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圣严法师  2015/06/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六祖坛经》有一句话说:“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意思是说只要你心中没有是非之心,或是没有“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不好!”的念头,你的烦恼就没有了。

因为烦恼是由我们的分别心所产生的,认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才会有各种烦恼。

因此《六祖坛经》又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意思是说我们心中不要有憎、有爱、有欲、有是、有非,当心中没有这些烦恼疙瘩时,就天下太平了,可以好好的安心睡觉。

不过,这并不是要人做逃避现实的缩头乌龟,一遇到麻烦就躲进龟壳里,认为没有事了。该解决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只是不需要为了好坏、是非而烦恼、忙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经常生起淫欲的烦恼,会有什么过失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

为何烦恼很难断

问: 我这几天修行很精进,为什么还很烦呢?是什么原...

地藏菩萨能让你一切烦恼皆得消灭

【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瞋痴等皆猛利故,造作杀生,...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

圣严法师: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法华经》里将娑婆世界比喻为三界火宅,所谓三界,就...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第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 名言熏习。 这个名就是名字,言...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意你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20岁时的人,会顾虑旁人对自己的看...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圣严法师《课诵与拜佛》

修行最初的层次是礼拜、忏悔,以求得心灵的寄托和安定...

圣严法师:找不到心

禅宗说:「参禅不在腿。」这是说,参禅不一定要靠打坐...

圣严法师《欢喜心快乐做功德》

有的人会疑惑,做义工的「功德」,究竟可以让人得到什...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自序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

【佛教词典】随经律

(术语)于律藏之中,明定慧之法,谓之随律经,于经藏...

【佛教词典】风中灯

(譬喻)世间之转坏,人命之无常,譬之风中之灯火也。...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持名念佛,念四字阿弥陀...

得到究竟解脱,才是真正的尽孝

我们都知道,「母亲节」是用来纪念天下母亲的日子。我...

我们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

去年写过一篇关于安全感的问提,在和很多的居士交流中...

让心保持在没有名言的境界

古时有一禅师修行有了心得,因为禅宗修学佛法是不立文...

你死的次数越多,你越了不了

怎么样不死呢?学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脱道,就不死了...

包容二字重千斤

似乎,这是个计较的时代,分秒必计较、丝缕必计较、颗...

正德法师:我是如何下决心做和尚的

在做了多年居士以后,于1999年我正式剃度出家。出家源...

圣严法师《谁惹谁生气》

有些人认为自己内心没有问题,却又常常生气,常常难过...

何谓学佛

学佛就是由解起行;就是把所学来的佛法、佛教、和研究...

不杀生的驱虫法

蚂蚁怕酸,蚊子怕辣,蟑螂怕香。夏天来了,小生命们到...

净土修行为何也需要明师、看经教

【原文】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

净宗祖师思想的现代价值

净宗十三祖的净土思想,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点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