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太虚大师:以佛教的道理来使人类进步

太虚大师  2011/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导语:

不明佛教真相的群众心理建设人间佛教,要先从普通一般人的思想中建设起来,故须把群众对于佛教的普通观念,略略的解释。佛教到中国,虽近有二千年的历史,差不多穷乡僻野,都有佛教,而于佛教的真相,却犹不能明了;故佛教的精神及力量,亦不能充分显发出来。但群众对于佛教的观察,可以在戏剧和小说等表显来看;戏剧是乡僻妇稚都能知道的。本文太虚大师阐明人间佛教,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

一、可分下列的数种观点:

1、神异的:民众中对于佛教信仰崇拜的,他们大抵看佛教是很神怪奇异的东西。例如图书集成,即将佛教编在神异典中。既看佛教是很神异的,故看代表佛法的和尚也是如此,就以济公活佛、疯僧等种种神通为崇仰;又以为和尚是在山中打坐而修静功的,或有念经度鬼等能力,及有看相、算命、卜课、懂地理各种本事,晓人未晓的过去未来事件,故对于佛教与和尚都看做是很神怪灵异的。由此而信仰佛教,佛教的真相即因之被蒙蔽了。

2、奸盗的:在别有肺肝或盲目反对的人,对佛教怀着憎恶的意思,而对于代表佛教的和尚,遂以为都是奸邪、盗骗的东西,例如现在的火烧红莲寺等等的电影之类。对于佛教作这一种的看法,那末、佛教的真相就愈加看不见了。

3、闲隐的:有许多人望着佛教和代表佛教的和尚,生羡慕心,即看做佛教是清闲隐遁而可羡慕的,故此以为佛教是清净寂灭而和尚是无所事事的。由此、致有一类人,都谓待我把家务世事了过之后,乃可来作佛教徒的误认。

4、朽弃的:又有存着轻蔑心理的一般群众,以为佛教是世界最没用的东西;而代表佛教的僧尼,都是穷苦没有饭吃或父毋算定是苦命的孩子而送出家。如此,等于社会淘汰下来的一堆垃圾,故对于佛教徒是可哀愍怜恤的,因而布施等等。由上观之,即由中国人民看作佛教是神怪、奸盗、闲隐、朽弃等,把佛教底真相蒙蔽。若要佛教真精神表现出来,须将神怪等等的烟幕揭破,然后才可见到发达人生的佛教真相。

二、佛教教人的报恩伦理

现在进一步,先将佛教教人做人的道德,略略解释。心地观经上说有四重报恩伦理:

1、报父母恩:以人类的生存,比其它动物来得艰难。譬如一个小孩子,须在母胎十月;生出后由婴孩而童年而青年,又须父母的抚育。不若其它动物,如鱼、虾等遗子后,即可不管;而人须由十余年的教养。故一个人的成人,须由父母费去很大的辛苦劳力。所以佛教教人第一要知父母恩,报答父母,亦即世间所谓之孝道是也。

2、报社会恩:以人类生活上衣、食、住、行的需要,不但是依赖现代的社会人群,且有藉于前辈遗留下来的业绩。故我们一日的生存,皆赖上至千古,下至全球的力量供给,故须知报社会恩,即众生恩。人生在世界,不是个人的存在,由要报社会的恩,才有所谓仁爱之德也。

3、报国家恩:因为我们虽由父母的生育,社会的扶助,但倘有天灾、猛兽的侵害,或以强凌溺、以众暴寡的等等欺压,演成内匪、外寇的人祸,就要有国家的组织,以有秩序的协力保障全国人民的安全,换言之,即由国家政治、法律、军警维持人民的安宁。故应知报国家的恩,人人爱国,先办国群的公共事业而后治其私业。

4、报圣教恩:然以上三义,犹不过做一个庸庸以生、碌碌以死的平常人,而未有导人生向上改善,发达无穷的不朽精神,犹未免要与草木同腐。因此、对于古今中外贤圣的教化,应知有使人类精神向上的恩德,而各种圣贤教化中,即有佛教;而观察佛教在一切圣贤教化中,有其它的圣贤所没有的特点,由此我们乃生起信仰恭敬的心来。以知恩报恩,即为成人的道德行为,亦即为佛教切近教人实行的道德。

