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样去调伏这一念心

净界法师  2024/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怎样去调伏这一念心

佛法的修学,跟我们一般世间做的学问,在过程当中有一点类似,但是它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的。世间的学问只是增长一种生命的知识;佛法的修学是要得到一种真实的受用,它是要能够改造生命、离苦得乐的。

当然,当我们谈到生命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跟我们的内心是有关系的。所以,要改造生命,当然就是要改造我们的心念,我们说是“调伏我们的心念”。但是当我们开始去注意我们的念头的时候,我们发觉:不得了!这个念头啊,变化多端、不可捉摸,变化太厉害。你看,我们有时候起一个很强烈的善念,发菩提心要广度众生;有时候我们生起一个非常粗重的恶念,想要伤害自己、伤害别人。而最可怕的是,这个善念跟恶念都是同一个念头发出来的。

你看印光大师说秦桧,秦桧的前生是雁荡山的一个苦行僧;你看他第二生,变成一个追求名利的政客。所以,我们很难想象,秦桧这样一种名利心很重的人,前生是一个持戒清净的苦行僧。我们很难想象的。但是,这两个就是同一个念头表现出来的。所以当我们开始调伏我们的心念的时候,我们发觉根本作不了主。你把它调好,它又变化;调好,又变化。

所以,我们有时候会想说,那这怎么办呢?当然,我们就是没有找到真正的根源。我们的心是一个魔鬼,同时也是一个慈悲的佛陀。之所以会变成这样的不可捉摸,这当中有一个原因的。这个原因,如果我们没办法突破,就永远没办法去掌控它,是它掌控你,它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从《楞严经》的观念来说,我们今天的心会变成这样的多元化、不可捉摸,是因为我们这个明了的心中有一念的迷惑,迷真起妄。我们迷失了本性,所以我们开始随顺妄想。这个妄想就是攀缘心。我们那一念的迷惑的心,使令我们忘了我是谁,忘了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开始用攀缘心攀缘外境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受外境的影响,就控制不了自己了。

当我们的心变成攀缘心的时候,它非常可怕。遇到一个不好的环境,它就开始变成邪恶;来到一个好的环境,它就变成正常。你控制不了自己,因为它开始向外攀缘。所以,在本经开示当中,你现在要修行之前,你如果要调整它,会发现你根本不是它的对手。因为它无始劫来都是这样变化多端,根本不受别人管束的,你拿它没办法。

那么怎么办呢?第一件事情,把心带回家。你不要管它,你管不了它的。我们讲到先成就不变之体,所以我们第一件事情,先回光返照我们这一念心,它的一个本来面目——所谓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本来面目。从生灭当中,先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然后在那个地方安住下来。

我们可以这样讲,一个人行菩萨道啊……你看这个人行菩萨道,他刚开始动荡不安,一下子起烦恼,一下子菩提心很强,这种人都没有真正安住。一个人真正找到自己的家以后,他的身心世界就安定下来了,外境怎样的动,风怎样的吹,都不管,他就走他该走的路。所以,一个人真正的菩萨道、真正的安住,是要能够找到不变的体,他整个身心世界才能稳定下来;然后从不变当中开始修他的作用,随缘,借假修真。在这么多的因缘当中,假借这个因缘,一方面积功累德,成就菩萨的万德庄严;一方面度化众生,借假修真。

所以你看本经,它讲了十卷,就是在讲怎么去调伏这一念心。它告诉你,你没办法调伏它的,因为它太厉害了。你只能够先把自己安住下来,找到生命的本体;然后从本体当中再出来,从随缘当中积功累德。我们到时候会讲到首楞严王三昧的修行,就是两个内涵:第一个,成就不变;第二个,成就随缘。最后的目标是万德庄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凡所有心皆称迷心,心本无生始称悟心

参禅人,守住一门做工夫。何以专办此事,尽此一生,尚...

圣严法师的三个安心法

如何才能心安平安呢?圣严法师表示,现在社会普遍有种...

要想修行,必须先清净你的心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

圣严法师: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心中诸多的烦恼现象,总是围绕著...

当今学佛者应如何善用其心

降伏其心 有些人看来不贪,其实是他贪不到,所以就表现...

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众所周知的伤仲永,通过讲述一个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

净界法师:同一句佛号,心态不同功德便不同

净土宗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如果按照密宗的说法,它...

验证修行功夫的三标准

第一步:念起不随 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没有先学戒,定慧也是无法生起的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 这一段...

对修行人来说,疾病是恩赐而不是惩罚

有一天,阿难尊者顶礼佛后,觉察到佛身体有恙。阿难尊...

念佛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诸位可以想一个问题:如果你...

没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

怎么样能够战胜自己呢?当然佛陀是用智慧,不是强忍,...

【佛教词典】虚空藏菩萨经

(经名)一卷,姚秦佛陀耶舍译。虚空藏菩萨,从西方之...

【佛教词典】五旦望

禅林五参上堂日与祝圣上堂日之总称。五参上堂日指每月...

【推荐】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 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

当你有对立的心,你就不「大」了

这个大乘法门,大这个字,其实有很深的涵义。蕅益大师...

念佛人该如何办丧事

接手书知汝母已于初二日念佛往生,不胜伤叹。虽然,汝...

念「阿弥」也比念「弥陀」要好

阿弥陀佛的核心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阿是一个否定性...

化妆的比丘尼

佛陀时代,一位沙门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见山间...

一切功德源自于自己,莫向外求

现在佛法的传播也好,人们的信仰也好,越信越偏,只是...

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

信的四种内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

转变知见离开痛苦

(一)正知见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实,目的是要我们远离诸...

印光大师开示纵欲的危害

复孙艺民居士书 世间聪明子弟,于情窦开时,其父母兄师...

圣严法师《瞋心与慈心》

有人说现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了暴...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

四大菩萨的坐骑及象征意义

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