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揩磨此一片田地

圣严法师  2011/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衲僧家,枯寒心念,休歇余缘,一味揩磨此一片田地。真是诛鉏尽草莽,四至界畔,了无一毫许污染。灵而明廓而莹,照彻体前,直得光滑净洁,著不得一尘。

「衲僧家」的古老传统可以追溯到印度,当时出家人会从火葬场、垃圾堆等地收集碎布片,把它们缝起来,染色,做成袍子。之所以这么做显然是因为贫穷,但也因为出家人不该执著于世俗之物。因此,「衲僧家」成了平常谈论出家人的方式。

我还是小和尚时,看到的和尚几乎都穿有补钉的僧袍。有一次我看到一位方丈穿新袍,但上面却缝著补钉,便问他:「为什么要在新袍上缝上补钉呢?」他说:「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人们就不会称我为衲僧家。」〔众人笑〕我现在穿的袍子并不是那么破烂,但一个弟子用了上好的麻布补了衬里。这件袍子原先有洞,夏天时还不错,但有了麻布衬里,现在就成了冬天的袍子了。〔众人笑〕当宏智禅师说「衲僧家,枯寒心念,休歇余缘」时,是在奉劝我们要根除烦恼和执著。「一味揩磨此一片田地」意思是说要真正下定决心来修行,这就是原文中所说的「一味」。

这并不容易做到,但第一步是要消除我们的妄念,并诚心诚意地从事真正的修行。

「休歇余缘」指的是停止烦恼心,放下攀缘心。

这个比喻满好的,就像看到寒冬里的落叶一般,结冻,没有生命。烦恼和攀缘指的是特别是心受到过去的余影而投射到未来。因而产生烦恼。修行者最该祛除或弃绝的就是这种心。摆脱这些障碍后,就能专心一意清理、恢复这片田地,在此垦植。另一个相似的比喻就是从心境上拂去尘埃,让它回复原先的光明。

「枯寒心念」是默的一面,而恢复、垦植田地则是照的一面,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应该同时修行。我们一方面掌握并终止攀缘心和烦恼心,另一方面要擦亮心镜,恢复它的光明。这就是止观双运——也就是默照。我们能默此心、使它摆脱烦恼与攀缘几分,就能使它照几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做任何事前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一个年轻的小和尚去集市的时候,见一位老者摆了个捞金...

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

佛说,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远贫穷。我说,心贫穷是永...

圣严法师《工作与心安》

有些人在平常时候,心还可以比较安定,但是只要到了工...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心力不可思议,所以佛力才不可思议

当你的心调整好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谈一心皈命极乐世界...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

智谕法师:开智慧

清净心是智慧种,一般人误会,认为多读诵可以生智慧,...

心能转业卖斋立毙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圣严法师《禅坐的基础方法》

如何使用方法 一、放松身体 1、头部 ①眼睛不用力就...

圣严法师:空性与孤独

心与物质真实存在吗?如果仔细去分析它们,我们就会发...

居士信佛不能破坏了家庭的和乐

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

圣严法师:人生的意义是与人分享

活著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人的生活,是为了提升自己的...

【佛教词典】须提那

(人名)聚落主名。译曰求得。南山戒疏二上曰:须提那...

【佛教词典】念觉支

谓世尊说。若圣弟子。于此内身。住循身观。若具正勤正...

佛法点滴之生活篇

我们每天要吃饭,就不能像世间人那样,我们在这个上面...

修行就是先苦后甘

大藏经里面有段故事:在一个深山里面,有七个人志同道...

普陀山的不可思议

说到普陀山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议! 山上有前寺后寺,前寺...

四念处之观身不净

好,我们看附表第二的四念处,四念处呢,这个我们先解...

清初高僧截流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先讲一点玄妙的,难以置...

为何相爱容易相处难

《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

如何才是决定往生之道

问: 我们陕西这边,很多学佛多年的同修,因为念佛至...

若现生竭诚尽敬,则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

四十八大愿——(第48愿)即得诸忍究竟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

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

问: 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 正如法师答: 家...

如何学习唯识

问: 请开示学唯识的学习方法? 惟贤长老答: 一是把...

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

据说,在这世界上,每天有36.5万人诞生,有15.5万人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