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非干我事》

圣严法师  2010/09/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仰山慧寂禅师问沩山灵佑禅师:「百千万种现象一起来的时候,该怎么办?」沩山说:「青不是黄,长不是短,诸法各住自位,非干我事。」

许多问题都是围绕著「我」而产生的。人间的凡夫不可能离开「我」,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我」。「我」需要、「我」不要、「我」喜欢、「我」讨厌……凡事不论内外大小,都是跟自己发生关系以后才来得重要,若跟自己没有关联就无所谓。

不过,我的事虽然最要紧,却也最让自己困扰;而因为有「我」存在,把他人当做对象,一切都从自己立场出发与别人相处,也就困扰了别人。对称心的对象想占有他、利用他,不顺意的想对付他、抗拒他、离开他。这些都是围绕著「我」而产生的身心行为反应。

这种情形好不好呢?从一方面看,如果没有「我」的观念或自我执著,几乎无法生存,因为衣服不用穿了,饭也不用吃了,生病了也不用看医生了。所以,基本上,「我」是有用的。但是,也就因为有这么一个「我」,困扰不断产生。这是一般人的情况,而禅师们又如何呢?他们既能活下去,又不干扰他人,也不困扰自己;知道如何处理自己、处理他人。

在此禅语中,仰山禅师问沩山禅师:「百千万种现象在你面前一时出现,怎么办?」若是普通人就乱了,就像身陷兵慌马乱之中。我们这个时代如此混乱,怎么办?我们这个环境,比如纽约、台北等大都会,如此壅塞杂沓,又该怎么办?这里说:「青不是黄,长不是短。」青的就是青的,长的就是长的,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一般人在处理的当时,诚然免不了困扰和阻碍。

以交通壅塞为例,红绿灯故障,交通警察不在现场,你挺身去义务指挥,可能还挨「指挥不当」的詈骂。不过,骂归骂,你依然一辆一辆来指挥,自己终于也可以上路。别人所骂的话你听得清清楚楚,不过,「非干我事」。你所做的事跟他所骂的内容毫不相干,他骂他的,你做你的。赞 叹你的人当然也有,不过,你只是做了你能做的事,把事情处理掉而已;不是为了他人的赞叹,也不自认有功劳。

我曾跟很多人说,要时时存著这样的观念:「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没有事。」因为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所以我去帮忙处理。而处理不是为了我,所以心中无事,但还是经常在为别人做事。这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好处,至少不会困扰自己、困扰他人,并且进一步为许多人解决困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云居山博雅老和尚的外三件、内三件

博雅老和尚在云居山打七出定回来后,一个小和尚跑去求...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

圣严法师《好事多磨》

俗话说:好事多磨,成就一桩世间好事,尚且要费尽心力...

圣严法师《懂得放下,才能自在》

问: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

禅修中的四个「拐杖」

很多人想禅修又怕禅修,有的人甚至怕在禅修中走火入魔...

圣严法师《最好修学哪一宗?》

在前面已经说过,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是由于学佛者的根...

修学佛法必具的三项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暂,知道国土危脆,却不知道...

只要话头得力,不拘动静,自然不被他转

问:古人云:参究,在搬柴运水行脚处参。今之学者,要...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跟工作压力说再见

我们做事情要有效率,但并不是急着追求效率,面对工作...

圣严法师:在忙中起了烦恼时的禅修

现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头的流浪汉,以及好逸恶劳...

智慧与福报

一、福慧双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报,但是有福报却不...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佛教词典】如法爱染

(修法)修法名。如法为如法如说之意,称美之言。如如...

【佛教词典】法尊(1902~1980)

Fazun   现代中国僧人。俗姓温,字妙贵。河北深县人...

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理论依据

中国佛教能够经得起二千多年的历史考验,并成为中华文...

不同部位的皱纹暗示着身体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大,脸上长皱纹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并不...

什么是加持,加持是如何发生效用的

问: 什么是加持?什么是气场?加持是怎么发生效用的?...

爱的分配法则

从前,战乱频仍,到处是难民。在长江中游北岸有一座安...

修行中断的原因何在

一是环境关系中断,假使这个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

职场中的「儒家五常」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儒家五常影响中国几千...

众生堕三恶道中,佛菩萨为何不来救拔

问曰:若有十方无量诸佛及诸菩萨,今此众生多堕三恶道...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

星云大师《如何进入佛法》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各位同学: 今天是...

梦参老和尚讲《修行》

第一讲 学三皈依 诸位道友!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

怎样教育孩子成为阳光孝顺的人

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

佛,是有灵的

丰子恺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佛无灵》,曾载在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