蕅益大师这样的,什么都通达了,他去念佛,就万牛莫挽。因为他心中没有任何疑惑,所有教理都通达了。他们的智慧达到了极限,深入经藏,明白教理,然后才来老实念佛。他们不会再去广学多闻,不会去学大乘藏,就能老老实实念佛了。

他们明白这个道理,知道念佛的殊胜,这种人很容易老实下来。

第二种,就是下愚

有些老头、老太太真的可以,对他讲什么是自力他力、四圣道、净土啊,他说:“师父,我都听不懂你在讲什么!”甚至有些老菩萨,不仅听不懂讲的内容,连普通话都听不懂,但能听懂“南无阿弥陀佛”。这些老菩萨很慈祥,到寺院也不多话,每天笑呵呵的,就是念佛、做事,见到师父也很恭敬。这样的人,听不听法都可以,他每天自然就有法喜,时时刻刻就处在一种法喜充满的生活,处在被光明摄取的自我满足的状态,他自可以念佛一辈子。

所以,“惟上智与下愚而不移”,这两种人,他不会移动,不会改变:上智的人明白老实念佛的道理,他老实念佛;下愚的人不明白念佛的道理,他也老实念佛,这一点是最可贵的。

下愚的人,如果能够老实念佛,甚至超过上智的人。他不懂道理也能够老实念佛,问他为什么要老实念佛,他也不知道,但是他能够老实念佛——这种人是宿世善根深厚。

但是,我们绝大部分人,是不是这两种人呢?我们是不是上智呢?估计都不是,因为佛教的书,我们都没看过多少本,通宗通教更谈不上。我们是不是下愚呢?可能也不算,因为我们还会到处跑动,会好奇,也想做一些事情。那么剩下的人,印光大师怎么讲呢?“余皆看自己努力”,就要看自己努不努力了。

真正能够只念佛、不学法的人太少了,绝大部分人是需要阳光,需要雨露,需要种种的滋养,这个滋养就是法义的学习。所以,念佛是生命,法义学习是养分。

我们需要通过法义的学习,来扎根自己的信心,使念佛能够相续。有法义的学习,就像一棵树扎在很肥沃的土壤里面,有阳光,有雨露,有养分,这样念佛信心充满。

生死事大,当老实念佛,一切的法义学习,只是为了让这颗不安的心停下来,老实下来,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净土成佛,不再轮回受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土岂有十万亿之遥耶

然娑婆秽土,全是众生染想感结,纯一秽恶;而蠡髻梵王...

净土行人什么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愿

问: 请问师父,净土宗的宗旨是信、愿、行,我相信阿弥...

印光大师谈往生极乐的条件

1、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 净土法门,以...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也。梵语阿弥陀...

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问:有人闻说西方净土,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

怎样忆佛

问: 怎么忆佛? 大安法师答: 忆是回忆,忆念的意思...

智慧与禅定者易生净土

因智慧能断疑故。 这智慧不是说我们高考能考一个很好的...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观音菩萨为什么有时灵,有时不灵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来到普陀道场呢,都是来冲着...

一念佛名,能净身口意三业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

佛预言出家人容易得两种「恶疮」

《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又出家人有二痈疮,何谓为二...

你能如理作意,烦恼就能不动

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

【佛教词典】摩耶夫人

摩耶,梵名 Mahāmāyā,巴利名同,又作摩诃摩耶、摩...

【佛教词典】静

【静】 p137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云何第二...

学佛之前诽谤过净土法门该怎么办

问: 若在学佛之前因不相信有这么一个容易法门,而说了...

【推荐】错解「人生是苦」的含义

佛指示我们,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义的人,就...

深圳弘法寺103岁本焕法师:都市人要学会放下

本焕老和尚笑容可掬。 即将到来的11月7日(农历九月廿...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原文】 客曰:常闻律门生弘毗尼,死归净土,究竟与净...

人生四友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朋友。大致来说,有以下四种类型:...

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

你看我们现在都活在妄想,所以我们往生弄得自己非常没...

念佛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问: 师父,念佛或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推荐】觉海慈航

(一) 什么是佛教 问: 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答: 这...

暑期百万佛号闭关经历及感悟

闭关经历 去年暑期,因缘和合,我参加了庐山东林寺八月...

初一十五为什么要敬香礼佛

问: 为什么每月初一、十五要敬香,礼佛?有什么渊源...

这样的学佛思路对不对,能真的幸福吗?

问: 我的母亲接触佛法后,大事小事忙不停,把自己搞...

这些祖师为何要把参禅放下而转修净土

自后蕅益,截流,省庵,梦东等,诸大祖师,莫不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