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印法师:求福报

圣印法师  2011/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诚然,从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学问有气质,却没有人赏识,落魄一生,郁郁以终。有的人目不识丁,甚至话都说不清,偏偏他有钱有势,大、小老婆娶好几个。这样,这个世间好像是太不公平,但是佛教有两句话:“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前因莫羡人。”

佛教的因果业道理,正好为世上种种不平现象:富与贫、贵与贱、有子女与无子女、健康与病弱等,作了适当的诠释。“前世不修今生苦” ,过去不修福,当然现在无福可享。

现在大家但求知识、求学问,就不知道说求福报,是个大缺点。因为有福德的人,做起事来特别方便,什么事都容易成就。甚至能万事如意,决不致穷途末路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究竟的财富》

发财,是一般人共同的愿望。大家都希望发财,但是假如...

存什么心太重要了,这是保持人身的条件

有人曾经问过一位僧人:人的身体为什么是直的,站着走...

五台山「人皮鼓」的故事

世间的因果报应,跟人的善恶业力是直接关联的,如影随...

从不好的果报中推出前因

我们看一个人,他今生的果,就要推出他往世的因,这是...

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就不会等

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自己种什么,就得什么样的果。起...

因果报应是自己的事

大修行者有大福报,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个修行...

业力要得果报,有两个条件

在整个藏教的《阿含经》,它在处理我们的生死业力这一...

吃动物的肉,迟早要还的

业障越来越重,智慧就越来越薄,福报就越来越浅。于是...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志公禅师:十四科颂

菩提烦恼不二 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你听闻《法华经》,产生开示悟入佛陀知见,不管你过去...

律航法师:念佛要注意些什么

问: 念佛,要注意些什么? 律航法师答: 有些人,口...

道尚难办,何能污情染爱

参禅人,立志孤高,迥绝人世,只身孤诣;以道为侣者,...

【佛教词典】娑多婆诃

(人名)梵音Sadvāhana ?ātavāhana,国王名。译曰...

【佛教词典】识无边处天

(界名)四空处之一。无色界之第二天也。...

以爱化怨 武士之子出家

大约八百多年前,日本有一个很大的山村,山村的正中央...

忍还不够,要吞下去消化掉

修行,不离一个「忍」字;待人处事如果忍不下一口气,...

极乐世界以意为食,为何还要上大供

问: 《无量寿经》说极乐世界意以为食,那为何还要上大...

比丘顶上的宝珠缘

昔日,佛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陀树下教化众生。当时城中...

慈航法师:做一个完全的人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做: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诸...

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问: 请师父开示,为我指点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尘劳...

阿弥陀佛跟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缘

问:诸方必有净土,何偏赞西方? 答:此亦非善问。假使...

【推荐】危难之中持诵圣号 枪不能伤火不能烧

倓虚法师在长春筹建般若寺时,有致中、界虚两法师去林...

我们的人生,一句话就可以说完

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在爱情的关系里,有一个很多人穷其一生都不知道的秘密...

印光大师《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

甚矣近世天灾人祸之频数,而人民死亡之多且惨也。岂天...

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来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一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