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业力沉淀下来

净界法师  2018/09/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业力沉淀下来

当我们面对过去的业力时,诸位!你就不能用业感缘起了。我们讲过,在造业的当下,在身、口、意活动时重视业感缘起。但是面对已经造的业,你如果不能用真如缘起,不能把它观空,起码看赖耶缘起。

我们看看赖耶缘起。看讲义第七页,大家复习一下。

赖耶缘起它的因缘成就有两个:第一个,一切种识。就是第八识,它摄持了无量无边的业力。第二个,缘。就是前六识的名言分别——你的思考模式。从唯识的角度,一个业缘从一个种子位要得果报,必须去攀缘它,激发它,就像一个种子如果你不去灌溉,它是不会得果报的。所以,我们面对过去的业力,也不是那么可怕。

如果以净土宗的带业往生来说,最好对三界人事的攀缘要减少。所以为什么净土宗往生的正念,佛陀提出两个概念,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本来净念相继就好了,你忆佛念佛就好了,为什么要都摄六根呢?

因为你到晚年攀缘心不收,尤其很多大福报的人,事业做得越大,他的所缘境越广的时候,印光大师说,福报越大的人生死业越重,就是这样子。因为你管了这么多企业,不得不逼你去缘很多的事情。

诸位! 你念头一动,对你的第八识就是一种业力的激发,所以为什么晚年要收心,就是这样。我们有很多的业力,但是,请你不要去刺激它,让它沉淀下来。所有净土宗的人,不管你的佛号念得多好,我要提醒你,你佛号念得再怎么好,当生死业力激发时,你绝对不是生死业力的对手,绝对不是的。

所有往生的人必须做两件事情:要成功地把生死业力沉淀下来。你没办法处理你的过去,就不可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你说,我来生要到净土去,业力放得过你吗? 你把业力激发出来,你认为业力会放过你吗? 所以净土宗走出过去,面对未来,必须要处理好过去的业力。

另外,为什么一个人到了五十五岁以后,甚至于最晚六十岁以后,你六根要往内收?就是第八识这个大海,你不能再刺激它了。这一杯水虽然很多的污泥,你不要搅动它,让它沉淀下来,带业往生,带业种,没有人可以带现行往生的! 你晚年的时候念佛很专注,离开佛堂的时候去攀缘,你惨了!

你的生命当中有两种力量:第一个,往生的愿力; 第二个,是生死业力。你认为哪一个势力强大,强者先牵,当然是生死业力大。不要说过去了,就算你一天就好,我们就以一天为单位,你一天念佛大概四个小时,你打了二十个小时的妄想,包括白天,包括晚上睡觉。如果你不能让业力沉淀,就说明你用四个小时的念佛,跟二十小时的妄想来拼搏,那当然妄想带动的业力大。

所以往生有两个条件:第一个,都摄六根。一个人到了六十岁,成败已经成定局了,你要到处攀缘,那是自己找罪受了。你把业力激发得强大,生死业力那个种子位,你不断地去攀缘它,刺激它,那临终当然是随业往生,怎么可能随愿呢?

所以,我们讲怎么样了脱因果? 因果,我们在凡夫位是没办法了脱,但是你可以暂时把它打包起来。你说:“欸,你不要活动,我到了净土再来好好地面对你,你现在不要障碍我就好了。”当然你不要让它活动,你千万别刺激它。这是一个地雷,你不踩它,它有跟没有差不多。所以,带业,为什么有些人的业可以带?有些人的业没办法带?因为你不断地刺激它,你怎么带业呢?

