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严法师:惜时惜命

证严法师  2011/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论是学业、事业、道业,一切是时间的累积;好人活久一点,行善不断,当然就做更多的好事;坏人活得久,若继续为恶,也会累积更多的恶业。此外,肯用功的人,时间充足,他的功课会很好;不肯用功的人,时间太多,他只会到处闲荡,培养更多不好的习惯而已!所以,我常告诫弟子们,要善用时间。

修行人在晚课时,经常会读诵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这首警策文,把人比喻成住在漏缸里的鱼,鱼离水无法活命,而水的不断外漏,表示鱼的生命已所剩有限——日月的流逝就如同水分在减漏一般,我们的生命正随着日升、日落而日渐减少啊!

我们要恒念存活在世间的时日并不多,警觉光阴是稍纵即逝的:而世间更没有一样东西可以让自己真正拥有,若能在一举手、一投足、一开口、一动识之中,让别人对我们生起欢喜心,那就是结了一分美好的善缘。我们能够付出,而对方领受,这就是福缘。若是彼此能常常欢喜、感恩,即可累积福善因缘,反之,一切动作对人有损,言语态度令人不喜,所结的就是恶缘啊!

修行,要在日常生活的言语行动中修,要珍惜时日,勤加磨炼,从看得到的身形,乃至看得到的心念,都要分秒不断的自我鞭策、检省。

不要任意放纵自己的习性,能够处处和人结好缘,才能让生命的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人生世间,谁有法子预知自己能健健康康地活多久?佛陀告诉我们“人命在呼吸间”,呼吸顺畅时,不觉得有何奇特,但只要一口气上不来,生命就告终止。明白了生命如此脆弱,我们更该及时应用,会运作的就能“长生不死”——精神永存;不会运作的,则活着也犹如行尸走肉——生命毫无价值可言。

我常告诉弟子们,人生在世,时日一天天过去,生命的流逝从来不曾停止,因此能够惜时、惜命、惜缘、惜福的发挥生命的使用权,让自己的行为造作时时利他利己,才不致错失因缘,白走一趟人间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一切皆会舍离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尊者在前往娑扫国城托钵的途中,看...

透视轮回生命的状况

以蕴为观察对象 所谓认识生命的状况,说到底就是认识蕴...

四大苦空,五阴无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长寿短寿不都是在做一个梦吗

请看下面第七段:学道当明心。 我们修学佛道要注意明了...

【推荐】不向此身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我们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观作一个总结。偈颂一是偏重在...

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耕耘

今天过去,明天还不知道是否属于自己;你我都是一样!...

与时间做赛跑,与生死做斗争

跑香也是用功,催得你飞起跑,可以调伏你的身心,但要...

宏海法师:佛法的时间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眼盲心不盲

记得当年台东的佛教莲社是由一间木造仓库改造而成,处...

破除人我天下亲

一般人最执着,也是诸般烦恼的根源,那就是「我」,凡...

消除苦的妙方

当旭日东升,窗外的一草一木渐渐明朗,鸟声啁啾,万物...

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

人与人之间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坏是由分别智来判断...

【佛教词典】五事三三摩地及与彼境分别

【五事三三摩地及与彼境分别】 p0292 瑜伽七十二卷十四...

【佛教词典】非有为所缘法

【非有为所缘法】 p0717   品类足论六卷八页云:非有...

亲身经历的观音菩萨灵感事迹八则

信佛前后都听过、看过别人讲菩萨灵感的事迹,然而我和...

法布施里面最大的功德

用净土法门来劝勉众生,这是法布施里面最大的,于是功...

人生醒世妙语15句

一、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道德愈高尚则愈安全,权势愈高...

这放不下,那丢不开,哪会相应啊

这人呐!在佛法中就怕没有一点染,没有一点信心,那就...

修行要去掉这二十种错误观念

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

净土因何独指西,要令心念有归栖

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当中有诸多的净土,为什么就唯独指...

竭诚方获实益论讲记

分二:一、世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二、佛法上竭诚方获实...

【推荐】惟觉老和尚《如何追求真富贵》

一 世间上的富贵、幸福与快乐是假的, 好像花儿一样,...

冥阳两利的《药师经》

大多数佛教徒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其实...

修行不是在做学问

问: 如果有人教理是懂得,但是在自己的内心觉得都是浮...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

打坐的基本方法

打坐时首先要选择僻静的地方,远离愦闹和纷扰,在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