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皈依三宝的好处》

圣严法师  2010/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归依三宝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可以求得现世乐,可以求得后世乐,更可以由此而得到涅盘寂静的究竟乐。综合起来,约有八种:一、成为佛的弟子,二、是受戒的基础,三、减轻业障,四、能积广大的福德,五、不堕恶趣,六、人与非人均不能扰乱,七、一切好事都会成功,八、能成佛道。

如要分别举例,佛经之中,实在太多,现在选择四条,用语体文译述於下:

一、人若归依三宝的话,将来所得的福报之大,大得不可穷尽。譬如有一个宝藏,全国人民,搬运七年,搬之不尽,三归功德,比这还要大到千千万倍。(《优婆塞戒经》,大正二四·一○六三上)

二、过去,有一位三十三天的天子,天福尽了,还有七天,就要死了,昔日的欢乐,都离开他了,美丽的天女,不再亲近他了,本来是威威堂堂的相貌,现在变得毫无气色了,他的身体,既衰弱,且垢秽不堪,两腋之下,整日流著臭汗。他也看到,他将生到猪胎中去,因此躺在地上,哀伤、流泪、诉苦。此事给天主知道了,指示他诚心归依三宝,教他口念:“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他便照著天主的指示,归依了三宝。七天的本限一到,他便死了。天主为想知道,他死后究竟生到何处去了,但是以他的能力看遍了所能看到的所在,都无法看到那个天子的下落。只好去问佛陀,佛陀告诉他说:“已经由於归依三宝的功德,转堕为升,升到兜率陀天去了,你们天人,只能看下面,看不到上面的。”(《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大正一五·一二九中至一三○上)

三、如果东西南北的四大部洲之中,全数都是二乘果位的圣人,有人尽形寿供养,乃至为其一一造塔,那个人的功德之大,是不可计量的,但远不如归依三宝功德。(《校量功德经》,大正一六·七八三下至七八五中)

四、过去有一位莎斗比丘,专诵三宝之名,经过十年的岁月,便证得了初果斯陀含,如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木木患子经》,大正一七·七二六中)

从上面所举的四例,便可知道归依三宝是极为难得的事。同时,佛陀也曾说过,只要有人归依三宝,便有四王天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随身护持,并且希望受了三归以后的弟子,将此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子,写下来,随身携带,便可辟除邪恶,出入无畏。现在不妨将此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字,照抄如下,以备行者应用:

(一) 弥栗头不罗婆(善光),主疾病。
(二) 弥栗头婆呵娑(善明),主头痛。
(三) 弥栗头婆逻波(善力),主寒热。
(四) 弥栗头陀罗(善月),主腹满。
(五) 弥栗头陀利奢(善见),主痈肿。
(六) 弥栗头阿娄呵(善供),主颠狂。
(七) 弥栗头伽婆帝(善舍),主愚痴。
(八) 弥栗头悉坻哆(善寂),主恚。
(九) 弥栗头菩提萨(善觉),主淫欲。
(十) 弥栗头提波罗(善天),主邪鬼。
(十一) 弥栗头呵娑帝(善住),主伤亡。
(十二) 弥栗头不若罗(善福),主冢墓。
(十三) 弥栗头伽(善术),主四方。
(十四) 弥栗头伽隶娑(善帝),主怨家。
(十五) 弥栗头罗遮(善主),主偷盗。
(十六) 弥栗头修乾陀(善香),主债主。
(十七) 弥栗头檀那波(善施),主劫贼。
(十八) 弥栗头支多那(善意),主疫毒。
(十九) 弥栗头罗婆那(善吉),主五瘟。
(二十) 弥栗头钵婆驮(善山),主蜚尸。
(二十一) 弥栗头三摩陀(善调),主注连。
(二十二) 弥栗头戾驮(善备),主注复。
(二十三) 弥栗头波利陀(善敬),主相引。
(二十四) 弥栗头波利那(善净),主恶党。
(二十五) 弥栗头虔伽地(善品),主蛊毒。
(二十六) 弥栗头毗梨驮(善结),主恐怖。
(二十七) 弥栗头支陀那(善寿),主厄难。
(二十八) 弥栗头伽林摩(善逝),主产乳。
(二十九) 弥栗头阿留伽(善愿),主县官。
(三十)  弥栗头利驮(善固),主口舌。
(三十一) 弥栗头阿伽驮(善照),主忧恼。
(三十二) 弥栗头阿诃婆(善生),主不安。
(三十三) 弥栗头娑和逻(善至),主百怪。
(三十四) 弥栗头波利那(善藏),主嫉妒。
(三十五) 弥栗头固陀那(善音),主咒咀。
(三十六) 弥栗头韦陀罗(善妙),主厌祷。

上面所抄的三十六位善神,出於《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大正二一·五○一下至五○二中),该经说,凡是受了三归的人,就有四王天王派遣他们来为之护持,同时,此三十六位神王,各各还有万忆恒河沙数的鬼神,为其眷属,轮番护持受了三归的人。如能书写神王名字,带在身上,那是最好。其中第二十四及第三十四的两个音译名字相同唯其意译不同,当无防碍。

不过,我们应当知道:归依三宝,虽可求得现生的平安与快乐,归依三宝的最终目的,乃在回到三宝的怀抱,并使自己也成为三宝——皆可以成佛,切不要自暴自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十方诸佛的功德都在这个名号里面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这...

佛陀音声响彻无际

一日,佛为大众说法时,其微妙音声令大众都欢喜听法,...

佛学之宇宙论——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坏空四期,或称四劫。劫者,译...

敬佛不用烧纸钱

近来看见一些不明就里的居士或香客,手里拿着一大把冥...

为什么要到寺院呢?有这三个原因

事钞云:凡入寺之行,与俗人作入道之缘。建立寺者,开...

为什么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

我们看丁七的普等三昧愿。 这一段我们讲到本尊的功德。...

佛教法器简介

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

追求神通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学佛修道之人追求神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稍微弄不好...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

应该该如何看待「情」

问: 中国人常常会用血浓于水来表示亲情的重要性,亲...

【推荐】「怨憎会」与「爱别离」

现代社会的人际网络愈来愈复杂,关系也愈来愈疏离淡泊...

【推荐】佛教戒律为何教人「不歌舞倡伎」

歌舞倡伎,是娱乐,以世间法来说,人之对于娱乐,是不...

【佛教词典】贤瓶

(物名)贤为善之义。又名善瓶,德瓶,吉祥瓶,如意瓶...

【佛教词典】高声白衣舍戒释名

亦名:静默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静默者,谓无...

无事最可贵

朋友来喝茶聊天,问说: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最好? 我说:...

重报轻受

唐朝时,西域天竺国有位戒贤法师,德高望重,名震四天...

【推荐】如何将往生渗透到梦中最深层的心意识

问: 我要怎样做,才能尽可能地把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夫...

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

【推荐】一句佛号能解怨,凶煞之地化清凉

自古以来佛家有一句成语说:一子持斋千佛喜,九玄七祖...

出离心对净土宗的修习非常重要

在发菩提心之前首先要发起出离心,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人就是这么不同,相似的遭遇,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能有...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诵经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诵经。好比一个道场,必须天天要有...

游戏人间,发挥人生价值

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都是「为了生活而工作」,往往容易...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研真穷妄名之为学

我们修行的一个重点: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盖能深造自得...

佛学之宇宙论——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坏空四期,或称四劫。劫者,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