三、佛菩萨不是鬼神

普通人信佛菩萨,以为是同鬼神一样的,这是大大错误的!佛是天竺──印度──的话,此云觉者,与中国圣人的意义略同。故佛非宇宙万有的创造者,亦非宇宙万有的主宰者,乃是宇宙万有实事真理的觉悟者;将佛亲自所觉悟的道理,如实说出来,而使人也依之去行,便是佛教。再说菩萨、普通人以为就是偶像,其实并不是这样!梵云菩提萨埵,此翻为求觉的有情众生,即随佛修学、立志成佛的佛弟子,故皆与普通所谓鬼或神不同。中国通常所谓的神,即是天神、地祗、人鬼──人死之后为鬼,所以神是聪明正直而在冥冥中主宰人类祸福的。然依佛教解说起来,神、鬼是六道中的鬼道、神道,生死流转,轮回苦海;而佛是圆满觉悟已远超于彼岸,即是已能自觉觉人,故与鬼神迥然不同。所以、佛是使人觉悟而趋向光明的指导者。若信佛不明佛之真相,虽信佛教亦不是真信。

四、善堂的慈善家最好能信佛

中国如汉口、上海等处,多有善堂,能做慈善的事业,此皆是已有了向上好善心的。他或有信仰的神;或静坐炼气而修精神,或做慈善功德而希望生天堂的果报。论其以慈悲恻隐的心肠来做慈济事业,也即为佛菩萨济生度人的基础。但这种世间善事,虽然功不唐捐,若不能信佛学佛回向菩提,亦祇是有限的功德,或转世来做一个好人而生富贵家中,或也能成仙生天。若由佛法看来,都是有限量而不究竟的。若明了佛法而去做善业,即将有限的福德成为无量的功德了。譬如山沟中的水,只能够在牠小范围内──溪涧,就不能够流注到江海中去,便不能周流于全世界;这是一个浅显的譬喻。佛菩萨证明小则一草一木,大则无边世界,都是其来无始,其往无终,无有边际,无有穷尽。平常人所谓佛法无边,其实佛法无边,并不是另一种的东西;明白了佛理,随作一事,便都成了无量无边。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云: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无量。做善事而能信佛,如一滴水放于大海,便等大海一味。因此、善堂的人最好能信佛!

五、从事正当职业无碍于学佛

佛法并非隐遁清闲的享受,而教人不做事的;应对于国家、社会知恩报恩,故每人要做正当职业。因为不正当职业,如发生害命,败坏社会风俗等等,这是不可以做的。如何是正当职业?如农、工、商、学、政、法、军、警等。军队保护国家安宁,警察维持社会治安,这些都是正当职业。而学佛不但不妨碍正当职业,而且得着精神上的安慰,做起事来,便有系统而不昏乱,在平常人做不了的事,若学佛就能做了。明白这种道理,佛法不离世间法,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若能如此学佛,方称为真正学佛。

六、佛教的一个经济办法

世人往往以为佛教徒都是寄生虫,是社会分利分子,以为只有消费而不生产的,这是因为他们只以寺院的和尚来作佛教徒的代表;其实佛教徒不止是寺院和尚,而寺院不过是教化的机关,和尚是教化机关中的办事人而已。讲到学佛,并不是教人都去做和尚,要知道和尚不过是修养高上的人格,来化导社会罢了。经济学分为三种:一、是生产;二、是消费;三、是分配。生产、消费都容易讲,所难者就是分配;现在社会的不安,也是由没有分配办法。依佛法简单的说明,有一部大乘心地观经上,曾教人把产业分配为三分:一分拿来做生产的资本;一分拿来做本人及家属的生活消费;一分拿来做救济穷苦 、 宣扬圣教,及各种文化、慈善、公益等事业,使人类盈虚调济而有无相通,享受均等公共的幸福。若照这样,人类阶级斗争,不会发生了。现在资本主义拿十分之九来做资本,成为社会特殊的阶级,致生阶级斗争。其实人生,只要有衣、食、住、行就可了,要很多资本堆积起来作什么?

