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反观自己,不向外求

林清玄  2011/08/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每当我们拜访佛寺时,总是见到许多佛像以打坐的姿势端坐着,而即使是以立姿站着,也不会像基督徒一样向天仰望,好像期待什么似的。 大凡是佛,总是反观自己,不向外求。佛徒的信心不向外觅,只向内看”。

这是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在《禅的信心》中说的话,说明了佛教的信仰最要紧的是“反观自我”,不像别的宗教是“仰观天上”。

他又说:“什么是自己呢?想在书本里或在别人的言教里数寻这个真理,犹如计数别人的钞票,不论你数多少,都是别人的,而不属于你。犹如银行家计数不在银行里面的钞票! 现在且回头来看看你自己家里吧,看你多么富足啊!你无得无失。你所需要的一切都在你的里面,只是你通常并不知道你是多么富有而已,这个内在的自我,或者灵魂,或者心灵中,储满了你所需要的一切;没有一样东西需要向外寻求”。

所以,佛教的修行中,相信自我、肯定自我、回归自我、反省自我都是非常很需要的,我们要回到自我才可能开启大悲大智的佛性。但是,回到自我并不是否定佛菩萨的力量,我们把“自我”与“佛菩萨”做一分别,乃是站在一个相对的层次上,如果能超越了相对的层次,就没有“自力”与“他力”的分别,因为超越了相对的层次,佛菩萨与众生还有什么分别呢?佛菩萨是我们自心之流露,我们又何尝不是佛菩萨的法身呢?我们心里可以涵藏无数的佛与菩萨正如佛菩萨的心中有无量无数的众生一样呀!

从铃木大拙眼中的佛相,我们看看寺院里的佛相也可以得到许多启发。我们看到每一个国家的佛像都不同,印度佛像是印度人的样子,日本佛像是日本人的样子,中国佛像是中国人的样子,这是因人种不同,人心里的佛也不一样。

在时代的流变中,我们看到唐朝的佛像多胖大稳重,宋朝的佛像则纤细温柔,每一代都有很大的不同。我家里供奉了两尊观音菩萨,一尊是仿宋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一尊是藏人铜铸的“十八臂准提佛母”,他们的长相就很不同了。这使我们理解到,所有佛菩萨相貌的呈现都是以自己为本位,并相信自己本来与佛无异,可见心外有佛不是大问题,心内无佛才是大问题。心内若有佛,佛不管以什么面目存在着,又有什么要紧呢?

我想起佛陀在幼年时代曾说过:“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当时被预言成他将是统一全印度的圣君,可是后来舍弃王位,证得佛道,因此,这唯我独尊的“我”应该重新思考,这个“我”是佛陀在代众生发言,天上天下哪里有什么比得上真实的自我呢?这个“我”是禅宗“自性”、“无位真人”的我,也是密宗“即身成佛”的我,也是净土“自性弥陀”的我!密宗的修行方法里有“本尊法”,意即任何人观想菩萨的本尊,最后就会“本尊现前”,知悉自己是本尊的化身,则了透到本尊与自我无异,修观音法的人最后是回到观音,修文殊法则回到文殊,修地藏法则回到地藏。这使我们知道自身中就有百尊,是自力与佛力的感应道交,这种修行方法是多么动人呀!

当我们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几个字,想起本师释加牟尼佛的慈悲与智慧,自然而然就生起自信的庄严与雄大的气概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林清玄文章列表

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挂碍

当知一切法凡是有形有相的、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都叫法...

你只要不随妄转,就有救了

我们不能在因缘所生的一念心识去跟妄想对治,你不是它...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禅堂里是讲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好讲的,扯来扯去是消磨...

离尘无体,你的心跟谁借来的

在楞严经中,提到离尘无体的概念。佛陀对阿难说:若以...

临终的时候,拼的就是决心了

佛陀对我们面对五阴魔镜的一个很重要的开示。他说 然彼...

我的这颗心到底是哪个「心」

问: 我深信大千世界是依心而成的,可是哲学中提到两种...

佛心与众生心都是一个心体

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

怎样才算是真信佛

【原文】 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任何境界都不能住,一住就是生死

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在当下一念。任何境界都不能住,...

百千万劫难遭遇——人身难得

那么有没有的来的话,我们这里再给大家点及一下。首先...

女人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活得漂亮。无论什...

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师父说:你们知道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吗? 就是回家孝...

【佛教词典】贯穿损减边

【贯穿损减边】 p1028 瑜伽八十卷三页云:云何贯穿损减...

【佛教词典】人间

(杂语)住于人界者。即人类是也。法华经法师品曰:生...

答非所问

世间各行各业,各人有各人的智识和经验,智识有累代传...

断除业力的相续,尤其净土宗更重要

外道,我们看经典上,尤其是《阿含经》,其实它这个外...

你这样去想,心惊胆战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

障碍我们学佛修道的五住烦恼

苦与乐是没有一定分界线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何谓...

念珠有哪些意义

佛教中的念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于称名念佛或...

【推荐】不要低估无始劫来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

禅宗里的无念是怎样一种境界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六祖慧能大师《坛经...

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

受人尊敬的阿难尊者,王舍城人氏,为刹帝利种姓,为斛...

口说爱语可助我们摄化众生

善护口业,不出恶言,可令我们内心保持清净无染。口说...

昌臻法师《以戒为师》

结夏安居是佛陀传下来的,利用夏季三个月时间,不外出...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今天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

我们在吃掉世界

就在我们生活着的城市,每天,在无数的饭店酒楼,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