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法门的殊胜

界诠法师  2012/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法门是非常的殊胜,因为我们这些众生对参禅、学密、学教都不能行持,都不能去做,释迦牟尼佛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这么一个殊胜的法门,阿弥陀佛在十劫以前已经成就,在无量劫以前发的愿已经实现,已经往生到那里去的众生无量无边。如果你对这个法门再持怀疑,那你就是没有救了。念佛一天要念多少呢?没有一个定数,阿弥陀佛那里不是贸易公司,不做交易的,往生的条件,阿弥陀佛说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说乃至一念都可以往生,只要至心信乐,发愿往生,具足信愿,只要一念都可以往生。

这一念就是哪怕天塌下来也要往生。净土法门所讲的一心不乱和其他法门所讲的一心不乱不太一样,无论怎么样,我都要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心不要变,就是一心不乱。有些年轻人,别人问他修什么法门,他很不好意思的告诉人家说:我业障重,念念佛啦。要知道,念佛是无上的法门,上至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他们都念佛求往生,很多祖师大德都求往生,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个法门至上、至下都可以念,这体现了阿弥陀佛的普度众生的大慈悲愿力,“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就是这个愿力第一。

念佛要欢欢喜喜的念,不要愁眉苦脸的念,但是心要悲悲切切的,知道这个世界苦啊,所以恳切祈请阿弥陀佛接引。念佛身心世界一切的妄想、挂碍都要放下,别想着儿孙了、存折了,就是为求生极乐世界而至诚念佛,赶紧求往生,见阿弥陀佛,悟无生法忍,乘愿再来。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包含了一切的道理,不要动摇,不要怀疑,至心的念,至心的发愿,每个人都可以去,乃至五逆十恶的众生都可以去,只要信愿具足,一定要好好的念,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印光大师教「摄耳谛听」念佛

印光大师认为,世间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如能谛听自己...

参禅与念佛是一件事

参禅与念佛,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

不能只欣求极乐,还要能厌离娑婆

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养信愿,所以它是三资粮。...

大安法师:十种念佛方法

至于念佛方法,净宗经典与历代祖师大德提供了诸多繁简...

单提一声佛号

大家来打佛七,事先一定有所准备。七天之中,一切放下...

印光大师开示佛七:打七该怎么打

临近年关,各大寺院都陆续开展起精进办道的打七修行。...

不要忽略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

我讲一个念佛的公案给大家参考,这个公案出自《念佛法...

念佛三昧摸象记

原文 岁在丙午, 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缘, 修习...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自修佛十力

自修佛十力,这是佛成就的大智慧境界,现在菩萨发无上...

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

心无形故,力最无上

《金刚三昧经》云:大力菩萨言:何谓存三守一,入如来...

【佛教词典】依止尸罗

从是已后依止尸罗。释佛经中护身等义。云何名为防护身...

【佛教词典】一觉

(术语)与觉同。即一悟也。金刚三昧经曰:诸佛如来,...

可以来代替「肉」的七种素食

黄豆 黄豆中的蛋白质,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

莲池大师警策大众的八条重要开示

一、我未出家时,对于不仁不义、无礼无智的事,即使别...

六妙法门要怎么修

云何由念如实观察入息出息。入息就是吸气,出息就是呼...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问: 因为家里人反对,所以总是要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

佛门乃第一福田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

极乐众生如何做到同时去多处佛那里供养

问: 法师讲过,极乐世界一人去供养佛,可以同时到多处...

印光大师综述念佛人的种种误区

一、修净土者应当修学的经典: 《印光大师文钞》中摘...

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之愿

原文: 净土法门,以深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

星云大师《如何正心诚意》

人与人相处,总希望留给别人好的印象,让别人觉得我们...

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不必带到心里来烦恼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

你所选择的环境,对你善根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你研究唯识,就知道众生的悲哀在哪里──种现相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