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看看你学佛之后是否走对路

2011/1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

2.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时,因受因果或业障主宰,慈悲心会暂时消失,否则应该是学佛愈久,慈悲心愈大才对。如果慈悲心没有增长,你一定要去反省学佛是否有问题发生。

3. 如何查觉到慈悲心呢:当别人污蔑你或骂你或讲你不好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原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能够很自在的坦然面对他们,还是会十分的生气。

对别人的过失或占你便宜是否会耿耿于怀,或是会原谅别人。一般学佛学的愈好的人,愈会原谅别人,对别人的过失不会太放在心上。

比较潜意识的第一念:也就是面对问题的第一个反应,如看到蟑螂突然出现,会不会拿起拖鞋就打下去,这是第一念,第二念才是学佛的人不该杀生就算了,如第一念想打,表示潜意识没有慈悲心,或慈悲心不够,如第一念是不伤他由他去,慈悲心就较好。

是否会自然的去吃素:很多人吃素是因为身体健康或学佛不能杀生,这种吃素就与慈悲心无关,若看到众生的肉会不忍心吃他而吃素,代表慈悲心有进步。

二、杂念是否减少

1. 刚开始修行的人,对外面的杂音会造成你的杂念,会干扰你的修行,但修到好的人就不会,杂音根本影响不到你,这些干扰对你根本没有障碍。

2. 若平时没有好好的念佛,没有好好的持咒,定力不好,对外在的感扰没有办法排除。如果你很努力的修行,一般念佛念了三个月后,会有能力抵抗外面的杂音,你会感觉这个声音好像不是这个世间的,那你打坐时,外在的影响就非常小,你自己也会感觉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你一定要慢慢有这种状况,才是表示你有进步,要做到六根离六尘,是完全没有看到任何东西,耳朵听到的非常少,慢慢的就都听不到了,坐的也感觉不出来,才是脱离尘境的第一步,脱离尘境才是进入天界的层次,如果做不到还是在人界。

3. 再来是内心杂念的掌控,要不随不制,你没有办法压制杂念,你压制杂念,你又多了一个杂念,压制杂念也是一个杂念,也要不随,一有杂念,要马上拉回来,好好的念佛或持咒,或是观空。

4. 你在修行念佛持咒时如果能做到不随不制,久了以后就能够掌控你的心,外面的干扰、念头完全不会影响到你,你也不理会他而做自己的事,这就是自在无碍。

5. 你要常观照慈悲心与杂念,若这两点都做的很好的话,学佛一定会进步的很快,而到很高的层次,同样的对外面的因果、业障,你也会有能力掌控而不会被牵著走,你的自主性也会非常强,你修行成功的机会就大,这两点要好好的常反省,如果修行非常久这两点都没有进步,表示走错路,大概不是贪福报就是著相修行。

三、定力是否有增加

定力就是一个人任何时间都不散掉,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保持你的禅定,能约束你的心,不论外面有多放逸,你都能经常保持禅定,数息、念佛、持咒,心不会放逸。

四、心胸是否开阔,包容心是否增加

1. 一个人之所以不能包容别人,是把世间东西分的太清楚,都有我相我执,自己的利益摆第一位就无法包容别人。

2. 修行好的人知道众生有各种习气,例如某人看起来很骄傲不太理人,就认为这种人不好,但他也是众生,骄傲不理人是他的习气,也是一类人,与你不同类的人而已,也不见得坏到什么程度,你要有这种想法,你就能包容他,这是属于慧的层次。

3. 有些人做事的方法与你不同,或是长相比较丑一点,你就看他不顺眼,其实他也没有碍你什么事,你要当他是一类众生而包容他。

4. 大的包容心是无所不包的,像菩萨一样,对各类的众生都能包容,学佛要愈学心愈开放,愈来愈宽大,能包容的愈多,对世间能够观到如梦幻的成就,包容心就会很大。

五、对世间各种欲望是否减少

学佛学得好的人,世间的欲望会愈来愈低,出离心愈来愈强,对世间很多东西会像梦幻一样,不会去著它。

六、智慧是否增长

如对各种迷信、诈骗、非佛思想、崇拜等是否能够妥善处理。

七、对佛菩萨信心是否增加

心中是否认为真有佛菩萨。

如果以上这七点能够做好,一定是非常高层次的修行者,慈悲心可以慢慢训练出来,定力杂念要修好几年才会进步,你可以在日常生活里面每日做一点两点,战战兢兢的修行,希望能早一天了脱生死,真正修行到比较高的层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问: 为什么精进修时,反而比平淡修时易出业障呢? 宏...

不信佛念佛,自恃聪明者可悲

有些人信佛,但是并不常常念佛。有些人信佛,平常不念...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 别不平、莫抱怨...

【推荐】透过佛法的熏习,加强我们的能量

今天是我们中国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说我们即将面临一...

我们信仰的是三宝,不是信仰哪个人

如果菩提心没有生起来就很容易退转,这是不变的信仰。...

系缘念的念佛方法要怎么修

大家都知道我们念佛的方法里面有一个叫做系缘念,这种...

学佛后为什么更倒霉了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瞋恚...

【推荐】除了念佛外,调伏烦恼也是非常重要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人,穷尽一生地努力修学,主要的目标...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不受无明妄想的干扰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

本焕老和尚:禅七开示

(2007年1月9日至2月5日,深圳弘法寺举行禅七法会,本...

惟贤长老:人间佛教就是以做人为主

人间佛教就是太虚大师最早提出来的人生佛教。信仰佛教...

静坐的利益与方法

静坐的利益 静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对于身心健康,确为...

【佛教词典】一字顶轮王经

凡五卷。又作一字经、菩提道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菩提...

【佛教词典】心生

问为一切心无间一切心生耶?为有各别决定耶?答有,今...

白露节气的养生方

白露适合于养肾,古话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

毒草之譬喻

过去一个国家,有树木参天的大丛林,住了一位特别的树...

「人生三很」及出路

今天我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人生三很及出路。与大家分...

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从寺院弘法利生的重大作用看,至少具备如下六个方面的...

佛教的忏悔方法有哪些

佛教里面说忏悔的方法,有说两种,事忏和理忏;也有说...

婆媳相处之道35忌

(1)不要和婆婆争老公。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

如何劝导病人临终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第三课 瞻视病人甲三、说法敛念 说法敛念 是关于如何...

佛法解决人生三大问题

人生所要面对的有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对于每一个人来...

自我激励,思惟暇满难得

第一个,人道的暇满。 就是说,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当中...

不准时的公鸡

从前,在波罗奈国的西北地区,有一位全国闻名的老师,...

星云大师:小,不能忽视

一般人皆贪多求大,即使在目前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世人...

在坎坷路上走,才能磨练心志

寺中有一个小和尚,从小就在这里出家,是寺里的众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