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是小孝、中孝、大孝

净界法师  2024/08/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是小孝、中孝、大孝

大家对孝道,大家都知道“百善孝为先”,但是什么是孝?我们也是含糊笼统、搞不清楚。蕅益大师就对这个孝、孝道这件事情,他就把它详细地说明,什么是孝道。在这个“孝道说”当中蕅益大师把它分成两类,一个是世间的孝道,一个是出世间的孝道。世间的孝道就是世间人的孝,分成三个品类,一个是小孝,大小的小,一个是中孝,一个是大孝。

什么是小孝呢?就是我们身为一个世间人我们怎么达到小孝的标准呢?——承欢膝下,四事供养。你整天跟父母在一起,承欢膝下,干什么呢?四事供养,父母亲需要什么,你马上供应父母亲什么。他需要饮食,你给他饮食;他需要各式各样的设备,你提供给他各式各样的设备享受,这样子可以说是孝,但这样是小孝。你满足他一生的安乐,色身的安乐,承欢膝下、事四供养,谓之小孝。

那什么是中孝呢?立身行道,不辱所生——你自己能够克己复礼,把自己的行为做好,得到别人的赞叹,那么这个时候呢,父母亲以你为荣,这个是中孝,这个是从色身的受用变成内心的光耀。立身行道、不辱所生,谓之中孝。

那什么是大孝呢?喻亲以道,永脱轮回——你能够告诉父母亲明白道理,使令他能够永远地解脱生死、得到究竟的安乐。喻亲,喻者就是晓喻,喻亲——把这个道告诉你的父母亲。喻亲以道、永脱轮回,谓之大孝。但这样都属于世间的孝。蕅益大师说,世间人应该所为的是这三种孝。

蕅益大师对出家人呢,他讲,出家人也要尽孝,尽出世间的孝。孝顺谁呢?孝顺佛法僧三宝,三宝是你的皈依处,我们是依仗三宝而生。

那么我们对三宝的皈依境呢也有三种孝,小、中、大三种孝。什么是小孝呢?供养三宝,兴崇佛寺——你出家以后呢尽心尽力地供养三宝,你有钱,把钱拿出来去庄严佛殿、去供养出家人或者做一些佛教事业。供养三宝,兴崇佛寺,这是第一个,谓之小孝。

第二个、中孝——脱离生死,趋向涅槃。你虽然不能够去供养三宝,也不能做一些佛事、兴崇佛寺,但是你好好地修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脱离生死、趋向涅槃,自己得到解脱,以此做后世修行的榜样,诶,这个叫中孝。前面只是一个有为的福报,这个是达到内心的功德。

那么什么是大孝呢?发菩提心、弘法利生,谓之大孝。你真实地发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那么依止菩提心来弘护正法、开人智慧,使令佛法因为你的努力,普遍的让众生得到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四种利益,这样子,你对三宝是尽大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行人如何对待儿女婚嫁问题

【原文】 今之儿女婚嫁,一本于自主,只可随他去。否...

不孝的人都很穷困

百善孝为先 我认识一位学佛医生,在临床干了一辈子,刚...

出离心与大悲心,结合起来就是菩提心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

父母过世为他们立牌位有用吗

问: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有一次我们讨论到我父母过...

替母亲打扫心房

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

报父母养育恩德,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天性

孝道在我们中国固有文化中,是极为重视的一种德行,所...

不正当的钱财是守不住的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跟偷盗有关系的,大家体会一下。古...

6字家规孕育出中华最显赫的家族

富不过三代是许多人家面临的尴尬。但让人震撼的是,一...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临终前身体四大的变化

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业力沉淀下来

当我们面对过去的业力时,诸位!你就不能用业感缘起了...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

无明烦恼的根没有拔掉,一遇境界就做不得主了

镜子本来有光,只因被灰尘蒙住了,经过磨擦磨擦,转凡...

【佛教词典】诸色作头

指禅门各种工匠,如木工、水泥工、石工、土工等。隶属...

【佛教词典】修越那提婆

(人名)Suvar?adeva,儿名。译曰金天。见贤愚经五。...

六大免除障难方法

一、戒杀吃素 肉食有毒,以杀时恨心所结故。故凡瘟疫流...

佛的九大象征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释迦...

供灯的功德利益与仪轨

供灯之功德利益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

你为什么要学佛

说起刘宏来,大家都很羡慕。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银行工作...

平实的人生有何利益

米实了,煮出来的饭,才会香美可口;木实了,做出来的...

鼓是怎样成为佛教法器的

鼓是民间常见的打击乐器。世界各地鼓的种类、形状和称...

放下的感觉真好

有一个师父跟一个徒弟,在路上走,刚好有一棵大树倒下...

【推荐】对治烦恼的最好方式

禅宗有一句话,我希望大家好好体验一下,你就知道什么...

印光大师嘉言录--谕在家善信

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

【推荐】倾尽身心弘扬因果轮回观念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

大悲咒的由来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