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种出世的思想

2011/04/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所谓“出世”就是超过和胜出—般世间的意思。佛教的出世生活不是要我们离开人间,到另外的地方过生活而不问世事;也不是要死了以後才有出世的生活,更不是为了自己了生脱死,不管世间的苦痛与因难,真正的“出世”是思想上的出世。出世的思想要有如下的认识:

一、要有人生无常的警觉:世间上每一个人都有好生恶死的观念。其实,人生一期的生命,数十寒暑,石火电光,刹那即过;人间的沧海桑田,桑田沧海,无常变幻。普贤警众偈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所有何乐?”能够对世间起无常之感,能有人生苦短的警觉,精进不放逸,努力修行,就是有出世的思想了。

二、要有远离物质的看法:世间上每一个入都喜爱金钱物质,有人临死之际,金钱物质也不肯给人,他以为来生仍可享用,所以贪恋、聚集,最终一棺长盖,一抔黄土,抱恨而归。

金钱物质本来是给人用的,但有人不会使用金钱物质,反而被金钱物质奴役了。苏东坡说:“物质有穷,欲望无尽。”找们如果不能对物质存有远离的看法,终身就会做物质的奴隶。如果有出世的思想,就能超越物质之外,对金钱做最有意义的运用。

三、要有淡化情爱的观念:经云:“爱不重不生娑婆,愿不切不生极乐。”众生因为有爱,才有生死,才有是非;因为有爱,才有你我,才有烦恼。佛教并不是要人人部舍弃情爱,而是要人以智化情,因爱念下去除一分,道念便无法增长一分。有了出世思想的人,就能以般若智慧化导情爱,得到佛法的受用,反而能享受人间的真爱。

四、要有不满自己的要求:一股人对别人不满,绝少对自己不满。其实,自己充满我贪、我嗔,我痴、我爱、我执,我怨、我私、我妒等,怎么还能对自己满足呢?

对自己满意,这是道业进步的障碍。人生到处都是缺陷,到处充满了考验,能够对自己不满,道德人格才会有所增进,这才是积极出世的思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有情众生的生命为什么会相续

安立此相,略有三种: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

高僧转世为高官给我们的启示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王十朋是由严首座转世...

再搬最后一次家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华严经净...

佛以譬喻示比丘

有一天,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譬如有...

没空的哥哥

人生无常,把握当下最可靠。 佛典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这一辈子若不能往生,后果将会非常悲惨

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

素全法师:六道就在身边

佛说六道轮回,很多人曾经告诉我说:地狱看不到,饿鬼...

圣严法师:关于轮回投胎的问答

(一)问:人类死了,当真还有转生的机会吗?有什么证...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古代出家当和尚的10个条件

很多影视剧里都有这么一个桥段,古人犯了法或杀了人,...

八个修行中「错上加错」的问题

人犯错很正常,因为圣人给了我们理由,那就是:我们不...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一句弥陀,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一句弥陀,生大信心,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曾经有人问...

【佛教词典】三胜学

【三胜学】 p0175 瑜伽二十八卷一页云:云何为学?谓三...

【佛教词典】大天

(人名)摩诃提婆Mahādeva,译曰大天,比丘名。出于佛...

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念佛怎么办

按:印祖在《文钞》里讲信愿行中的持名正行,主要是从...

奢华的生活把全人类一网打尽

拼命积累财物的趋势把人搞得晕头转向,失去了冷静思考...

莲池大师《普劝念佛文》释义

前言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是佛教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曾...

舍利弗五百世堕为毒蛇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参考。佛陀的弟子有一个叫...

佛弟子平时自修的几种方法

一个人为什么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

改名是否就能改命

问: 在网上看见改名改命的宣传,如若改名等易经方法...

21种口业与形成的灾祸对应因果

1、说脏话的人痰多,容易口臭。 2、爱说刺激的话的人容...

四个次第引导你离苦得乐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是安乐的,但是如何能够安乐而...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的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为什么? 你连这个娑婆世界的...

罗状元十叹无常歌

一、 叹无常,叹无常,一叹无常好凄凉; 为名苦,为利...

工作要赶不要急

我常说:「工作要赶而不急」,就是工作要有效率,虽然...

普陀山的和尚讲普陀山的事儿--慈眼视众生

今天我们来到了普陀山的西山景区。这边住的都是尼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