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南怀瑾老师:学佛后对鬼神也应该和善恭敬

南怀瑾老师  2011/07/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年轻时学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这个僧、那个僧,永不皈依什么邪魔外道、天魔、天人!当然,这是一套过程,初步学佛必须如此。我经常跟着袁焕仙袁老师一起走路,每天回家都经过一座狐仙的庙。袁老师是学佛的,当然三皈五戒、菩萨戒、密宗戒,受戒了一大堆,只要他经过狐仙庙、土地公庙、城隍庙…… 等等,一定照古礼合掌,然后一路走过去。中国古礼就是如此,读书人不管官做得多大,宰相也好,状元也好,回家若是从自己祖宗坟墓或祠堂前经过,骑马的赶紧下马,决不敢骑在马上耀武扬威地过去。我们年轻的时候就受这种教育,甚至经过外公家的坟墓,原来躺着或坐在船上,赶快起身合个掌或抱个拳,过了以后再躺下来睡觉。

袁老师受了儒家的教育,经过这些地方就合掌。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跟青年人一样好奇,我问:‘先生啊!(那时不叫老师),学了佛,三皈五戒,不皈依天魔外道。’袁老师说:这是什么话?大菩萨的戒律对一切众生都要恭敬,你看土地公庙有没有神?如果有神,一个普通人死后当土地公,还得是好人才能当呢!坏人还做不了土地神。既然到了好人前面,就该合掌行个礼,这是菩萨道。

我听了真是冷汗浃背,对,是这个道理。后来我也跟袁老师一样,到了任何神庙都合掌行礼,不管什么公,就是个妖怪,狗修成的妖怪,这只狗的本事也比我大,人还修不成人怪呢!它虽然作狗,也是狗中的善狗,才有一点小妖怪的本事,也值得尊敬。学佛的人对一切众生都要尊重,何况鬼神?不要看自己受了三皈五戒,不这样,不那样,你死后能不能变个土地公、土地婆?还是个问题,你没有那么好的善果,恐怕变个饿鬼都做不到。差一点的,死后下阿鼻地狱,永不得翻身。

这是袁老师的教育,这一生我就‘依教奉行’,对任何一个小神明都很恭敬、很重视,他有他的善果,人有一点长处都值得恭敬,何况是神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印光大师论至诚恭敬

一、敬惜佛经善书 1.尊敬佛经善书 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

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

随烦恼二十: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

【推荐】家里有这种情况,赶快给他念经做好事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

不重视恭敬三宝,会构成灭法的因缘

接着看第二段的申诫: 既知多过,弥须大慎。 至堂殿塔...

以什么样的心态听法,能得到最大利益

宗喀巴大师讲一个偈颂说: 佛非水洗众生罪, 亦非手拔...

因过去业缘,未能见佛庄严相

昔时,释迦佛出现于世,为父王及大众宣说观佛三昧法门...

世亲菩萨得法因缘

禅宗第二十祖阇夜多尊者是北天竺人,他的智慧渊博,化...

恭敬三宝要从恭敬僧宝开始

我们现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宝呢?在这里面想一想,我...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自性的映现

莲池大师《自知录》上说:「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三...

历代祖先和父母,需要地藏菩萨的大愿力救度

藕益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祖师,他很长的时间都是住在九华...

蛇爬进家是否不吉利呢

问: 仁达大师:您好!我从07年就开始关注正觉寺的每...

佛教与人生

诸位!今天讲题是佛教与人生。先讲佛教,然后再讲人生...

【佛教词典】妙行三因缘

据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一载,欲成就妙行,有时、...

【佛教词典】根本成就论

梵名 Mūlārādhanā。系印度耆那教空衣派僧西瓦亚(...

面对今生的果报,我们只能忏悔认命

所以我们今天承受果报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忏悔...

贪着福果报

《大智度论》云:世间人心动,爱着福果报,而不好福田...

为什么会有大海平地呢

这一念迷情妄动以后,产生了三种相续,所谓的世界相续...

略述净土法门之殊胜

诸佛如来以慈悲利物为本怀。故示现人间,说无量法门,...

就这个回向心,这功德就大了

我们要想求福德的话我们多分是求解脱的,但是我们也求...

哪些人不可以出家呢

要想成为僧人,首先必须出家。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出家呢...

心律法师:不要自寻烦恼

周一,孩子赖着不愿意上幼儿园,萧萧好不容易才哄着送...

圣严法师:忍辱并非忍气吞声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

我是个好人,为何还会得癌症

为什么会得癌症?很多人一听到医生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

学会世间上的两种快乐

问: 经常会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对别人好往往结果会...

佛弟子应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问: 佛弟子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慧律法师答: 不...

三类冤业

冤业一般讲三类。第一个是你有命债,叫杀冤。你今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