诸位!一个人的攀缘心越重,几乎是不可能往生。跟你佛号念得好不好关系不大啦,只要你这个人到晚年没有收心,娑婆世界你就跑不掉了。

第二个,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跟净念相继,这两件事同等重要!甚至于我可以说,都摄六根比净念相继更重要!你没办法处理好过去的业力,就没有资格谈你的未来。你哪有什么求生净土?业力根本就不放过你了。

一个人只有成功地把过去的业力沉淀下来,你才有资格说我来生要去哪里,你才有选择权。你连业都没办法带,你有资格谈往生吗? 带业往生,你业都带不了怎么往生?所以净土宗要处理好你的过去。

晚年心收了,娑婆世界放下了,反正就这么回事,该怎么的就怎么的。心一放下,业力就沉淀了。因为第八识跟第六意识是互动的,不激发它,它只有种子,不能起现行。这时过去的业力沉淀,你再发起一个广大的愿力,愿生西方净土中,就能够由愿力引导业力,叫带业往生。所以业力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看你怎么处置,它可大可小。你要是不刺激它,它就处于睡眠状态,就在种子位,处于沉淀状态;你要是激发它,对你来说,那是没完没了了,生死轮回是没完没了了,就这个概念。

所以,赖耶缘起就说明:业力本身它不是死的,它受你思想的引导,第八识受第六意识的引导。所以赖耶缘起这个道理,就比业感缘起更加的高超,因为这个业感缘起把业讲死了,它好像跟心态都没有关系一样,这是不对的。

讲业力的处理,到别教是最圆满。到了真如就不谈业力了,它是理想化了,站在没有业力的角度来面对业力,那是一种非常超然,先超越业力再重新面对它。所以从业力的角度,处理业力来说,唯识学已经最圆满。所以它修无分别智,娑婆世界的业,你少去分别它,因为你一分别就带动攀缘。

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就是有关业力的沉淀?

这个是净土宗必修课程,必修的。你要做两件事,诸位!你不是只做一件事,你要把佛号念好,要好好地想象你的未来,但是请你千万注意,要好好处理你的过去。你不是今生才有生命,你过去的业要好好地把它打包起来,你不能让业力产生活动,这两个同等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慈母张玉琴老居士是辽宁省鞍山市人,于2020年8月14日(...

净土行人如何分辨杂修夹杂

大凡修净土法门的人,最忌讳的是夹杂。我们在《无量寿...

造作的善恶业必由自己承担

如果一个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么样的妄想,就会产生什...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就是老实念佛人。 老实念佛不容易啊...

大安法师:现代人如何做到老实念佛

问: 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

何得怕魔现而不敢念佛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

念佛鬼敬

【原文】 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仙道跟佛道差在哪里呢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

1、【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一个人,假如连父母都不孝...

修药师法门为什么能让戒律清净

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这样子对第五大愿就更容易理解。...

佛教里面哪部经最殊胜

问: 常听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又常听人说某某...

【佛教词典】药石

(一)指疗病之药饵与砭石。即医药与医疗器具。祖庭事苑...

【佛教词典】善导

(人名)唐光明寺善导,称光明寺和尚。闻河西道绰讲净...

救度恶人的药师七佛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是最可怜的人,这种人就是恶人...

三界如粪坑 应早求出离

如果今生错过了念佛往生一法,那就无量劫都难以再逢到...

施食有很多好处,一般人看不到

何以要施食呢?所谓未成佛道,先结善缘,不但要与人道...

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吗

问: 有个修净土的法师说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印光...

何事最快乐

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相偕到一棵柰树下坐禅修定,这棵...

智者大师与净土法门

智者大师,名智顗,字德安,姓陈,颍川人。母亲怀孕时...

大安法师:念佛为何能对身心起作用

问: 念佛对身心确实能起作用,这如何从理体上解释呢...

持咒的四种功德利益

一、欢喜益: 你如果对咒语的认知,说这个咒语都是佛菩...

晚餐与疾病的不解之缘

千万不要以为随便进食晚餐无关紧要,国内外专家研究发...

凡夫的生命是怎么来的

譬如说我们去思惟一件事情,万法唯是一心,的确我们很...

我们的业障消除了吗

很多人似乎比较喜欢形式,比如诵经要讲数目,佛号也讲...

家人都不信佛,并反对自己学佛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家里人都不信佛,也很反对我学佛,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