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常的四座大山

2012/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常的四座大山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一天中午,波斯匿王忽然带着几名随从,风尘仆仆地驱车来到精舍。

佛陀问国王:‘日正当中,大王为何风尘仆仆,特地前来?’波斯匿王回答:‘世尊,正因为国事繁忙,日日殚心竭虑文韬武略,好不心烦,所以政事处理暂告一段落,便赶来顶礼问讯。请原谅弟子一身尘劳、没有沐浴净身,就冒冒失失地来了。’

佛陀丝毫不以为意,待波斯匿王坐定后,问波斯匿王:‘大王,您一向勤于治国,如果今天有一位众所崇敬的长者从东方来,向大王报告,现今东方出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大石山,而且不断从地底下隆起,一步步地向舍卫国逼近,沿途所有草木鸟兽惊惶逃窜,死伤无数……;不久之后,南方、北方、西方也纷纷有贤者赶来通报,一座座难以想像的巨石山正从四面八方移动而来……。请问,此时身为一国之主的您,如何使人民幸免于难呢?’ 波斯匿王思考了一会儿,说:‘四方都有大石山铺天盖地而来,能往哪里逃呢?这时,唯有深信佛法、依法修行,别无他计了。’佛陀笑意更深了,问:‘大王,如您所说,深信佛法是唯一生存之道,为何您如此肯定?’

波斯匿王恭谨地回答:‘世尊,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但是四大山刹那间就能吞噬大地,纵使派出所有训练有素的象兵、马兵、车兵、步兵,个个配备精良、严阵以待,无异螳臂当车吧!那些刀、箭、弓、矟,有什么用呢?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若武力不足以保家卫国,那么,咒术或国库所蓄积的金银财宝更有用吗?我能够大开宝库、舍一切世间最珍贵的宝藏,与无情、无常谈判、作交易吗?唉,忝为一国之君,见天下生民涂炭,又能向谁讨一个公道呢?因此,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心一意勤修善法,这念心定慧等持,洞破外在的世界本是成住坏空,乃至一切有情,皆是四大假合、虚妄不实,无可执着,才能不受外在的无常所逼迫。所以,无常到来时,唯有深信佛法才有办法。’

佛陀赞许波斯匿王:‘是啊,世间无常譬如这四大山,老山能朽坏壮年盛色,病山能摧坏一切强健,死山能劫夺一切寿命,衰灭山能损坏一切荣华富贵,乃至妻离子别、骨肉分散、钱财亡失。大王,这四大山日复一日紧随着人们,谁能抵挡得了?诚如您所言,唯有安住在佛法的正知正见,如实修行,这念心超越了相对的时间、空间,安住在不生不灭的本心本性上,就是究竟离苦得乐的净土世界,才能脱离无常逼迫之苦。您能体会到真正的安邦治国之道,护法护教助转法轮,这真是国家人民无上的福报啊!’于是说了一首偈语:

  ‘譬如四方有大山,广大深厚无涯际,

   从四面来一时至,慞惶奔走无避处,

   象车马兵不能拒,咒术财宝不能却,

   如是大王无常山,老病死山衰灭山,

   残灭一切有生类,刹利首陀婆罗门,

   乃至下贱真陀罗,在家出家修梵行,

   及以全戒至毁禁,悉皆残灭无遗余。

   是以智人应修善,尊崇三宝行众福,

   身口及意常清净,现得名誉后生天。’

波斯匿王明白了自利利他的菩萨修行之道,正是追求长治久安之钥,也是每个人的安心立命良方,法喜充满地顶礼赞叹,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四》

省思:

面对无常,最能启发一个人的生命智慧。憨山大师《醒世歌》云:‘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层霜,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人纵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作主张。’一般人心粗,很难感受到无常随伺,往往迷失于财色名食睡的追逐享乐,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故佛法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深刻体认无常,便能从中提炼生命智慧的良方,时时以法水净化、安住这念心,得究竟解脱之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人生的境界,有四个观点

现在这个社会,寿终正寝也办不到了;当然,最好是无疾...

福报很大,要是不守章法,也会回到业障深重

知一切法当体即空,非灭故空,不必等到它消失。这个空...

忘失眼前生死大事的设想

【原文】 庚午四月,先太夫人病革时,语子孙曰:旧闻地...

《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莲池大师(15351615)明代高僧。名袾宏,浙江杭州人。俗...

在这个无常的世间,一口气不来就成了隔世生命

发愿之后一定要落实在自己的行为当中。如果放逸懈怠我...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 这个...

为什么无常的观念最殊胜

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所有的脚印当中,大象的脚印最殊...

生命的短暂与可贵

时至深秋,天气的寒凉催促着人们添加衣裳。那些在夏季...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推荐】以诚待人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

真诚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敷衍和欺骗...

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

马契西居士对佛法深信不疑,对印光大师更是佩服得五体...

人贵有自知之明

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一位被公认的美男子,别人都叫他徐...

贫贱夫妻

医院收进一位女病人,四十来岁的样子,农村人,蛛网膜...

【佛教词典】恩田

(术语)三福田之一。谓供养父母师长有恩德之人,则生...

【佛教词典】十六善神

(名数)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问: 请教师父,在谈生意的过程当中,会谈及成本和利...

佛教中的九种食

佛教认为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

是非当教育 磨练真功夫

现在的社会很复杂,苦难的众生布满每个角落,我们要发...

天天看美女跳舞和演奏如何?

浅薄的乐,往往是苦因。 一位乡下财主,一天,在一高...

修行路上的三个注意事项

1、不贪名闻利养: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在...

任性娇养孩子,则与杀其身过无量倍多

来书所说,皆从自己身心习气上究竟,不胜欣慰。然在凡...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静坐对我们的身心都有好处。它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及心理...

如我无心,则物亦随无心而化矣

吾尝静而思之,天下未始有吉凶也。吉凶之生,生于毁誉...

学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佛陀住世时,经常开示弟子修行要福慧双修,才可有成就...

临终时,没有一个妄想可以对治的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跟六根,...

懂得舍弃便是拥有

有些东西一旦拥有了就是负担,拥有的越多,负担就越重...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原文: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