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当你有对立的心,你就不「大」了

净界法师  2021/08/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当你有对立的心,你就不「大」了

这个大乘法门,“大”这个字,其实有很深的涵义。蕅益大师在解释《大乘起信论》的时候说:这个“大”,“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谓之名大”。我们经常讲:我是大乘的菩萨。那这个“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它是“绝待圆融”。

当你的心是一种对立的,那你就不是大了!不管你是对错、或者空有的对立,都不是大。也就是说:菩萨在因地的时候,有一大部分都是调伏三界的烦恼。我们大家知道,调伏三界的烦恼,《阿含经》里面的四念处最好用了。所以菩萨在因地的时候,特别是凡位的菩萨,诸多的修行是共声闻学。

但问题是:虽然大乘的菩萨他修四念处,他能够引生大菩提心。这个地方是很奇怪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大乘的宗见。也就是说:小乘的思考,它是对立的;大乘是不二法门。什么叫“对立”?我们举一个例子。

比如说:我们经常在回光返照我们的心念,我们跟人事的因缘接触的时候,我们开始注意到:事情本身没有对错,重要的是我要生起善念。我们开始观照、注意、保护我们心念的时候,我们开始发觉:我们起善念,但是有时候也起恶念。阿赖耶识有时候释放一些邪恶的功能,比如说贪欲。当然这就要对治,因为这会招感痛苦的果报,会造业的。

小乘的学者,他对贪欲,他的看法是认为说:贪欲是内心的本质,人的欲望是由心所生的。所以他在对治贪欲的时候,《说文》:“彻,通也。”《庄子。外物》:“目彻为明,耳彻为聪。”《玉篇》:“澈,水澄也。”《水经注。沅水》:“清潭镜澈。”“镜澈”就是像镜子一样明净。“彻”是动词,“澈”是形容词。“彻底”是动宾结构,“清澈”是并列结构。“彻底”应该用“彻”,“清澈”应该用“澈”。

把第六意识的明了性也消灭了,二个都不要。他比较偏激,就是灭色取空。所以小乘的学者在对治贪欲的时候,他是彻底的消灭。

大乘的学者,在对治贪欲的时候,当然他也从对治的角度,他也修不净观,观察所贪欲的境界是不清净的;能贪欲的心,也是刹那刹那的生灭,它是不真实的,你不要当真,它一下子就过去了。他在对治的时候,他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的。

《摄大乘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你是快乐的时间多,还是痛苦的时间多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

六道的十类众生是怎么来的呢

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

念一佛名,换彼百千万亿之杂念

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纵粗...

读《华严经》为何我们只有「随喜赞叹」的份

《摄大乘论》把六度分成两块:一个叫圣人的六度,一个...

如何能够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

人生如梦了不可得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

凡夫自作多情,把它弄假成真

从我们一念心性来看人生,人生没有开始,就是无生。为...

丑陋也好、美也好,都是假的

如镜中见其面像,菩萨观众生为若此,镜中见其面像,就...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素饺子做法大全

22日冬至。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想到清净的国土,一定要净化你的内心

从二谛圆融的角度,什么叫做唯心净土呢?说一个真实通...

过年杀生听高僧怎么说

春节将至,民间有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等民谣谚...

初学佛应怎样修行

阿弥陀佛!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

【佛教词典】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第十四

亦名:随戒释相篇 子题: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宗钞...

【佛教词典】生因

【生因】 p0473 瑜伽五卷八页云:问:以谁为先,谁为建...

在对治烦恼时,这个观念非常重要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首先,我们...

67条忠言语录

1、一切快乐,没有比祥和更为快乐;一切享受,没有比...

任你有多大能耐,也留不住这三样东西

《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

用本来无一物来对治烦恼

禅宗一个很关键的传承,是五祖传到六祖,因为禅宗之前...

极乐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水功德: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

少欲守道,精进不已

佛法是要让我们增强这个智慧,这种智慧来自什么?就是...

李炳南居士:修持名念佛之要点

人生在世,总有种种痛苦、不自由,而这些苦厄,世人又...

发心的人是上等命,随缘的人是中等命

发心是人的信心、决心;随缘就是可有可无,可以做可以...

结界洒净的方法

一讲到结界啊大家就非常熟悉了,一般说的洒净。很多佛...

解决人生当中最终极的问题

【或问终身。菩萨曰:汝问终身耶?我这里没有断终身的...

阎罗王派到人间的五个使者

佛言。昔者为盐楼王。有弘普之慈诸堕罪狱者。王尽现之...

佛堂必须整洁,才会有功德

若见他人对佛经像有不恭敬者,宜于二人共坐时,细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