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解读印光大师的财富观

2013/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解读印光大师的财富观

《印光法师文钞》涵盖了印光法师的各种思想,财富观即是法师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法师认为钱财是身外之物,不宜看得太重。法师自己则对财富看得很淡,他自己所得之财都分施大众,扶危济困;法师认为,财富用来作印赠经书等启人心智的事业,功德最大;在教育子女方面,法师认为,为人父母的,当为子女培福,不当为积财,否则便是害子女。

自《印光法师文钞》问世以来,印光法师便声名远播,前来跟从法师求皈依及供养法师的善男信女日益增多。虽然印光法师并不缺少供养,但他却能简以自奉,而将弟子供养自己的香敬用来广种福田,或流通经典,或救济饥贫。法师认为,佛教的钱财十方来十方去,一旦手中有钱,就应当施舍出去,不能自己积聚财富。

印光法师认为,一个人将财富布施给需要帮助的人,解救他们的贫苦或急难,不仅可以为自己培植福报,还能影响更多的人广行布施。

民国十五年(1926)长安发生自然灾害,印光法师得知后,就从准备印刷《印光法师文钞》的款项中,划拨三千元,托人汇到长安赈灾。印光法师不论听到何方有遭遇灾难告急,一定会尽力捐助,救济灾难。

民国二十四年(1935)陕西大旱,得到善信王幼农居士的函告后,印光法师即取存折,令人速汇一千元紧急赈灾。汇款之后,印光法师令德森法师查账,存折中的余款,仅仅剩下百元。而当时报国寺的一切开支,都依赖这些款项来维持,印光法师对此毫不介意。

民国二十五年(1936),印光法师应上海护国息灾法会说法时,闻绥远灾情严重,遂将一千多居士求皈依和求戒的香敬,共二千九百余元,悉数捐去,又加拨印经款捐助。印光法师导众救灾,己饥己溺之深心,即是如此深切。

财富无所谓善恶,当财富被用来做善事时,则财富越多越好;当财富用来做恶事时,就会贻害大众。印光法师认为,财富除了用来作布施救济大众苦难之外,如果能用来作印赠经书等启发人心智的善事时,不仅可以为自己培植福慧,而且还可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印光法师在《复周孟由昆弟书》中说:

“汝母发愿寄款交光随意作功德,及助印芜钞。依光鄙见,做功德当以开人智识为最。拟以此款任印观音颂,普遍施送于远近,俾一切人同知观音大士,为法界众生之恃怙。随类现身,寻声救苦,兼以辅弼弥陀,接引众生。况乎现今世人,日在患难中,无法防护。倘人人见此书,知大士之恩德,无不欲仗其威力以免灾祸。既发信仰依赖大士之心,自然心存慈善,改往修来,以期不与大士相背而得蒙其覆庇护祐也。世之不治,由于人心险恶,倘人能仰慕大士之慈悲,自可日臻善域,是故此书流通,其利无穷,比较别种暂时之益者,实相去天渊。且以此增汝母福慧,消汝母罪愆,必能生获安乐,没归莲邦。”

这段法语是印光法师写给弟子周孟由的书信,在信中印光法师谈到周孟由的母亲寄款给印光法师做功德。法师告诉周孟由,若将金钱用来做开人智慧的善事,则功德最大。法师告诉周孟由弟子,自己准备将其母所寄之款项用来印赠观音颂,以此让更多的人明了观音菩萨的大悲行愿,仰仗观音菩萨的威力消灾免难。法师认为,有缘读诵观音颂的人,自会产生观音信仰,心存善念,得到观音菩萨的庇护。法师还指出,在乱世之时,人心险恶,如果能够用自己的财富广泛流通此书,让更多的人共沾法喜,改恶向善,则其功德利益将远远大于其他形式的布施。

一般的人在教育子女时都认为,给子女很多财富就是对子女最好的爱。印光法师则认为,给子女很多财富不是爱子女,而是害子女。最好的爱子女的方法是为子女培福,而不是为子女积累财富,否则将会贻害后人。

