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这是一个大安乐处啊

净界法师  2025/04/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是一个大安乐处啊

禅宗有一个雪峰禅师,他在福建的一个道场做方丈。福建是沿海地方,有一个内陆的比丘来参访他。去见过方丈顶礼以后,雪峰禅师就问了,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禅师说,我从内陆很远,从西北那个地方一路走到南方,来求见您老。雪峰禅师说,你一路辛苦了,走这么远的路。这个禅师说,仰慕道德,不惮辛劳。仰慕您高超的道德,所以我不害怕辛劳。

你来找我干什么呢?请和尚开示。雪峰禅师就说:出去。讲两个字而已,就走了。

出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凡夫的一念心,都是习惯在有相的境界分别活动,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活动。你要我开示,我就告诉你一个方法好了,你不要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活动了,从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里面出去。出去到哪去呢?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你进入到毕竟空的境界去,这就是出去,刚好是这句话,从假入空观。

就是一个初学者不适合在假名假相的境界中分别,你应该要先净化你的自性执,应该先做这个工作。所以雪峰禅师说,你先出去好了,你现在还不是在假名假相分别的时候,这个叫二谛观。这个地方的二谛主要偏重在真谛,依止世俗谛而趋向于真谛,重点还是在真谛。亦名慧眼,慧眼就是空观的智慧。亦名一切智,因为一切法的总相就是空,它能够通达一切法的总相,所以叫一切智。

这个空观,看智者大师的证果次第,把它安排第一个,它是大乘菩萨的一个基础的观法。这怎么说呢?我们行菩萨道,发了菩提心,菩萨发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个菩萨开始去弘扬佛法广度众生,做各式各样的义工来实践他的菩萨道,他有这样的一个心情要利益众生,但是这个菩萨的内心要如何地安住自己?

我们刚开始在安心是依止业果的道理,思惟我们的行为有善业、有罪业。罪业的因缘会使令我们堕入到卑贱痛苦的果报,善业的因缘会使令我们成就尊贵快乐的果报,我们刚开始是依止这样的思惟。所以我自己的安心,应该安住在善业,要避免自己去造罪业。我在度众生的时候,别人怎么样我不管,我要求我自己不造罪业,安住在善业的境界,深信业果,断恶修善,刚开始菩萨是这样,这是对的。

但是慢慢慢慢这个菩萨事业越做越大,所缘境越来越广,遇到了人事因缘也就越来越复杂了,慢慢地他会觉得这样的道理已经不足以安心了,因为很多很多的错综复杂的人事因缘,不是善恶这两句话就能解决的。世间上的很多事情是不能讲清楚的,这个时候他开始感到弟子心不安。虽然我要求我自己断恶修善,但是发觉这样的道理还不足以安心。

那么这个时候菩萨应该怎么办呢?就要进步,从假入空。就是说你不要分别谁对、谁错,他对你错,这些有相的善恶业果完全放下,你安住在一切法毕竟空的空寂的体性上去。把你心中的所有的名言分别全部的停下来,你会发觉到:哎呀,这是一个大安乐处啊!在这个境界里面都不必讲任何的理由,也不必为谁辩解,你内心当中跟你的真如佛性念念地相应,那种寂静的境界,这个就是最大的安乐处。

这个菩萨道的大悲心,他是依止空性发动出来的,不是依止我执、我见。这个就是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这是通达一切法的总相的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人法圆融才能够行于中道

打七以来有不少人递了一些条子,提了一些问题,也谈了...

微细的「五蕴」作用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

转定业与因果律的悖论

我曾经讲过,定业要是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不可转,...

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问: 请师父开示,为我指点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尘劳...

息心贞信之士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一、《圆觉经》: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

发心宜事理圆融

自性迷就叫众生,自性悟就是佛。既然是迷的众生,也是...

看破,放下,觉悟

俗云:「无事天地宽, 有事天地窄。」这句话是说,如...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越用功为何烦恼越重

【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因果不是宿命

佛门常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人便以为这是宿命论...

怎样观察念佛有没有进步

今天是佛七第五天了,假如根机好而又真诚心念佛的人,...

诸佛为何选择在人间而非天界成佛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过一则公案帝释天供养释尊时,...

【佛教词典】良忍

(1072~1132)日本天台宗僧。尾张(爱知县)知多郡人...

【佛教词典】内分力

【内分力】 p0365 瑜伽五卷八页云:内分力者:谓如理作...

预知时至是可遇不可求的

在古德的往生实例中,有许多人是预知时至而往生的,那...

把「牛」释放,幸福才有可能出现

问: 佛教常说放下?什么是放下?怎么才放下? 一行禅...

自在随缘安住于任何境界

佛陀在拔耆国时,与诸大阿罗汉,如舍利弗、大目犍连、...

做命运的屈服者还是创造者

第一种、命运的屈服者。 他的心跟外境接触时心随境转,...

人生没有对错,还债而已,不要堕入对立

我们必须用心力来引导业力。因为我们无始劫造了很多业...

积德不积财的卖菜阿姨

台湾近日最火红的人物是入选《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

大安法师:念佛是为了什么

问: 念佛是为了什么? 大安法师答: 当我们知道阿弥...

别把佛法当成一门学问

若我们自称佛子,听了佛法,却不守戒,你学佛,但却把...

【推荐】我从前生的妄想而来

清朝有一个居士叫王鼎实居士,这个居士从小就很聪明,...

培养临终的第二念

净土宗要培养临终的正念是什么意思?临终第二念的正念...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问: 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星云大师《福报与福气》

福报,这是人人所希求的!人的身体胖了,就说「你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