七、经济史观与缘成史观

经济史观、就是唯物史观,他以人类社会的政治、宗教等等,皆以经济为基本;若经济一生变化,社会的一切随之而起变化。现在讲社会各种史观的,有十余种派别:有讲地理史观的,有讲文化史观的,有讲宗教史观的。但此等皆不知事物之完全之底细,依佛法来讲,每一事物,皆是众缘所成,谓由众多关系而成一事物,所以社会并非简单的缘因使他发生变化。试问若社会变化但由经济而起,则经济变化又由何而起呢?现在讲社会学的,单欢喜讲经济史观;真不啻痴人说梦!那知佛教的缘成史观,此经济史观要透澈明白的多呢。

八、辨证法与诸行无常辨证法

是现在时髦的一种流行学说,源出希腊哲学吉拉额来图,见宇宙万事万物,时时刻刻在变化,以有无相反相成而起变化,每一事的统一,不过是相对的统一,常在矛盾的变化中。到了德国的黑智儿,始确立了辨证法;但由绝对观念发展为矛盾变化,还要进而成为绝对的观念。不久,又出了一位马克斯,把黑智儿的绝对观念代替唯物观念,拿唯物来仿基本条件,谓社会都是在物质经济上,分成对立阶级而门争,进化;最后、无产与资本斗争,变成无产社会,方没有变化。所以、马克斯的辨证法,起头与终结,都不是辨证法的。又或以辨证法是一种逻辑的三律:一、同一律;二、矛盾律;三、因果律。辨证法亦仍为此思想律所规定。所以辨证法在佛法看来,乃是对于宇宙人生的诸行无常律。行是流行变化,万有都是无常不息而不永久的,譬加人从小孩变化到壮老到死亡,由无而有,又由有而无。人类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万法皆空,生住异灭。但在佛法、此不过诸行无常的一条原理而已。较辨证法透彻的多。此外尚有诸法无我、有漏皆苦等原理,便非所知了。

九、最新的科学与佛学:

中国人近来对于科学,有反对的、提倡的,但无论怎样,多是以西洋十九世纪的唯物科学为科学,不是西洋最新的科学。从化学来讲:凡一物质,皆从分子而成,分子由原子而成,一地球可算出由若干原子构成。而最新发明原子,亦由电子构成,如八大星行围绕太阳一般,空隙比实际多;又进而发明量子,成为无质的力。从前化学、物理分开,到此分不开了。这种力、也可说他是精神的,而近于佛学的一种议论。又在物理上的相对论,以空间、时间、主观各种关系成为某一物象。譬如一张棹子,立在各方面所看不同,这是近于佛学的缘成论。再就生物学讲:最近广东中山大学教授罗广廷试验的结果,把达尔文的进化论根本推翻,而近于佛法的业感论。所以、现在最新的科学,已不是唯物的,而是与佛法相符了;然佛法历万古而常新,亦非新时代的科学所能及!

所以,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太虚大师文章列表

佛教经典不能随便增减

佛经所诠释的真理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不会随时代的变...

【推荐】不学佛的人对佛法存在怎样的误解呢

不学佛的人对佛法存在怎样的误解呢?有一次,一位不信...

被现代人「整惨了」的和尚

赤裸裸的戏谑 用什么方法整的?答:文艺作品。 大家看...

附体的仙是造什么业才得这种果报的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佛弟子应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问: 佛弟子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慧律法师答: 不...

真正的大神通是什么

一般人学佛修道是假的,喜欢玩神通是真的,大家都求先...

佛教对地理风水的看法

佛教对于世间万象,都有深入的观察,了知天有天理,地...

令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佛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南怀瑾老师:学佛后对鬼神也应该和善恭敬

我们年轻时学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

持戒的人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持戒呢?持戒就是一种警觉我们心念的功能,一种...

念佛人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

一、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

旋转六根的功能而归于六根的根性

云何现业? 什么是我们生死的业力呢? 癸二、答释 ◎脱...

【佛教词典】出离制立

【出离制立】 p0482 瑜伽六十九卷三页云:复次略由五处...

【佛教词典】九品莲台

谓九品往生的人所乘坐的莲台。念佛人临命终时,西方圣...

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

在生活中修行,红尘中历练

人常问如何修行,要用哪个法门去修行,孰不知在生活中...

横死可以往生吗

问: 一个人有信愿行三资粮,不管佛号念的多与少、功夫...

福报不够,干起坏事无比顺利

真正有福报的人,在做不如法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不...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

人生路上,请远离这六种人或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

不肯仗佛力了生死,怎能不反思

参禅一事,不是小根基的修行人做得到的。即使大彻大悟...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以虚空做佛事的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又译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菩萨,密号库藏...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

宗喀巴大师要我们修无常观,分三个次第: 第一个思惟今...

佛教徒应择正业而活命

古代印度,人被分成四个等级,但有一种众生不在这四种...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

首先直接的益处,由于相信阿弥陀佛,由于愿意往生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