印光法师在《复周孟由昆弟书》中在谈及这一问题时说: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或偏与钱财,或偏令穿好衣服。钱随彼用,则必至妄吃致病。若为彼存以生息,余不得者,于父母生嫌心,于所偏得兄弟姊妹生忌心,皆非所以教孝教弟之道。若女有钱,出嫁必以钱自骄,或轻其夫,或不洞事,以钱助夫为不法事。欲儿女成贤人,当为培福,不当为积财。财为祸本,汝等看多少白手起家者,皆由无钱,自勤而来,而大富家多多不久房产一空。故古人云,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能读则读,不能读,或农或工或商,各有一业,为立身养家之本。女子若有钱,明道理,钱固为助道之本,不明道理,则害其女,并害其婿,并害其外孙孙女矣。”

印光法师指出,有钱人家在教育子女时,往往不能掌握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只知道给他们钱财。子女钱财一多,不仅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天长日久还会惹事生非。印光法师认为,女孩家如果太有钱,出嫁之后往往会因为有钱而骄傲自满,瞧不起自己的丈夫,有的不晓事理,帮助自己的丈夫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印光法师在本文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教育子女最重要的是为子女培植福报,而不是为子女积累财富。

对于一个没有理想和教养的子女来说,父母为他们积累财富,常会成为惹祸的根源。何况财富是无常的,现在虽然富贵,可能不久就会变得一贫如洗。真正的财富,是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得来才最有意义。除了为子女培植福报之外,印光法师认为疼爱子女的最好方法是教会子女读书明理。若将来子女读书有成就很好,若读书没有成就,就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做,做一个品行善良,平凡朴实的人也是值得赞叹的。

在现代社会中,印光法师这种对待财富的观点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对于家有余财的人来说,可以用自己的钱财来布施给需要帮助的人,还可以用钱财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学问,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操守和生存技能。特别是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我们要以印光法师“为子女培福,不为子女积财”的观点,教会他们读书明理,切不可只是一味地溺爱孩子,无止境地满足他们对财富的欲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福慧具足,平安幸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王菲广行布施结佛缘

王菲,1969年8月8日出生于北京,跟随戴思聪老师学唱歌...

「今天」是我们拥有的唯一财富

一个青年去寻找深山里的智者,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

一句佛号,超越供养布施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

把贫穷卖掉

富贵是人人所希望求到的,贫穷是人人所厌恶的,假若贫...

如何才算有正知正见的布施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想...

【推荐】布施他人骨髓,自己女儿得救

江西电视台一套有一档栏目叫《传奇故事》,这是一个以...

不费分文即能成就「五大施」

佛世时,有一位首罗长者,以性情悭吝而闻名,舍利弗尊...

法布施的福德果报

法的布施 我们有些人做弘法利生工作、劝进行者工作,他...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心作心是之义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佛,正觉世间也。菩萨,缘觉...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

悟而未证,绝不能了生脱死

原文: 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知悟而未证,尚...

念佛欲得一心,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

【佛教词典】五事成就

谓置于诸经典之首“如是我闻”等语有五事。龙树于大智...

【佛教词典】欢喜日

佛欢喜之日。又作佛欢喜日。僧众于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

佛教徒缺的就是信心

居士: 印祖说过: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请师父详细...

慎选人生方向

世间有许多微妙的事,譬如心境,有时一点点起心动念,...

念佛后该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祗...

范仲淹的另类救灾方式

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发生大饥荒,很多普通百姓流离失...

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们都在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尤其在这样一个动荡...

琉璃王与释迦族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于二十岁时...

千万不要让你不经意的话成为咒语

中国的古话: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暗室亏...

【推荐】谦卑是修行人一生的功课

人生的每一种境界,都是修行,修什么呢。修谦卑。记得...

佛非万能,人得自救

倘若以为念部大乘经典就圆满了,想出亿万个理由,能否...

打佛七时一直哭泣,可以祈求阿弥陀佛快来接引吗

问: 请问师父,打佛七的时候,一直哭泣很悲伤,祈求...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有人再问:为什么我们不遍缘法界很多的净土呢?为什么...

真正贫富的标准

给大家讲一个佛陀在世时的故事: 一次法会,很多人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