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吃水果也有大学问

2011/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吃水果也有大学问

入秋后,一批又一批秋季水果源源不绝地推上市面,而且水果的选择又多。加上秋季天气干燥,吃一些清甜润喉的水果最滋润。不过,秋季虽然水果多,但是俗语说“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大家在吃水果时也要节制一下。

刚一入秋,秋果便源源上市,品种繁多,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医食兼优,人人想先尝为快。但是,吃秋果并非多多益善,如果过食或暴食亦会致病,诸位在“大饱口福”时切莫轻视。

苹果:果汁可止泻,空腹吃可治便秘,饭后吃能助消化。但是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摄入过多不利于心、肾保健,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肾炎、糖尿病者,切忌多食。

梨:具有止咳、化痰和清燥等作用,对治咳喘、风热、咽炎等有良效。因性寒,脾胃虚寒、口吐清涎、大便溏泻者应慎食;又因含糖量高,过食会使血糖升高,故糖尿病者少食。

柑橘:内含大量胡萝卜素,入血后转化为维生素A,积蓄在体内,使皮肤泛黄,即导致“胡萝卜血症”,俗称“橘黄症”,继而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综合症状。患“橘黄症”后,应适量多食植物油,并多喝水,以加速其溶解、转化和排泄。

柿子: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C和鞣酸,营养丰富,有降压止血、清热滑肠、润肺生津等功效。但内含大量柿胶酚和果胶,与胃酸相遇会凝集成纤维性团块,即“胃柿石”,导致胃脘疼痛、消化不良。又因果胶有收敛作用,故便秘者忌食。此外,不宜空腹服用,更不宜与螃蟹、山芋等同食。

石榴:含大量果糖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味甘性温,为湿热类水果。石榴对痢疾、脱肛和咽炎等有疗效,但体虚阴虚燥热者慎食;泻痢初起、有湿热者也不宜吃鲜果,即使常人也不宜多食,多食伤齿,且使人厌食。

菱角、荸荠:许多人吃生菱角用嘴啃皮、吃生荸荠不削皮,这样不经高温消毒杀菌,很易感染上姜片虫病。姜片虫虫体肥厚,在显微镜下观察极似切下的姜片,入人体后寄生于小肠内,导致营养不良、消瘦和贫血等,对小儿危害更大。再则两者性寒滑,常人也不宜多食;脾胃虚寒、便溏腹泻、肾阳不足者均不宜服用。

板栗:含淀粉、蛋白质、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味甘性温,甜糯爽口,有“千果之王”和“木本粮食”的美誉。板栗有益气补肾、健脾补肝、调理肠胃之功效。中医称其为“肾果”,尤适肾病者食用。但板栗坚实,生食难于消化,熟食易滞气积食,一次不宜多食。板栗有安肠止泻作用,便秘者忌食,否则会加重症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忘了这些,会使你年轻

一、忘掉年龄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

鸡蛋真的很有营养吗

很多人认为鸡蛋是人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每天都要进补...

10种易患癌症的人群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可能患上癌症,但是,经美国科学家...

红豆的营养

吃了半辈子红豆,你知道红豆都有啥营养吗?有人用红豆...

要想健康长寿,生活起居和性情都要注意

古人说过:若要小孩长得赞, 要带几分饥与寒。从前乡下...

玉米怎么吃最营养

1、玉米熟吃比生吃更佳。烹调尽管使玉米损失了部分维...

久坐不动对身体的危害

引导语: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最新报告显示,全球...

失眠该怎么办

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孝顺自己的父母?

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直以来,...

从敲门声看出你的修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曾提出过一个公式:信...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够更深层

我们在心中能够受持常住两个字,就能够远离三恶道。常...

修行最怕错用心

【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

【佛教词典】我法二执

于诸见中,起于我法二执,于诸我执,略有二种:    ...

【佛教词典】忏悔得安乐

亦名:忏悔则安乐 含注戒本·戒经序:“若彼比丘忆念有...

本焕老和尚:佛教与慈善事业

诸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救度一切众生。我...

不必另择一所,家庭便是道场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

定时定点去放生,这样如法吗

问: 现在很多地方上的念佛团队会定时定点去放生,但...

离心之外,无别有法

问:世间染法,有贪瞋痴为所治;出世净法,有戒定慧为...

法供养的内涵意义

在诸种供养当中,法供养最为第一。那什么叫法供养呢?...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住」应作何理解

问: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为...

一天至少要有1小时独处空闲

《广论》云: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这个部分...

教育子女应当从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

忏悔时当发七种心

北齐天平年间,有一居士,四十多岁,前来礼拜禅宗二祖...

让地球休养生息

日本大地震和连续的余震,让人们不由得不将关注点转向...

何谓「三法印」

印者,印定义。法相楷定不易之义。内外之分,真伪之辨...

李炳南老居士《常礼举要》

(一)居家 一、为人子不晏(晚)起,衣被自己整理,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