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到底有生有去吗

净界法师  2025/04/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到底有生有去吗

我们净土宗古德有一句话说得好,说是“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你要不学《法华经》,这句话你看不懂。到底是有没有生,到底有没有去?生,绝对是受生了。从因果的角度,忆佛念佛,临终往生净土,当然是有往生了。你说我到底有没有往生?有往生!

但是,不离开一念心性,“去则实不去”。就是说,极乐世界是你一念心性所变现,娑婆世界也是你一念心性所变现,你不管在娑婆世界,在极乐世界,都是一念心性,只是迷悟不同而已。所以叫做“生则决定生”,叫做因果丝毫不爽,但是“去则实不去”,就是法法消归心性。

你能够掌握这两个原则,恭喜你!你已经掌握佛陀的智慧了,你也成功地走上无上菩提之道。就是说,《法华经》的修学非常好,一方面,它能够满足你的希望,能够满足你现在的希望,来引发你的修学动力;从长远来说,它又能够跟佛陀的智慧相合。就是内观真如、佛陀在整部《法华经》的前半段,就在讲这个观念:怎么掌握权法。

权法很重要,我们希求权法,我们必须有权法的带动。你什么都讲清净心,你这个人不会精进的。你想说我内心本来具足,我修不修都一样。这样就是执理废事。所以,当你觉得懈怠的时候,当你修行没有动力的时候,你要加强你的权法。

为什么加强你的权法?因为你必须有权法,要有一个东西,有一个果报体来引导你,“先以欲钩牵”。但是,如果你老是觉得得失心很重,虽然努力修学,但是好像没有什么进步,你开始打妄想——加强实法!你告诉自己,其实这是个过程,修行没有什么成功失败,那都是假名安立的,修行只有尽心尽力。你努力了,你对得起你的内心就可以了。没有什么东西叫做成功,也没有什么叫做失败。

你也不要比较说,你看我是人天乘,他是二乘,他是菩萨乘。因缘所生法,没有比较性。你必须怎么样?你要尊重你的过去。你明明是这种根性,却一定要往上看,弄到最后,法大机小!你无量劫来的善根是这样,你却一定要去强求,你为了好看而追求广大的法门,结果呢?结果“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所以蕅益大师说,忽略了权法,你连实法也没有了。你说这权法不重要?对不起,没有权法,你两个法都没有。

所以,我们修行有两个东西:一个是权法的,满足你现在的善根;第二个,能够圆满无上的菩提道。这就是整个佛陀智慧,权法实法的操作。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同以不思议持名之妙行

蕅益大师说,我们一个人在成佛之道,其实最难最难的地...

四十八大愿——(第8愿)皆得知他心念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

念佛的精进与调适

各人应尽最大的力量去念佛,但须各自量力,不可用力太...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一、五色封章一笔勾 【原文】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

常当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

念佛法门是可以验证的

我们体会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不可思议,吾人的心性功德...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觉光居士 辑录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

【推荐】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上香是不是越多越灵,红色和黄色哪种好

问: 师父,上香是不是越多越灵,红色和黄色上哪种会...

心外焚香求福了不可得

在达摩祖师《观心论》这部书里面(这个论,相传是达摩...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

闻名得究竟不退

我们看第三科的善根坚固。前面是讲世间的福报,这里是...

【佛教词典】瞋恚增上果

【瞋恚增上果】 p1322 瑜伽六十卷六页云:若器世间,多...

【佛教词典】择灭

【择灭】 p1373 入阿毗达磨论下十五页云:众苦永断,说...

把仇恨写在沙上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

他的身业全都倒向了世间的事情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言自...

念佛的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

感应道交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

本焕老和尚:文殊智慧的启迪

本人于1937年由扬州高旻寺出发,到保定起香,三步一拜...

在家如何修行

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

「八风」是如何引发烦恼的

八风中的讥、毁、衰、苦本身就是烦恼,我们想大家比我...

大自在:本焕图记

慈祥的笑、开怀的大笑、童真的格格笑、抿嘴狡黠的笑、...

生不起惭愧心和忏悔心该怎么办

问: 弟子生不起来惭愧心和忏悔心,请法师开示。 宏海...

刁难佛陀的年轻人

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断地到处教化,有段时间到舍卫城的...

你没有突破障碍,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

佛教的因缘观,只有一个观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四种因果

原文: 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者,谓父母于子,宿世有恩...

谁看得出你是女众

有一位比丘尼请教龙潭禅师:要如何修持,下一辈子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