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永怀成就众生的弘愿》

圣严法师  2010/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悦众菩萨就必须要具备这样的精神。有很多人跟我讲:‘师父啊!我还小,我懂得太少了,我没有力量,度众生的事,师父你去度啦!我没有办法,我什么也不会!’

请问诸位:会不会念‘阿弥陀佛’?只要会念就可以度众,如果连阿弥陀佛都不会念,也能用一颗随喜的心,但愿众生都能学佛修行,都能得利益,这也是度众生的一种方法。

过去的无量诸佛,都是先发愿度众生,并且到苦难中救济众生,做众生的慈航,成就一切有缘的众生,最后才成佛的。例如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因地也是发了四弘誓愿,到了最后一生,看到众生有生老病死苦,为了众生能够离开苦才去修行,当他找到离苦的方法和观念后,便依此开始修行,然后成佛。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他之所以成佛并不是仅仅在这一生中的人间修行就成佛了,而是在过去无量劫中发愿度众生,修行菩萨道,利益众生,广结人缘,经过无量生的修行到最后才成佛。因此初发心是为了度众生,最后成佛也是为了度众生,所以说度众生是最可贵的。

诸位悦众菩萨们有人会认为,度众生是师父的事,与我无关。其实,各位都已经度了许多众生。就如在座诸位菩萨都不是我到你们家中一位一位度来的,你们各有不同的因缘来亲近三宝,亲近法鼓山,成为法鼓山的悦众,每个人都各有因缘、各有其它菩萨把你们度来的。所以不要说自己不会度众生,你们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度众生。诸位一定要有信心。

有人说我们这个世界上,非常糟糕,已经没有希望;又认为:‘如今人心险恶,自私自利,害人又害自己。’但是我总认为:‘毕竟坏人还是少,好人还是比较多。’而且就是因为世界上有一些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损人不利己的人,所以更需要佛法。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叫作‘五浊恶世’,所谓五浊恶世就是有不少犯罪的恶人,即使不是恶人,心中都会多多少少有不好的念头,有不少的烦恼心。

我们既然知道众生愚昧、没有智慧,就更需要用佛的智慧和佛的慈悲,为这黑暗的人间带来一些希望,送一些温暖。众生是永远度不尽的,但是成就众生的弘愿是永远需要的。在我们这个地球还没有毁坏以前,只要还有人存在,就永远需要佛法。而且正因为有人需要佛法,菩萨才有工作可做,所以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要失望,永远要发愿,不但是今生做悦众菩萨,来生还要做悦众菩萨。而且更进一步要感谢大众让我们有做悦众菩萨的因缘,就这样,众生一个一个的离开火宅、离开苦海,但是这一批离开了,下一批又来。

诸位菩萨都是被佛法超度了的人,你们被度了以后,还会有另外一批人来,由你们来超度他们,你们超度了他们,其它另外一批人又会再来了。在这个过程之中,悦众菩萨将是受益最多、成长最快。所以我鼓励法鼓山的悦众菩萨要发悲愿心,要珍惜、利用每一个因缘,以感恩慈悲的心对待每一个因缘之中所接触到的众生,用佛法的智慧、慈悲,为他们祝福、奉献,使他们得到利益,我们因而成长,所以说:‘利人便是利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圣严法师:居安思危,临危不乱

一般人之所以会恐惧,多半是觉得所处的环境中有种种的...

【推荐】圣严法师《怎样才能成功》

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够产生活力;如果活在绝望中,...

遇到任何难关,都不能损伤到健康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为事烦心。无论遇到任何人生...

转苦为乐

人世间有很多人都能够忍苦耐劳,即使在非常艰苦的生活...

【佛教词典】香市

(杂名)即众香市也。法苑珠林三界篇曰:忉利天有七市...

【佛教词典】灭罪

又作除罪。即藉忏悔、观佛、念佛、称名、持咒等宗教行...

冤里有亲,亲里有冤

冤里有亲,亲里有冤 冤,是冤家,亲是亲友。债主,就是...

苦水育青莲

有人说,进入佛门的人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善根深厚,一...

持大悲咒可以往生西方吗

问: 一位师兄看到《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若诸人天诵持...

会修行的人走到哪里都能修

昨天有位同学对我诉苦说,在做事当中很烦恼,想出去一...

何得怕魔现而不敢念佛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

填欲索利遭反扑

「今天比起昨天,宁静、清凉,真的很感恩。」东部的气...

日常生活俗事太多该怎么修

原文: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

如何消除跟佛陀之间的距离障碍

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 这...

色法的由来

色法在唯识学的定义叫做质碍,质是具有质量、重量,碍...

佛法的心要

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自己感叹道:妙哉!妙...

口虽说空,行在有中

【疏】罪从缘生,生便有业。招集增漏,偏非道务。今冒...

把贫穷卖掉

富贵是人人所希望求到的,贫穷是人人所厌恶的,假若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